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学”课堂教学范式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3-12-11孟莉莎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四学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本文以外研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Module 3 Unit 2 The cows are drinking water.为例,探讨“四学”课堂教学范式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本课教学以英语读写结合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爱学、会学、巧学、乐学的学习品质,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 阅读教学 “四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8-0050-05

要破解课改难题,其突破点在课堂。因此,学校必须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英语课标》)的颁布,标志着小学英语课程正式跨入核心素养时代,而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为深入推进以核心素养为追求的新一轮教学改革,我校创新提炼了“四学”课堂文化,希望借助“四学”课堂教学范式打通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链,推动各学科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其阅读史。”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发育的关键期,以教授学科知识为基础,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至關重要,而这离不开对学生读写素养与思辨能力的培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不是传递信息,而是通过阅读语篇中的图文信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感知自己所生存的现实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独立自主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以挖掘主题意义为核心,通过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分析与拓展阅读,加深学生对语篇的感知与理解,提高其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四学”课堂教学范式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推进教学方式变革,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下面笔者以外研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Module 3 Unit 2 The cows are drinking water.为例,探讨“四学”课堂教学范式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基于课标研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2022年版英语课标》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主题划分,六年级下册Module 3 Unit 2 The cows are drinking water.一课属于“人与自然”主题之下的“自然生态”主题群,子主题内容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绿色生活的理念和行为”。本课语篇文字是Daming写给Lingling的一封信,信件内容是Daming和Simon在山间游玩,度过了快乐的一天,并随信附上了他们一起游玩时拍的照片,Daming对照片中的自然风光以及动物、人物等正在发生的事或正在进行的动作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本课语篇通过描述Daming和Simon在山间游玩时的情形,展现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可以让学生从中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明白多亲近自然能够让人心情愉悦、身体健康,从而增强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本课语篇是典型的书信体应用文,用到的重点词汇有sun、wind、ducks、rabbits、cows等,还有描述图片的核心语言如“The cows are drinking water.”等。根据《2022年版英语课标》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水平划分,基于该课主题及语篇内容,笔者为学生确定了如下学习目标。(1)学习与理解目标。通过看、听、说活动,感知本单元“人与自然”的主题情境,激活相关单词记忆,复习现在进行时的变化规则;通过看、听、读活动,获取和梳理、概括与整合信件及图片中有关事物及其正在进行的活动的信息。(2)应用与实践目标。尝试运用所学核心词汇及句型,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大明的信件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听、读活动不断调整、修正和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3)迁移与创新目标。开展说、读、写活动,尝试发挥想象,给朋友写一封信,分享一张自己亲近大自然的照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基于学情展开内容分析,确定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现在进行时态,到六年级时已经能够运用该时态和相关句型描述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正在进行的动作。在六年级下册Module 3 Unit 1 The sun is shinning.中,学生已经对“人与自然”主题有了初步的学习体验并对相关时态进行了复习,因此,本课教学需要让学生注意新旧知识的过渡和联系,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现在进行时态描述照片或图片中的人物、事物、动物、天气等。教师可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并通过以读促写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面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描述生活中的照片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但是如何运用核心语言在信中描述一张照片的具体内容,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表达困难。教师可依托教材,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突破这个学习难点,达成学习目标。首先通过设置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展开语篇阅读,获取信件及图片中有关人物、事物的信息,梳理教材语篇的逻辑框架;然后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以教师所设计的思维可视化工具为载体,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复述Daming信中的内容,构建语言输出的结构框架;最后发挥想象,给自己的朋友写一封信,分享一张自己亲近大自然的照片,并谈谈感受。

三、基于“四学”课堂教学范式展开阅读教学实践,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四学”课堂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打通了课前、课中、课后学习链,使教学始于课前导学,为的是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精心培育“四学”课堂文化,我校创建了“四学”课堂教学范式,引导教师按照“预习反馈,激趣导入”“探究交流,习得方法”“开心运用,举一反三”“分享评价,拓展延伸”的教学流程,逐渐展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爱学、会学、巧学、乐学的学习品质,达成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一)预习反馈,激趣导入

