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经济责任审计增值路径

2023-12-03广东佛山

现代企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区块责任

□ 广东佛山 韩 丹

经济责任审计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类型,对商业银行强化领导干部管理、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区块链的定义和优点,接着分析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及其难点,最后结合区块链技术对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增值路径展开探析,以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深刻领会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大意义,强化对权力监督的全覆盖、有效性,确保权力不被滥用,这便要求审计人员须精准把握经济责任审计内涵,配套相应的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以保证商业银行有序发展、行稳致远。

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是对经营管理人员在任期内履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和评价的审计制度,结合近年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处罚及其对机构造成的恶劣影响,愈发体现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对强化领导干部管理、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被审计对象涉及的数据数量巨多、类型多样、更新速度极快,这使得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挑战与风险日益剧增,审计人员如何在新形势下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的增值路径,是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区块链技术概述

(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历程

2008年中本聪首次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实际上是基于信任创造价值的共享数据库,作为具有记录功能的区块串联成区块链,形成块链式数据结构用以存储和验证数据;2014年,“区块链2.0”开始利用分布式账本与使用者达成共识协议生成并更新数据;现区块链3.0已经逐渐应用于医疗、教育、物流等领域,不再依赖第三方,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并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区块链技术的优势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非对称加密、智能合约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它本质上是共享数据库,其数据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公开透明”等特征,用以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全覆盖。

1.去中心化。由于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不存在中心化的管理机构,所有节点也是独立的,数据可以在多个节点进行复制、分享和同步。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本质的特征。

2.开放性。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整个系统信息保持高度透明的状态。

3.自治性。区块链采用规范的协议,使得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自由安全地交换数据,体现对机器的充分信任,任何人为的干预都不起作用。

4.信息不可篡改。一旦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地存储起来,除非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能被控制,否则无法对数据库进行修改,进而保证区块链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匿名性。由于节点之间的交换遵循既定的规则,区块链中的程序代码会自行判断活动是否有效,而无须公开交易对手的身份。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及难点

大数据技术在审计工作的应用中逐渐体现巨大优势,为审计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却沿用传统的审计模式和方法,导致其无法真正起到约束和监督领导干部的作用,也会不可避免地面临无法适应数据审计的要求等各种问题和障碍。

(一)审计形式单一,弱化审计监督职能

经济责任审计的形式主要包括任中、离任、任期内轮审等,但现有的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受限于人员安排、资源调配等因素,基本上采取离任审计的形式,离任审计是对被审计人员升职或调任后才开展审计,这给审计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一是无法提早发现被审计人员在任期间发生的错误或舞弊行为,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减少损失。二是向已离职的被审计人员了解情况比较困难,容易出现“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导致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三是容易营造出一种审计只是为了完成被审计人员正常调动而服务的现象,损害审计的权威性。四是被审计人员的任职期间少则两三年,多则三五年,审计时间跨度大,期间政策、人员、业务量等发生重大变动,加上审计时间和人员受限等多方面原因,无法保证审计的高质量。

(二)独立性无法保障,导致审计结论失真

审计独立性决定着审计人员开展工作是否顺利、审计结果是否公正。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大多数是对银行具有资产决策权的任职人员,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广泛的关系网,导致审计工作受到多层关系的交叉影响:一是在多重领导的“明示”或“暗示”下,对审计的重点和结论早已定论,审计工作只是完成形式上的流程;二是发现审计问题后,部分领导稍微施压,审计人员屈服于其权威,无法深入开展工作,更不能客观真实地揭露审计结论。

(三)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加大审计风险

审计评价标准是指对评价内容进行客观、公正地分析判断的尺度,正确、科学的审计评价能够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由于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办法,评价指标的比重设置缺乏依据,评价标杆不明确,无法界定被审计人员的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问题会作出不同的评价,审计评价尺度把握不住,导致审计定性难,影响审计结果的公正性,进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四)审计人员专业技术受限,难以保证审计质量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任务重的综合性审计工作,但由于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有限,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实现对审计项目的深审透审。一是目前的现状呈现出审计时间紧、审计人员不足、审计任务不变的常态,审计人员仅限于自己熟悉的业务领域,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工作适应能力不强,导致审计工作难以完成。二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审计工作范围扩大,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审计人员缺乏对复杂数据的挖掘和处理等专业技能,无法适应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这就会导致出现审计任务量大、审计人员能力不足的矛盾,限制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基于区块链技术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增值路径探析

区块链由于其具有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等特点,能够助力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全程动态跟踪、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背景下,探析如何在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和内容上运用区块链技术,对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公开准确和高效运行、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增值服务能力等具有重大意义。

(一)审计流程的优化

1.审计准备阶段。传统模式下,审计准备阶段是由审计人员根据以往审计结果、重点、目标等方面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该方式主要依靠审计人员的经验和以前的审计成果,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影响审计工作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基于区块链技术下的共识机制,审计人员可以提前搭建高度透明的数据传输通道,搜集并分析被审计人员的资产负债、财务数据、教育背景等信息,通过私钥权限直接下载所需信息,再借助外部监管机构对重点关注信息进行验证,全方位了解被审计人员存在的风险点,找准审计重点,实现精准审计。

