APP下载

“八桂教学通”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2023-12-11谢莉莎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数字资源教学策略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部分学生缺少课外阅读兴趣的现状,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典名著单元为例,论述利用“八桂教学通”开展古典名著阅读单元教学的方法,从而有序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

【关键词】“八桂教学通” 数字资源 整本书阅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8-0097-03

《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语文课标》)提出第三学段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可借助数字资源平台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效率。本文将以语文五年级下册“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单元为例,论述借助“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平台(以下简称“八桂教学通”)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体会整本书阅读的意义,激发阅读古典文学的欲望。

一、资源激趣

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材本身具有无穷魅力,“八桂教学通”中拥有多版本数字教材及丰富的课程同步资源与课外拓展资源。“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单元的《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分别选自四大名著中的经典篇章。文中人物形象特点鲜明、故事情节精彩纷呈,学生容易沉醉其中,进而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文本的价值,灵活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其成为链接学生阅读经典文学的有效载体。

(一)巧用课程资源

1.从插图中感受趣味

“八桂教学通”中的数字教材文字清晰、插图简洁明了。对第三学段学生来说,阅读四大名著存在难度,教师可通过“八桂教学通”中的四大名著插图带领学生开启阅读之旅。“八桂教学通”中的数字课本中安排了一组精美的插图:诸葛亮妙计向曹操借箭,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群猴拜石猴为王,众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师生共品这些色彩艳丽的插图,既为学生的阅读活动增添了趣味性和艺术性,也为学生了解名著和理解节选片段提供了帮助,容易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在链接中提升趣味

四大名著有原著、简写版、改编版等不同版本,其中原著的阅读难度最大。教师在教学前,可布置学生在“八桂教学通”上阅读四大名著的现代文版本,借助现代文开启阅读活动,再慢慢提高阅读要求,让学生阅读原著。本单元的课文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第一篇《草船借箭》采用现代文版本,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古典名著的难度。教材在课后“阅读链接”中出示了原文的选段,学生学完现代文后再去阅读原文,有助于提高阅读兴趣,产生阅读原著的期待。

(二)补充课外资源

“八桂教学通”中有许多古典名著资源,教师从平台上的课外信息资源中挖掘更多的文学作品形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进而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1.用背景冲突点激趣

本单元四篇课文对学生来说时代久远,容易产生阅读障碍,背景资料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可利用“八桂教学通”中的资源库适时补充背景资料,使学生明晰周瑜和诸葛亮的冲突,深化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等,能够初步掌握选文内容,为后面阅读整本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借视频精彩点激趣

“八桂教学通”中有许多名著影视资源,教师适时呈现这些影视资源,能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例如:教学《猴王出世》时,教师先运用“八桂教学通”播放孙悟空从石头中蹦出来的片段,在学生初步熟悉内容后,让学生自主阅读,加深理解;教学《景阳冈》时,先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片段,使学生对课文故事有初步的了解,降低学习难度,激发阅读兴趣。

二、巧用教法

要完成整本书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很关键。教师可在教学中融入数字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品评文学作品,体验作者情感,初步获得阅读方法,消除阅读畏难情绪。

(一)巧用方法,梯度理解

五年级下册“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单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首次接触的古典名著。由于课文篇幅较长且节选自原著,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对此,教师可从“八桂教学通”的教学课件选项中找到相关的优秀课件作为参考,再根据本班学情、课后练习等制订教学目标,使学生逐步突破教学重难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目标梯度法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建议本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时长为3课时,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长为2课时。比如,《景阳冈》是一篇精读课文,全文篇幅较长,文中还有不少词语是文言文,学生阅读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阅读速度也会受到影响。教师在划分课时教学目标时应关注学情,做好权衡。上课前,教师可借助“八桂教学通”布置前置作业,先让学生观看影视资源中的武松打虎片段,接着让学生阅读现代文版本,最后引导学生阅读原著,进入深层学习。在逐级提升的目标梯度下,学生不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且能逐步厘清文本内容、感受人物形象,进而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随着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将水到渠成。

2.核心破解法

古典名著虽然篇幅长、内容多,但是总有其核心内容,找到核心点就可以有效破解阅读重难点,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比如,《红楼春趣》一文,教师应扣准文眼“趣”字来突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物之趣”。在使用“八桂教学通”授课时,可以单独把相关文本片段圈起来并进行备注,让学生着重理解“物”就是风筝,引导学生紧扣风筝,自主阅读全文,借助风筝的情节图,了解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使学生迅速厘清文脉,更好地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故事情节。

3.迁移学习法

教师在运用“八桂教学通”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可通过教材与课件的实时切换及多篇课文展示,把学过的几篇课文联系起来教学。学生运用课堂上习得的阅读方法迁移到今后的整本书阅读实践之中,就是一个历练阅读能力的过程。比如,《红楼春趣》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一篇长、难课文。教师可把本课教学与单元内的其他课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前面学到的知识和本课学习内容有机融合,迁移运用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比如,运用《猴王出世》这篇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猜测“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等句子的意思。

(二)抓住要点,深入教学

教师使用“八桂教学通”进行授课的一大便利是能针对关键点或重点进行深入教学。古典名著中塑造了大量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敢于打虎的武松、巧借东风的诸葛亮、机灵勇敢的孙悟空等。教师可利用“八桂教学通”布置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为后期开展整本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1.抓住联结点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问题的联结点引导学生展开全面、细致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形成更科学严密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如,执教《草船借箭》一课,教师可利用“八桂教学通”的画笔、书签等工具标注关键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展开思考,再联系上下文周瑜心怀妒忌的内容,推测周瑜心胸狭隘,故意设下陷阱意图害人,继而揣摩诸葛亮为何会直接答应,使学生从中发现他的神机妙算、顾全大局。學生如果学会运用此类联结法进行推测阅读,日积月累,将会形成更缜密的阅读思维。