课前,教师用“课前导学单”引导学生预习。进入课堂后,首先通过“预习反馈,激趣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学品质。教师在预习反馈中发现,学生对现在进行时的句型结构“be doing”掌握不牢,一不小心仍会漏掉动词的后缀“ing”,语言知识有待巩固,语言能力有待发展。于是,教师将原设计中的热身环节“Free Talk”进行了调整,改为用英文韵歌组织游戏闯关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看、听、说的活动中激活语言储备,振作精神闯关,从而逐渐爱上学习。

课堂中,教师课件呈现游戏闯关活动(如图1),引导学生一边观察课件中的图片,一边根据教师的引导词提示,回答教师逐渐升级的问题,在发展听、说能力的同时,巩固旧知,感悟新知。

T:Look at the picture,whats she doing?

S:Shes Nodding her head.

T:Can you do it too?Together!

T:First,I give you a model. Playing,playing,what are you doing?

S:I am playing.

T:Level 1. Jumping,jumping,what are you doing?

T:I am Jumping.

T:Level 2. Singing,singing,what is singing?

S:The bird is singing.

T:Level 3. Drinking,drinking,what are they doing?

S:The cows are drinking water.

在上面的活動中,教师设置了难度递增的三道闯关任务。第一关复习特殊疑问句“What are you doing?”以及第一人称做主语的答句“I am...”的句型,主要询问“你”正在做什么,对方回答“我”正在做某事。第二关复习“Who is singing?”“Somebody is singing.”,询问“谁”正在做某事,回答“某人(某动物)”正在做某事,主语为单数;教师会在每个问句前加入两个现在分词提示问题的答案,同时增加语言的韵律感。第三关复习“What are they doing?”“The cows are drinking water.”,询问“它们”正在做什么,回答“它们”正在做某事,主语为复数。在最后的第三关,教师呈现了本课语篇的重点句型,同时引出了本课课题,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课语境,知道本课学习主题与动物和自然有关。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在这个教学环节能否积极参与热身活动,能否按照游戏规则根据提示说出正确的单词和句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判定学生的认知基础。

(二)探究交流,习得方法

在这个环节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基于语篇特点设计层次递进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交流理解文本,学习文本中的生词、短语、句式等语言知识,有效提取图文信息并进行文本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掌握阅读的策略和方法,感悟语篇中的主题意义,全面发展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同时提升思维品质,让学生会学。

1.观察图片,提取图片中的有效信息,培养借助图片预测文本内容的学习策略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语篇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是基本特点。语篇阅读可始于图片阅读,为的是给学生铺垫语篇阅读的情境、搭建语篇内容感知的支架,引导学生感悟语篇中的情境意义、对语篇内容展开预测、梳理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感知文本内容、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

课堂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Daming在信件中所附的图片,以问导思,引出文本的背景知识:“Daming is in America. He has happy moments to share with his friend. So     wrote a     to     with a    .”。生答:“Daming wrote a letter to Lingling with a photo.”。之后教师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找出照片中出现的人物、事物、地点、天气等信息,尝试自己提出问题、回答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letter?”,培养学生对图片的感知能力,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可以下意识地在记忆中检索自己的相关经历,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当学生的大脑快速运转起来的时候,能够迸发出更多有效的语言信息。在本课中,学生围绕随信照片提出了许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答案。如:“Whats the letter about?About a photo.”“Whats the weather like?Sunny and windy.”“Where are they?Outside.”“What can you see?Cows,rabbits,birds,ducks...”。

2.阅读文本,分层递进把握语篇知识,全面发展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效提升思维品质

阅读文本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以读促写”是阅读教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导学,辅以思维可视化工具,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获取和梳理文本信息,把握文体的结构特点以及文本内容的几个重要方面,为后续写作练习搭建语言支架,培养阅读策略和结构文本的能力。

(1)分类把握文本关键信息

在本课中,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提取其中的细节信息,检测读前预测的准确性,全面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学生通过阅读信件,获取了文本中有关地点、天气、人物活动、动物活动等的具体信息。

T:Where are they in this photo?

