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解析与控制策略

2023-12-03四川广汉王海英

现代企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管控国有企业

□ 四川广汉 王海英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在经营生产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企业管理中,风险控制是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而内部审计是防控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本身也存在风险,如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针对性不强、内部控制体系运用上存在“两张皮”、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目标不够清晰科学、内部控制体系缺乏动态管理、全员参与内部控制体系意识不强的状况。内部审计风险的出现,会降低企业风险控制效果,严重影响到国有企业的发展。为此,国有企业应当落实好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为国有企业的平稳发展奠定基础。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

国有企业单位的内外部业务关系有着复杂性的特点。其中内外部业务通常存有一定程度的风险,致使经营风险增大,审计风险管控在企业经营当中的作用不断显现。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改善与降低经营风险的影响,企业单位需要将内部审计进一步重视起来,保证风险管控以及监督的有效性。内部审计风险通常与企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因操作失误或者是审计不正确致使审计报告出现严重错误有关,当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认为财务信息合法时,有可能会给出不恰当的意见。内部审计风险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财务机构内部处理错误与披露风险;另一方面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控制不严、不规范,存有遗漏以及违规导致风险。由此可见,内部审计的风险主要是由客观因素以及主观因素引起的。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解析

1.审计人员风险。在一般业务当中,通常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但是财务人员仍旧参与内部审计。由于内部审计的主体不是专业人员,可能会对业务的内部审计过程、制度规章,甚至调查法的误用一无所知,在内部审计的背景之下,只了解财务会计,不了解审计作用;只了解控制,不了解风险审计;只了解评价的作用,而忽视了对可预见性,工作限制以及技能水准会增大内部审计的风险,进而对审计的效率以及有效性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2.无长效机制。有的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管理委员会不设置,不能独立负责监督,让不同部门各自解决问题;部分企业内部审计信息披露不透明,无法营造纠正内部审计问题的良好氛围,无法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改进方法,影响解决内部审计问题的有效性。由于缺乏必要的支持,会出现选择性更正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审计问题改进的有效性,严重降低了内部审计质量水平。

三、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

1.内部审计使得国有企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案愈来愈完善。内部审计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使当前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运作系统中累积更多的成功经验,使企业各环节的财务管理工作协调程度更高,在费用支出、资金风险方案提出更加宝贵的建议,从而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继续开展下去,在当前国有企业普遍要求建立更加健全的财务管理方案背景下,通过进行内部审计能够使当前国有企业运营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得以充分确定,从而保证所有宏观调控措施都具有更高的针对性,从而保证当前国有企业的主体工作运营活动得到更充分的资本保障。国有企业在当前受到了很大的竞争压力,在进行内部审计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运营目标将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明确,特别在各领域人员已经对内部审计项目管理的价值获得了全面认识的情形下,内部审计项目管理将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有序性,从而确保了国有企业能够及时对运营流程中的内部问题进行有效的自查,从而更好地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方案。

2.有利于完善企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审计在企业单位内是独立于其他各职业管控部门的“独立第三方”,由于其特点决定了其可以监督并且评价企业单位内部管控运行方式是否合理、是否有效以及企业单位经营活动是否合规。与此同时,由于内部审计智能贯穿于整个国有企业单位管控体系当中,可以及时发现内部质量管理控制工作当中的薄弱环节,并且充分根据国有企业单位的具体情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控完善对策,因此在企业管控体系完善修订的过程当中,为管控层提供专门服务,为企业单位风险管控出谋策划,并且提供可行性建议,以便提高企业单位内部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管控水准,有效健全企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

3.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单位的风险控制能力。风险管控是企业单位管理的主要方面,而国有企业单位业务模式有着多元化以及复杂化的特征,使得其经营管控的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开展高效的内部审计是有效防控风险的关键手段。内部审计贯穿于国有企业单位内部权力管理的运作、实施与监管,贯穿于国有企业单位经营业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而规范企业单位内部各层次管控人员,进而能够有效的发现企业单位经营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确定潜在经营风险,再通过采取解决、控制风险等方法,为企业单位的正常运营提供进一步的保障。特别是对于重大的投资建设项目、重大资产,首先需要进一步搞好投资可行性论证、尽职调查、确定可能产生的重大经营风险,并且对各个环节实施高效监管,以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合理以及规范,以防范重大投资经营风险的出现。进而实现国有企业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

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解析

1.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较差。内部审计属于企业单位的内部组织,在企业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之下,为进一步实现企业单位的经营目标而工作。所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比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差,这必然会对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些企业单位在财务部设立内部审计部,由财务负责人负责;有些企业单位财务人员既管钱又管账,会计负责人兼任审计职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对审计存有的问题不易发现,对重大问题或者是威胁披露不充分,导致审计风险。

2.内部审计方法创新不足,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完善,质量管控能力不足。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始终以账目核对为基础,主要目的是查错、防舞弊。这个过程是为了预防和降低风险,尽管技术模型在内部审计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内部审计人员往往依靠自身的判断和知识来确定样本量和测量样本。