2.抓住细节

《2022年版语文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能简单复述叙事性文章,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对文章产生阅读感受,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放大文章细节,使学生能够抓住文章的细节读出自己的感受。例如,教学《红楼春趣》时,教师可利用“八桂教学通”的放大、聚光灯等工具突出关于贾宝玉人物描写的关键句,引导学生结合关键句的内容设计贾宝玉人物卡片。学生通过阅读描写宝玉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句子,初步感受到宝玉率直纯真的性格特点,为更深层次阅读《红楼梦》原著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整合悟理

整本书阅读方法的习得不仅要落实在课内,更需要在课外实践中不断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八桂教学通”推进课内外阅读,促使学生提高阅读效率,更深刻地感悟名著的思想内涵,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一)整合活动方式

鉴于整本书阅读的量较大,学生存在阅读困难,教师可以巧妙整合资源,充分运用“八桂教学通”中的数字教材、教学课件等功能,通过“视听—讲演—读写”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人物思想内涵,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

1.视听整合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会慢慢提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适时引入“八桂教学通”上的电影、动画、戏剧等艺术形式。通过观看视频中的精彩片段,学生在视听感官上受到强烈刺激,对名著表达的思想内涵有更直观的认识与了解。

2.讲演整合

教师还可以利用“八桂教学通”中的数字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活动,包括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合作编排课本剧等,促使学生在活动中爱上古典名著阅读。以《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教师教完借东风片段后,让学生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述“草船借箭”的故事。要求讲故事时可以用上文中特有的句子,也可以加上一些自己的理解,把当时的环境、人物、事件说清楚;或者编排课本剧,把该故事表演出来。通过讲故事、进行课本剧表演等,学生对故事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逐渐学会关注故事的细节,从而增加对名著的阅读感悟。

3.读写整合

五年级学生的心智、思想等尚未成熟,开展持续阅读还需要外界刺激。教师可利用“八桂教学通”指导各小组学生自行设计阅读记录卡,促使学生积极了解阅读内容。学生制作记录卡的过程,一方面可以营造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阅读“打卡”加深对名著人物的认识和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运用“八桂教学通”开展阅读活动,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行阅读、思考、讨论等,写下所思所想,轻松完成写作任务。

(二)整合人物事件

四大名著塑造了大量鲜活的人物形象,很多学生对这些人物不一定记得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八桂教学通”整合人物事件,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人物,感受其性格特点与内在品质。

1.人物整合,丰富认识

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文章的中心人物,理解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对理解整本小说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八桂教学通”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整合对比,丰富学生的认识。比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和孙悟空之间发生了不少故事,由于师徒二人存在性格和能力差异,导致产生了不少误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找到西游记中孙悟空几次被唐僧不信任甚至责罚的故事,把它们联系起来阅读。这样的整体阅读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孙悟空的人物特点(不仅本领大,而且对师傅一心一意)。又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不仅身份高贵,而且泼辣爽快,教师可以借助“八桂教学通”,把文中描写王熙凤外貌、神态、语言的片段整合起来,使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红楼梦》。

2.情节整合,全面比照

经典的长篇小说没有哪两个情节是相同的。如果教师利用“八桂教学通”的聚光灯、放大等功能细品那些情节,往往能从中找到相似的地方。比如,开展《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西游记之“最”,从最有文化的妖怪到最精明的妖怪、最讲究的妖怪等,把这些小故事串联起来,感受其中的异同,体会作家的人物塑造能力,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了解、体会经典名著《西游记》的魅力。

(三)整合篇章表达

整本书阅读以章节的故事情节推动,每一章和下一章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可利用“八桂教学通”教材与课件实时切换的特点,以“1+X”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即把几篇文章组成一组来带动整本书阅读,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学生进行长篇名著阅读。

1.目录整合,整体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目录表示本书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质。须养成学生先看目录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八桂教学通”出示文章目录信息,使学生先了解整本书的大致内容。古代长篇小说通常由多个章节组成,每一章就是一个小故事,将这些章节连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大故事。学生通过阅读回目,往往可以大致猜出主要内容,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例如,从《西游记》“参访仙道地真传”“大闹天宫战诸神”“如来伏手降大圣”等回目的介绍中,可以初步猜测孙悟空这个人物具有聪明机智、敢于斗争、爱憎分明等特點。如果学生带着初步印象再读名著,往往就不会对阅读古典名著存畏惧心理。

2.表达整合,深入感悟

经典长篇小说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值得学生细细品读,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所帮助。对文章中塑造人物角色的经典语言,教师可利用“八桂教学通”把这些经典文字汇聚在一起;可以点击课文播放,让学生细读比较几个片段,体会作家的描写能力,深入了解角色的特点,感悟表达方法。比如,《红楼梦》用出神入化的语言刻画了“笼烟眉、含情目、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林黛玉形象,使读者一想起林黛玉就会在脑海中浮现“长相清秀而体弱多病”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八桂教学通”平台细细品味、感受作家语言的魅力,可进一步领略名著的美妙。

总之,开展整本书阅读对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能让整本书阅读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A].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管建刚.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3]孙永铭.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9):61.

[4]邓春球.借助导读单推进整本书阅读:以《草房子》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2023(1):59-61.

[5]王莉.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科普童话,2020(2):25.

作者简介:谢莉莎(1995— ),广西贺州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整本书阅读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数字资源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美术教科书使用应把握的几个视角
图书馆员新角色
建立中文DOI标识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作用
高校数字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