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应对举措

2023-12-11甄燕

时代商家 2023年47期
关键词:实施对策内控制度财务管理

甄燕

摘要: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需要建立内控管理制度以解决经营问题,为国家财产的安全提供基础保障,提升机构的管理水平,实现内部的高效运作。基于此,本文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实施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内控实施问题,并对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财务管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实施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蓬勃壮大。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财务管理面临的诸多问题,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日益凸显,给单位的财务管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健全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财政发展至关重要,完善合理的内控体系不仅可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还能有效预防各类风险发生。

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实施的意义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机构,其经济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可以监督和约束经济活动,防止违法行为。事业单位通常会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和资金,如土地、建筑、设备和资金储备等,实施内控可以保证资产资金安全,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加强对资产的保护和管理,防止资产丢失、损坏或被滥用。同时,内部控制也可以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公正、透明,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在经营过程中,事业单位仍需要向社会公开财务信息,供社会各界监督和评价,通过建立内部控制机制,通过规范和完善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报告和披露过程,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以增强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从而树立对外界的信任,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1]事业单位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公共服务,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可以优化内部流程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规范和优化采购流程,可以实现降低采购成本和提升采购效率;同时,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绩效考核,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以便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提升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和声誉,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能提供保障。

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财务内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完整性是确保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效运行的关键要素,缺乏完整性的内控管理制度将对事业单位的内控实施产生不利影响。内控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包括了全面覆盖的范围、完备的流程和规范的操作等,缺乏完整性的内控管理制度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可能存在一些关键环节没有覆盖到或者操作流程不清晰,这就给财务活动中的风险埋下了隐患。例如,在采购管理方面,如果内控管理制度不完整,可能会导致采购程序不规范,存在贪污、受贿等问题。内控管理制度的完整性要求对财务信息的采集、处理和报告进行规范和监督,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果内控管理制度不完整,可能会导致财务信息的采集环节存在漏洞,或者报告环节存在失误,进而导致财务信息的不准确和不可靠,这将给决策者带来误导,影响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判断,进而影响到机构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决策。完整的内控管理制度是保障机构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也是机构运作的良好秩序的体现。内控管理制度缺乏完整性将会给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传递出财务管理不规范、运营混乱等负面信息,影响到机构的形象和声誉。特别是在面对外部审计和监管机构的检查时,缺乏完整性的内控管理制度将无法通过审核,进而给机构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内控理念有待提高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依法从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非营利组织,其财务内控建设对于保障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内控理念的不足,往往会导致一系列负面影响,内控理念是财务内控的核心,体现了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如果财务人员对内控理念的理解不深入或是存在误区,就会导致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存在缺陷,这可能会导致财务风险,因为它可能会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影响。[2]内控理念的不足会增加财务风险和安全隐患,内控理念是财务内控的基础,能够帮助单位识别和管理财务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然而,如果财务人员对内控理念的认识不足或是忽视内控的重要性,就会导致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漏洞和弱点,容易受到内外部的欺诈和侵害,给单位带来经济损失和声誉风险。内控理念的不足会影响单位的发展和可持续性,财务内控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保障,通过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透明度,促使单位的信誉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如果单位财务人员对内控理念的认识不足或是缺乏执行力,就会导致单位的财务管理困扰重重,影响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三)内审体系欠缺

全額拨款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全额拨款资助的事业单位,其财务内控建设对于保障资金使用效益和防范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内审是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监督和审计,其主要职责是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如果内审体系的不完善可能导致财务管理的混乱,财务管理可能存在盲区,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和滥用,没有有效的内审体系,相关部门和人员可能缺乏监督和制约,容易导致财务流程不规范、账务混乱等问题。内审的目标之一是评估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包括对资金使用和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如果内审体系存在缺陷,可能导致风险评估不准确或未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这将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财务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可能导致财务损失甚至危及组织的生存。内审体系的不完善还可能导致财务信息的不可靠,可能导致财务信息的采集、处理和报告存在漏洞,从而影响决策者的决策依据,不可靠的财务信息可能误导决策,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因此,通过完善内审体系,有助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现良好的财务内控效果,推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四)内控环境亟待优化