3.缺乏风险意识。部分国有企业单位缺少风险意识,仅关注扩大经营规模,对合规活动的了解不够充分;经营过程当中仅关注流程是否顺畅,不识别企业单位面临的主要风险,没有对正确的控制方式进行建立。

4.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较差。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单位风险防控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但是部分国有企业单位领导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国有企业单位领导人员不重视内部审计部门建设,将审计部门仅仅当作财务部门的一个分支,或者是属于财务平台,没有意识到审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集经营、采购、工程、法律、管理以及财务于一体;二是国有企业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支持程度相对较低,在内部审计的过程当中,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内部审计部门难以对风险管理提出良好的建议,内部审计工作缺少推动,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国有企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1.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审计风险管理扮演重要的角色,审计要发挥作用,首先要确立审计工作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审计在企业的威望;其次建立审计责任制度,审计工作直接向最高管理层报告,并分配适当数量的审计人员;再其次做好企业最高组织和内部审计机制的设计,由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或董事长直接负责组织审计,形成由企业集团直接管理的内部审计团队,提高审计独立性,发现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问题和风险,成为投资者和决策者的参谋。

2.评价风险管控体系。企业是否建立了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对重大风险的识别是否完整、准确,风险管理体系是否与业务管理流程相结合,以及企业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实施,风险管理部门工作是否有效等,针对企业的整体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评估企业整体面临的重大风险和风险管理情况。从实践的角度看,受市场经济一体化的严重影响,国有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通常具有行业之间的传染性。显然,采取一种单一的风险管理措施是没有意义的,那就是“缓解头痛和脚痛”。内部审计由于具有独立的优势,可以从全局的角度揭示总体风险,综合考虑影响各方的因素,帮助管理层从整体上控制内外部风险,以达到提升风险管理的目的。

3.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对内部控制进行制定并且完善,以此来为审计人员以及监管机构的独立性提供进一步的保障。在实践当中,国有企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状况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建立,充分明确审计机构以及审计人员的作用,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进一步的保障,并且保证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能够按照法规法律的规定进行独立审计、独立取证,以此来为审计意见的完整性以及重要性提供进一步的保障,规避风险发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与建立,需要充分明确国有企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标准,通过建立制度,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思维能够从要我审计转变成为我要审计。扩展审计范围,内部审计活动涵盖之前、期间以及之后的整个过程。

4.对整改保障机制进行完善。一是建立审计监督机制和内部监督制度。监督机构按要求定期汇报整改进展情况,持续跟踪问题,整改负责人编制整改工作专项报告或执行情况。二是建立审计审查机制。财务、审计、内部管理、法务等部门要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共同开展审计工作,共同评估各部门整改情况,共同调查整改是否到位,各部门高度重视内审工作,解决问题,相互配合,提高内审联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信息共享、结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问题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等工作机制,提高内部审计权威性。四是建立内部审计绩效机制。同时需要完善量化机制,提高同行评议效果,考虑结果与业绩的关系,才能真正下功夫、真正改进、全面有效纠正。五是审计成果运用。企业应将审计问题整改与促进经营管理相结合,对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应当及进分析研究,提出改进和完善管理制度的建议,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措施。

5.提升审计人员素质。一是立足实际,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行业准入门槛,引入大学学历、211或者是985高校金融、审计专业、法律专业等毕业生;二是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业务技能培训,有效提升审计工作人员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尽快“走自己的路”;三是将复合型人才的培育进一步重视起来。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相对较强的工作,只有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才可以将审计技能以及其他有关知识与技能相互结合,才可以更好适应管控工作人员的不断提升。

6.把握重大风险,实施精准防控。在对整体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评估时,一是要牢牢捕捉企业的主营业务风险,及时跟踪与主营业务风险相关的事项,即开展各类风险导向的审计,对企业的专项审计,例如:安全生产费用专项审计、投资管理专项审计、应收账款专项审计、财务收支专项审计等;二是对大项目进行可追溯性审计、重大采购案件审计、重大建设项目审计、大额资本投资尽职调查审计等控制。

7.现代审计方法的应用。一是企业单位在实际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采取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风险评估的理念贯穿于工作过程绩效考核的标准的各个层面,以此来对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与控制。风险导向模型是一种风险评估方法,能够对所有风险流程进行管控以及处理,进一步降低审计机构的风险。二是对数据解析法进行应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国家已经步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企业单位在实际进行管控的过程当中也逐渐采用信息化管控,在此种背景之下,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必须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以及数据解析能力,应用到审计工作当中。除此之外在对数据实际进行探究的过程当中,可以对各类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应用,以此来对大数据风险管理进行监控与解析。

六、结语

国有企业单位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要兼顾经营发展以及安全,既需要充分掌控发展机遇,还需要时刻防范各种风险。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单位风险防控当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出来,为国有企业单位防范以及化解风险提供更大助力。鉴于此,本文首先就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进行了解析,然后对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进行了阐述,最后从现代审计方法的应用、把握重大风险,实施精准防控、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对整改保障机制进行完善、完善内部审计制度、评价风险管控体系、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等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国有企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防范策略,希望通过上文的阐述与探究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探究人员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参考与借鉴。进而使得国有企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工作可以得到高质量、高效率开展。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管控国有企业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