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世界经济的惊涛骇浪中,中日应同舟共济

2023-11-27王朝阳

中国报道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全球化规则世界

文 | 王朝阳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在惊涛骇浪般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中日该如何务实合作,同舟共济?经贸分论坛上,两国嘉宾围绕“防范世界经济风险与中日合作”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叠加政治变局的全球经济风险

当前世界经济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居高不下的通胀率,围绕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两国嘉宾展开了深入讨论。

中国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分析认为,通胀难以控制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化规则受到了破坏。全球化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以乌克兰危机各方反应为例,各国出台的制裁和反制裁措施达到了7000 余项。全球贸易在逐渐变成价值观贸易,这是对全球化最大的挑战。“亚太地区也难以幸免,一个明显的体现就是,在本地区出现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及‘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三个经济框架。”曹远征说,“中日韩特别是中日两国在过去40 多年享受了全球化的红利,所以我们更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的价值观贸易。”

日本众议院议员、原经济产业副大臣牧原秀树同样认为全球化规则遭到了破坏。他表示:“最先打破世贸组织贸易规则的就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他阻挠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法官的遴选和任命,导致争端解决机制失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违反规则。在维护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方面,日本希望和中国步调一致,共同推动国际贸易在公平公正的法律之下运行,甚至可以通过日中合作,推动美国做出负责任的行动。”

乌克兰危机加剧、巴以局势持续恶化,人类正身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不稳定的一个时代。当下的全球经济风险也不同于过往,叠加了更多的政治因素。面对成因更加复杂的经济风险,中国和日本的国内经济都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但与此同时,两国的经济发展对亚洲乃至世界维持和平繁荣也变得愈发重要。

现场嘉宾记录论坛讨论。

第19 届“北京—东京论坛”经贸分论坛现场。

聚焦“双碳”等领域的合作

下半场讨论中,中日嘉宾围绕两国如何开展合作、构建互信,进行了坦诚直率的交流。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对中国的下一轮经济增长动力进行了介绍:“第一个动力是发展新能源,第二个动力是发展数字经济。为实现‘3060’目标,即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需要投资100 万亿元以上。这对中国经济是极大的推动,如果这个市场对全世界开放的话,也将是最大的市场。”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吕克俭从RCEP 框架下的中日合作角度出发,建议未来两国应重点推动在第三方市场的氢能、低碳合作项目。

三菱UFJ 银行副行长兼执行董事板垣靖士指出,目前,世界6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亚洲地区产生,脱碳是日中未来4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共同课题,日中两国应携手创建更加适合亚洲的低碳化发展路径。

日本松下公司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深耕中国市场。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副总裁兼执行董事本间哲朗分享了自己对中国市场的感受:“中国是一个极具活力、变化迅速的大市场,存在很多机会。日本企业应该持续关注中国市场的新兴领域,寻找新商机,不能安于现状。松下一直十分关注中国的养老产业发展,已经在中国30 多个地方开展了养老住宅项目。”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亚洲今后将会成为全球的新经济中心,作为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两国未来是走向合作还是相互竞争,关系到世界经济的恢复。“虽然上半年两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出现了同比下降,但我对中日未来的经贸关系非常有信心。我坚信,就像长跑时出现的假性疲劳一样,只要坚持下去,中日一定能走出现在的困境。”

猜你喜欢

全球化规则世界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让规则不规则
全球化陷阱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