内控环境是内控体系的基础,决定了内控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当内控环境亟待优化时,改善内控环境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和内部控制产生积极效果。其中包括确立明确的组织结构、明确的职责分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流程等方面。这些措施将提升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有助于加强财务监督和风险控制,提高财务运作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优化内控环境不仅能够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还能为决策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基础,推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持续发展。通过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可以规范和统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确保财务资金的合理运用和有效控制风险。[3]内控环境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透明度和责任制,内控环境的优化能够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和权力,减少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财务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优化内控环境还能够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形成责任倒查和追责机制,确保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合法合规。内控环境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风险防范能力,通过优化内控环境,能够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审计,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预防发生财务欺诈和损失,提高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度,增强组织的声誉和形象,优化内控环境还能够加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三、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优化内控的举措

(一)提高内控管理制度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旨在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并增强风险控制能力。为了确保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框架,包括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操作流程,这些规章制度涵盖了财务审批、经费使用、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等方面。健全的财务审批制度,设立专门的财务审批岗位,确保每笔经费使用都经过审批程序,遵循合规性和规范性原则。同时,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和跟踪,确保经费使用符合预算安排,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其次,加强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引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全面记录和分析,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审批流程、电子档案管理等,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便捷性。最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内部控制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员工的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对内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实现经费使用的科学和规范化。

(二)强化内控理念

作为国家财政资金的重要使用者,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以确保资金使用符合相关法规、规范,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为此,增强内部控制的意识至关重要。内控是指事业单位为达成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其中包括风险管理、流程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等,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内控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和能力。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当的内部控制预算目标,涵盖财务管理、采购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4]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包括内部审计、风险评估、业务复核等,因此,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需要通过监督和检查来验证,通过定期的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内部控制的持续有效。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应该密切关注财政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动态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为确保内部控制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需要及时调整内部控制措施,并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理念,以提供有力保障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健全内审体系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于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促进管理优化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是确保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内控有效运行的关键,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审计职责、权限和程序,明确审计重点和目标,以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此外,还需制定内部审计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以确保全面覆盖和及时进行。同时需要具备高素养、高技能型的内部审计人员,这就需要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促使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优秀的内部审计团队,可以通过组织内外培训、专业认证等方式,为了提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在财务管理、审计技术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有必要加强与外部审计机构的合作,以实施财务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促使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形成一种互补的局面,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进行双重监督。内部审计为外部审计提供重要的审计证据和信息,并且外部审计对内部审计进行独立的评价和验证。因此,应该积极与外部审计机构进行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内外部审计协调机制。内部审计的结果应该及时向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同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跟踪和整改,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改进机制,确保内部审计的成果得到有效应用和推动,以确保公共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四)优化内控环境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作为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者,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透明运作,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是其中的關键一环,以确保财务活动的规范性和合规性。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环境,能够提升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在内部控制环境中,应该明确各级负责人的责任和权限,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确保资金的使用合乎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要求。同时,要加强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能力和法律意识,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此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还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建设先进的信息系统,能够实现财务数据的及时采集、准确分析和有效利用,提供决策支持和风险预警。[5]同时,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防止财务数据的泄露和篡改。实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加强,需要各级负责人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才能够确保内控制度建设的投入力度,进而提高信息技术、人员储备等多方面建设成果,促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效实施。因此,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应该高度重视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加强,不断完善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是保障资金使用合规性和减少风险的重要措施,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部门按规定行使职权,提高风险意识和内控意识,建立健全的内审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和风险,以降低风险水平。优化内控环境,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使内部控制得以有效运行,促进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参考文献:

[1]赵海楠.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 (09):57-59.

[2]樊福仙.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难点及策略分析[J].财经界,2022 (09):65-67.

[3]王德江.全额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及应对措施探析[J].商讯,2021 (33):56-58.

[4]崔建中,宋旭超.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J].公关世界,2021 (19):87-89.

[5]张堃.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纳税,2021,15 (14):78-79.

猜你喜欢

实施对策内控制度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物理教学中的观察性反思及实施途径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