S1:In the mountains.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S2:The sun is shining. The wind is blowing.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What are they doing?”“How are they feeling?”再读信件内容,一方面提取人物和动物的活动信息,另一方面提取Daming和Simon的内心感觉信息,用文中的语言正确填写表格(见表1),让学生学会梳理文本内容类型,并以可视化方式进行呈现,为后续较为复杂的写作输出奠定文本的内容类型基础,降低知识迁移与创新过程中的内容写作负担,提高语言输出效率。

(2)整体归纳文本基本结构

书信作为一种应用文体,有其基本的文体结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分类梳理语篇内容信息后,提醒学生关注信件的结构及语篇内容的几个方面(如下页图2),并特别提示学生,如果想要写一封附上照片的信件,可参考本课的写法,从而为后续开展写作活动做好了铺垫。

(3)切实加强文本朗读训练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因此对学生强化朗读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便显得格外重要。结合本课语篇特点,教师在指导全体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特别强化了单词shine和blow的正确发音,强调了朗读过程中语音、语调的变化,让学生学会在变化中把握作者的情绪、情感,为后续自己进行口头语言输出做好准备和铺垫。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单词发音是否正确,句子中的轻重音、连读、断句等是否恰当,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订正。

(三)开心运用,举一反三

本环节的阅读教学主要是检查阅读习得及所学语言知识的运用是否恰当,并通过组织开展复述课文和仿写练习的应用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文本主题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可以将本课主题及表达方法与所学语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语言输出,从中培养学生的巧学、乐学品质。

1.借助表格复述课文,全面整合语言知识

课堂中,教师通过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与展示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板书上的表格(如表2)梳理核心词汇和语言,运用所习得的综合语言知识复述课文,全面把握信件内容,对文本的语言知识进行内化,对课文内容进行描述与阐释,同时分析Daming和Simon感到开心的原因,有效把握文本主題,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观察各学习小组能否借助表格呈现的语言支架完成课文复述,能否用英语表达出Daming和Simon感到快乐的原因,并根据学生的语言输出完成情况进行提示和指导。如,教师提问:“At the end of the letter,it says they are feeling happy. Why are they feeling happy?”学生则接连给出了“Because they are playing outside.”“Because they are playing together.”等不同的回答。最后教师总结,升华主题意义,加深学生对语篇主题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Because getting close to the nature makes people happy and healthy.”。

2.仿照课文写作信件,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与运用

本课语篇结构清晰,非常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仿写进一步内化语言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写一封信,内容包括照片中的情境、天气、动物、人以及动物与人的活动、人的心情等信息,根据展示情况给出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课堂中,教师结合前面的课堂讨论引出写作任务,让学生仿照课文内容给朋友写一封信并附上一张照片,要求信件内容中要包含对该照片的描述,提示学生可参考课文的写法,同时另外给出了一篇范文(如图3),供学生在写作时参考。

(四)分享评价,拓展延伸

《2022年版英语课标》)特别强调“教—学—评”一致性与“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师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强化教学评价意识,围绕“教—学—评”一致性展开“教—学—评”一体化探索,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评价能力,更好地把教学评价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服务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和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本课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多样化、多维度评价。例如,在读前的热身游戏环节,教师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度,了解学生对现在分词变化规则和现在进行时句型结构的掌握情况,分类梳理学生的学情,确定评价的起点。在文本解读环节,教师通过设置问题链、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阅读信件并完成表格,将文本内容结构化,通过观察学生填写表格的情况,可以推断学生是否掌握信件中人和动物的活动以及天气情况等信息,对其回答给予肯定,或帮助其对答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在读后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借助板书的表格完成对信件内容的复述,教师可根据小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提示和指导。在写作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将shine、blow、cow、rabbit等新词运用于核心句型、给朋友写一封信,给朋友分享一张自己亲近大自然的照片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同时基于本课所设置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写作活动的评价标准(如表3),将红豆评价机制用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评价意见。

总之,基于“四学”课堂文化建构,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四学”课堂教学范式探索,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新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爱学、会学、巧学、乐学的学习品质,不仅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有效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田俊国.让学习真正在课堂上发生:基于学习状态、高度参与、课堂生态的深度教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2.

[2]钱小芳.读写结合的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孟莉莎(1984— ),广西南宁人,本科,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英语教学。

(责编 白聪敏)

猜你喜欢

四学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陕西麟游:远程教育“四学”力促“两学一做”见实效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利用“四学”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江西省直机关:以“四学”提高学习质量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