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温初心,寻找改善中日关系最大公约数

2023-11-27中国报道徐豪

中国报道 2023年11期
关键词:重温中日关系两国

文 | 《中国报道》记者 徐豪

45年前,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和政治家作出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战略决断。条约以法律形式为中日这两个邻国确立了和平共处、世代友好的大方向,成为两国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45年后,面对动荡多变的世界形势,行至十字路口的中日关系何去何从?重温缔约精神,牢牢把握两国关系正确发展方向,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是双方的必然选择。

10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本外务省支持,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 共同主办的第19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亚洲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合作:中日两国责任——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 周年之思考”为主题。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论坛开幕式视频致辞中指出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规定的恪守中日联合声明原则、互不干涉内政、反对任何国家谋求霸权等一系列核心内容,仍然是处理中日关系必须恪守的遵循,对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重温和平友好条约初心

45年来,中日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有力促进了地区和世界的繁荣稳定。但当前,中日关系面临复杂严峻形势。这背后既有长期存在的老问题,也有外部干预的新挑战。

王毅表示,中日同为亚洲和世界的重要国家,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广阔的合作空间。我们要以纪念缔约45 周年为契机,践行初心、守正创新,担负起接续中日和平友好的历史使命,为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作出不懈努力。双方要践信守诺,筑牢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要拓展合作,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要妥处分歧,把准两国关系的正确方向;要重振友好,改善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要加强协作,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论坛发来书面祝词。岸田文雄在祝辞中表示,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 周年的关键年份,在条约中,日中两国确立了和平友好的各项原则。日中两国对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繁荣共同肩负重要责任,双方开展对话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应当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重温和恪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精神,顺应潮流大势,排除干扰障碍,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行稳致远。”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孙业礼表示,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 周年,中日关系正处于改善发展的关键阶段。双方要开展深度对话,凝聚互信共识;照顾彼此关切,妥善管控分歧;深化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文交流,夯实友好根基。

“在先辈们承诺发展两国持久和平友好关系的条约精神基础上,近半个世纪以来,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广泛领域及各个层面,切实深化交流与合作,增进友谊与信任,这种关系今后还将进一步发展。”日本外务大臣上川阳子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当前日中两国确实面临着不少的课题和悬而未决的事项,“正是因为处于这样的时期,才需要我们更加直面问题,不断开展坦诚的对话,这样才有利于构建建设性、稳定的日中关系”。

孙业礼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日既有传承两国和平友好的义务,也有防止世界陷入分裂对抗的责任,应当在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应对全球化挑战等方面展现历史担当。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也表示,维持和发展和平、友好、合作关系是符合日中两国大局利益的,也是日中两国对亚洲及世界负有的责任。在当今世界对立与分裂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日中两国应当重温和平友好条约初心。

站在长远视角寻找共同利益

“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的新型日中关系框架,最重要的是日中各阶层、各领域要常态化开展对话与交流,并且从全球的视角定位日中两国关系,建立两国国民真诚相待、携手共进的关系。”福田康夫说,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 周年,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是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措施。人类是一个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应当成为一个大家庭。

第19 届“北京—东京论坛”开幕式现场。

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原驻日大使程永华表示,中日两国比邻而居,同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尽管各自的经济结构45年来发生很大变化,但是双方经济互补乃至相互依存这一面始终存在,而且不断深化。中日两国继续走和平友好合作之路,符合两国各自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从日本外交的角度来看,对于中国的定位基本是没有变化的。”宫本亚洲研究所代表、日本原驻华大使宫本雄二表示,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的改善,要发展经济,就要构筑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这是两国外交根本的使命。日中两国需要站在长远视角来寻找共同利益、准确看待日中关系。

尽管中日两国政治安全关系时有起伏,但经济结构是高度互补的,这是两国经济关系良好发展的基础。中国财政部原部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楼继伟指出,中日分别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双方成功的合作对促进东亚各国相互开放、经济一体化有重要意义。“目前日本在华投资企业已经超过5 万家,累计投资规模超过1200亿美元,而且日本在华投资的利润远高于其在发达国家投资的利润。”

日本原防务事务次官西正典表示,冷战结束后美国承担了支撑和运作世界体系的责任,应该承认这一事实。但现在美国已经疲于扮演这样的角色,同时美国优先主义已然成为其国内一股强大的政治潮流,这是美国国内政治的问题,同时也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严重影响。就安全领域而言,当前各国应对现状进行分析,再次构筑对话体系。

基于这样的现状,日本瑞穗Research&Technologies 株式会社理事长、亚洲开发银行前总裁中尾武彦强调了“互信”的重要性:“如果有猜疑心,再多对话问题也得不到解决。日本通过日美同盟关系获得了在亚洲地区的安全。在此背景下,同时希望和中国发展好关系。日中两国需要共同努力。”

在论坛主题对话环节,中日嘉宾展开坦率、深入的面对面交流。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张沱生表示,中日双方应共同为争取俄乌、巴以冲突早日停火止战并建立起公正持久的和平机制作出积极努力。同时,就避免冷战扩展到亚太地区作出重大努力。要防止地区热点发生军事冲突,避免军备竞赛,坚决反对集团化、阵营化,共同构建维护亚太长治久安的复合型和多样化的地区安全架构,尽快恢复与重建双方的防务安全对话。

积极开展民间沟通交往

由日本言论NPO 和中国外文局共同实施的“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显示,60.1%的中国受访者和65.1%的日本受访者认为中日关系“重要”,尽管两个数字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维持在六成以上。

与会嘉宾均表示,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要重温和恪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精神,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行稳致远。而民间交往是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代表论坛中方主办方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日之间层次较高、规模较大的民间沟通对话平台,“北京—东京论坛”承载着推动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重要使命。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 周年,我们要重温缔约初心,坚持缔约精神,牢牢把握中日和平、友好、合作的正确方向。双方要维护关系基本点,夯实和平基础;锚定利益契合点,拓宽经贸合作;夯实文化根基点,增进国民互信;着眼未来发展点,推动青年交流。

大和综研名誉理事武藤敏郎代表日方主办方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世界和平受到威胁,维护亚洲特别是东亚的和平繁荣,是日中两国共同的重要关切。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 周年,以此为契机,让我们重温条约初心,真诚对话,促进相互理解,为了世界的繁荣与和平共同努力。在两国关系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民间先行进行讨论,为政府层面的外交创造条件,我想这就是“民间对话”的特别使命,这也是“北京—东京论坛”19年来始终坚持的精神。

孙业礼也强调,要传承、弘扬民间友好传统,广泛开展文化、体育、影视、出版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塑造相互客观积极认知,促进民心相通,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的往来。“当年中日关系最热络的时候,也是青年人交往最多的时候,我也是在非常年轻的时候访问的日本。希望以后有更多两国青年人能够加入到‘北京—东京’论坛的行列,共同推动中日友好。”

在论坛闭幕会上,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北京—东京论坛”中方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高岸明宣读了《北京共识》。共识凝聚了与会嘉宾对和平的珍视,呼吁两国加强和改善常态化对话沟通,促进高层交往,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高岸明表示,“北京—东京论坛”已经走过了19 个年头,19年来,无论两国关系如何起伏,世界格局如何变化,论坛都从未中断。中日各界有识之士通过论坛这一民间交流平台积极发声献智、凝聚广泛共识、促进合作共赢,为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重温中日关系两国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重温经典
重温誓词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走过千山万水,重温来时的路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重温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