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银行:“融资+融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

2023-11-27王哲

中国报道 2023年11期
关键词:建设银行跨境一带

文 | 王哲

中国建设银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不断提升跨境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以“融资+融智”的服务理念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金融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与融资便利。建设银行统筹运用国际银团、跨境并购、出口信贷、项目融资、金融租赁等产品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与融资便利。截至2023年6月末,建设银行累计为波兰、塞尔维亚、阿联酋、越南、沙特、马来西亚等34 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248 个项目提供了金融支持,累计签约金额378.9 亿美元,涉及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跨境撮合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建行全球撮合家”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企业提高跨境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目前平台注册企业用户数已超24 万,累计发布跨境商机数超18 万条,覆盖50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19 个。截至目前,平台聚焦“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贸易协调发展”“招商引资”等重点主题,为37 个国家和地区举办270余场数字会展和撮合活动,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抢抓各地组团出海机遇,制定支持企业出海专项综合服务方案并举办经贸交流活动,助力企业拓市场、抢订单、促招商。

金融科技支持“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建设银行创新研发“龙眼通”卫星遥感项目,利用卫星遥感成像技术,对中国建设银行提供融资的海外项目进行拍照观测,更加直观地对“一带一路”项目开展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龙眼通”还应用于绿色金融和ESG 管理等领域,使中国建设银行为客户提供的综合金融服务由“融资+融智”转变为“融资+融智+融科”。“龙眼通”项目于2020年落地,至2023年上半年,累计为84 个“一带一路”项目拍摄卫星影像并编制贷前或贷后检查报告1271 份。项目覆盖能源、矿产、建筑等8 个行业大类,28 个行业小类。“龙眼通”发挥中国建设银行金融科技优势,解决海外业务跨境管理痛点,支持“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展现中国智慧的同时,支持当地经济民生发展,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与共同繁荣。

协助“一带一路”债券承销,拓宽融资渠道。建设银行积极响应人民银行关于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融资功能地位的战略要求,持续营销国际发行人到中国银行间市场通过发行人民币债券进行融资。以跨境融资业务场景为抓手,协助“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发行人拓宽融资渠道,助力发行人提升国际资本市场品牌影响力,截至2023年8月末,累计为波兰、匈牙利、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涉及“一带一路”概念的国际主权机构发行熊猫债14 期,发行规模合计430 亿元人民币。其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项目建设和相关资金的借新还旧。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共建绿色丝路

建设银行把“加快推进绿色领域业务发展、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提升社会责任自身表现”确定为绿色信贷三大任务,把建设“绿色银行”作为中长期业务规划目标,把绿色信贷纳入“一带一路”原则框架。建设银行签署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制定了《绿色贸易融投资指引》,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选择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生福祉的项目,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银行首笔绿色出口信贷业务支持东方日升马来西亚光伏电池组件生产项目。

建设银行作为银团独家牵头行、包销行、代理行和融资顾问为紫金矿业塞尔维亚佩吉铜金矿项目提供了全流程“融资+融智”的综合化并购金融服务,并成功筹组了8.4 亿美元境外并购贷款。该矿开采技术达到了本国环保领域的最高标准,为塞尔维亚第一座绿色矿山。该项目对塞经济、就业贡献巨大,塞尔维亚波尔市政府2019年财政预算几乎达到2018年的两倍。自紫金矿业集团投资以来,当地员工平均薪酬增长50%、矿石资源带来的总税收增长3 倍,塞尔维亚也因此跃居欧洲第二大铜生产国。

建设银行作为独家牵头行、包销行为洛阳钼业刚果(金)TFM 铜钴矿项目筹组了6.9 亿美元银团贷款。收购完成后,洛阳钼业一方面加大对TFM 公司的管理力度,通过引入中国技术和中国经验,提高可再生和低碳资源使用占比,扩大产能、提升产量,并与金川、格派、宁德时代等中资企业直接签订长期销售协议,满足国内对铜、钴等战略矿产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协助当地社区解决最迫切的发展困难,通过捐赠医疗设施物资、新建清洁饮用水源、支持当地农牧业生产等方式,有效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银行支持宁波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海外首个光伏组件生产基地,项目投资金额2.98 亿美元,中国建设银行融资金额0.9 亿美元,期限6年。该项目是中国建设银行成功签约投放的首个绿色出口信贷项目,项目年产能3 吉瓦,预计每年可实现碳减排360 万吨。该项目为马来西亚当地光伏产业带来了全新的产品技术,树立了行业标杆,有效推动了马来西亚光伏制造业的技术革新与升级换代。同时,该项目将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项目达产后用工需求约3500 人,其中70%拟雇佣当地工人,预计为当地带来约2500 个就业岗位。

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二期是广西农垦集团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的园区项目,属于国家级经贸合作区。项目总投入折合人民币约13.2 亿元,融资金额8亿元人民币,融资期限11年,由建设银行独家融资。该项目旨在对接印尼工业4.0计划,重点围绕汽车制造、3C 电子、机械、食品等产业发展。园区现已引进企业59 家,除中国西电集团、蒙牛乳业集团、中海油服等国内知名企业,还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和欧洲等世界知名制造企业入驻。当前入园企业总投资约15 亿美元,常年就业人数超4000 人,对印尼当地的经济发展、投资带动、就业创造和民生改善均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建设银行跨境一带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我国国有股份制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研究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