2.审计实施阶段。传统模式下,审计实施阶段是审计人员利用翻阅大量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寻求验证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证据,该方式在数据采集和验证等方面耗费较多时间,还要依赖相关部门调取资料,影响审计工作的高效性和保密性。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默克尔数快速排查并定位到有疑点的哈希值所在位置,进行审计证据的初步收集;接着利用区块链平台嵌套的风险模型、分析模型、挖掘模型,对收集到数据进行深度分析;随后把整理好的审计疑点和问题记载在链条上,同步上传至审计信息系统,实时与被审计人员进行沟通、反馈,该过程在简化流程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审计效率。

3.审计报告阶段。传统模式下,审计报告阶段是审计人员根据取证单汇总审计结果,并在验证所有证据后才能形成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再根据规定向特定人员披露报告。结合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机制,审计人员可以在发现审计疑点后立刻汇报并总结证据,优化核查程序,实时形成报告,并将审计报告及时上传到区块链应用平台;同时把审计实施阶段产生的审计证据、审计线索、审计疑点等资料一并上传到链条,以便相关报告使用者随时查看;该过程保证审计证据等资料的真实性和透明性,降低错报漏报风险,防止数据被篡改,以保证报告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二)审计内容的拓展

商业银行的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审计,早已从合规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等内容拓展,既要对领导人员经营管理能力、风险防控能力、价值创造能力进行评价,还要对经营绩效成果、发展情况、风控管理等进行审计。要有效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进行拓展,使经济责任审计发挥更大的价值。

1.向风险导向审计发展。风险导向审计是指通过发现、识别、评估被审计对象存在的风险,基于此有针对性地采取审计措施,分析风险的形成原因和化解方法,评价成果并给予建议,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在区块链技术环境下,审计人员可以构建更加高效安全的审计工作基础。一是提前预警风险。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可以提前设定并实时验证链上的节点,让所有业务活动能在发生之时便得到审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关口前移。二是实现业务信息的数字化。利用区块链的时间戳机制,可以从业务起点开始追踪监督,事前预警和事中控制到位,实现全流程实时审计,随时消灭风险苗头。三是促进审计流程规范化。利用区块链的记录功能,减少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依靠链条的审计证据专注数据分析过程,加强审计成果的独立性,并最大程度减少审计风险。

2.向管理审计发展。管理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对象的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并深入分析,再提出相关审计意见,其目的在于提高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利用区块链技术特性,审计人员可以获得真实可靠的审计证据,并提出更具说服力的审计意见,以促进单位提高经济效益。一是保证数据的可信度。区块链上的哈希值会记录所有的修改轨迹,数据的篡改过程有迹可循,实现了数据真实性的双重验证。二是加强部门之间的信任度。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下,审计人员可以接入其他部门的数据系统,多个部门需要经过对节点的共同验证才能上传数据,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同时也化解部门之间对数据传输的不信任危机。三是优化审计流程。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提前预警风险,实时全面审计,不用依赖传统的抽样技术,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在短时间内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审核,减少人工工作量,使审计流程更具针对性,大大提升审计效率。在以上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审计数据真实可靠,数据传输持续可行,审计证据勾稽关系清晰明了,能及早发现操作违规、管理舞弊等潜在风险,帮助被审计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

3.向绩效审计发展。绩效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进行的审计行为,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建议,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审计人员利用区块链的可回溯、透明性、加密性、智能化等特征与审计业务高度融合,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活动的有效性。一是降低审计成本。审计人员利用智能合约和时间戳机制实现全面实时审计,实现审计取证贯彻全流程,快速定位审计疑点,总结汇总审计证据,及时出具审计报告,这个过程无需与被审计单位逐项沟通,大大降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二是提高审计效率。审计人员结合默克尔树机制准确定位审计重点,集中审计资源开展审查,将传统的繁琐单一取证工作转移给区块链运用系统去完成,以较少的投入实现全覆盖审计。三是有效规避道德风险。审计人员利用默克尔树技术记录业务活动全过程,在此过程利用根据数据特征形成哈希值,保证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对风险事件的追溯也不再依靠琐碎的审计线索和相关人员片面的言论,可以根据对应的链块记录调取可靠和完整的资料,实时监控风险,防患于未然,在技术上实现防御壁垒,防范道德风险。

五、结语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类型,在强化领导干部监督、防范重大风险、促进银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信息化经济责任审计是大数据时代的趋势所向,但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还停留在初步阶段,存在审计形式单一、独立性不足、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审计人员专业技术受限等问题。当区块链技术与经济责任审计相互结合时,可以从审计流程和内容两方面改变经济责任审计模式,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数据信息,扩大审计覆盖面、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让区块链技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挥最大作用,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现增值,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区块责任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