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促进县域学校体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

2023-11-21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9期
关键词:县域双减体质

张 辉

(五河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安徽蚌埠 233000)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求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当前,学校体育,尤其是县域学校体育普遍存在学生在校期间运动时间严重不足,参与体育运动的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不达标现象。青少年坐得多、动得少的现象越来越显著,花费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家长车接车送学生已成为常态,“小胖墩”“小眼睛”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这些现象的出现既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又受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县域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是教育发展中的一块短板,体育教育则是短板中的短板。新时期,县域学校体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双减”政策落地落稳重要环节,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以笔者所在的五河县为例,试对当前县域学校体育所面临的困境加以分析,寻求破解发展难题之道,以期实现县域学校体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县域学校体育优质均衡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师资短缺且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中国2020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例为1∶254。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相比,县域学校体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例较低。例如,我县2022年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为83681人,专职体育教师为165人,师生比仅为1∶507,远远低于全国及发达国家标准。师资短缺已成为阻碍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顽疾”。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发达地区学校虹吸效应,优越的环境与丰厚的报酬,导致县域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二是恢复高考后集中分配的大批体育教师陆续到了退休的临界点,自身身体素质的弱化与专业素养的老化不再能够胜任超负荷高强度的体育教学;三是近年来不少县域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师招聘无专业限制,门槛低,非师范、非体育专业教师人数占有很大比例,造成学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二)学校体育被重视程度依然不够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受传统教育评价观制约,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在实践中仍然面临多重制度性困境。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视不够,加上家长担心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势必会分心,影响将来的升学与个人发展。以至于家校两级不谋而合,导致“双减”实施了一年多后,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减”反“加”了。强势出台的“双减”政策形同虚设,出现了“阴阳课程表”、音体美教师任教语数外学科、教学设备原封不动应付检查等现象。国家要求推行的体育、艺术、劳动技能及科技实践活动等没有得到落实,语数外反客为主,所以学生课业负担是加重了而不是减轻了,可见功利主义仍然是学校体育发展的羁绊,究其原因还是学校体育的被重视程度不够。

(三)场地器材配备匮乏且利用率低

首先是学校场地器材配备匮乏,体育活动开展得不到根本保障。2015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依法对我县中小学进行了“两基”国检的全面检查与评估认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大幅度提高了学校场地的达标率。但是全县学校体育场地的缺口依然很大,且问题的落实与解决也遥遥无期。其次是场地器材不完善及利用率低。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场地器材短缺的问题,县城学校器材富足但是场地狭小严重阻碍了体育活动的开展,器材使用率低,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何让场地器材与师资有效融合,切实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效果任重而道远。

(四)评价方法单一

有关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单一,通常只采用简单粗暴的结果性评价,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初中学段实行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这个是我国目前最大规模的体育考试,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一所心仪的高中,学校为了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家校双方形成默契,采取考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不遵循学生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及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更有甚者还把学生送到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揠苗助长式强化训练。扼杀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种体育教学行为不但失去了学校体育的本真价值,而且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二、县域学校体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策略

(一)行政调配师资,落实最低标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育教师不合格就无法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优质均衡发展,师资是关键。我县采用招聘分配、学校间教师调动及支教三种形式落实师资“一校一师”的最低标准,确保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同时采用“走教”“支教”“援教”形式,最大力度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教学需求,为促进学校体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二)创新保障方法,实现目标达成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我县把“开齐开足上好”作为县域学校体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除上文所述,对于没有专职体育教师的学校通过调动、分配、走教及支教等形式落实最低标准师资保障外,我们大力推进体育K12“一体化”教学,规划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十二年小循环的“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形成县域范围内纵向衔接、内在统一与形式联合,确保学生学得深、学得实、学得透,避免了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及半途而废的无效教学。首先,我们针对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与部署模块化教学,努力让每个学生至少能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其次,要求各中小学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球类、健美操等班级、校际联赛,巩固运动技能,落实“学、练、赛、评”,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在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上打破常规,将终结性、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阶段性评价相结合,规定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分值不低于总成绩的30%,多元评价提升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要我练变为我要练,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有力促进了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等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搭建活动平台,促进均衡发展

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县在确定“双减”促进县域学校体育优质均衡的目标后,积极搭建体育活动平台,给全县师生一个充分展示体育运动特长的机会。每学期都会按学段举办“奔跑吧!少年!五河县中(小)学生运动会”。首先,运动会内容丰富。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跳长绳、象棋、围棋等十几个项目,最大限度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其次,运动会也成为检验学校体育教学成果的平台。学校优秀大课间、社团、兴趣小组、课外训练及体育教学成果都有机会在开幕式上得到展示,使得体育教师自信心得到提升、知名度得到提高。同时学生也锻炼了胆量,积累了运动经验,提升了团队凝聚力。最后,利用社会资源开发了跆拳道、轮滑、健美操、街舞、瑜伽等新兴体育项目,也让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培养了兴趣、掌握了技能。真正地落实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能、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教学理念。

(四)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为了更好地提高全县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我县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参差不齐的现状,分层分级地开展全县中小学专兼职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提升培训。首先,是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全国及省市体育专家来我县进行现场讲座,对新课程标准、体育科研、论文写作、课题研究及评课说课等进行解读。其次,分学段遴选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等体育项目专项培训,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其体育素养。对于全县兼职体育教师这个庞大特殊的群体采用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手把手、盖好房、铺好床”的精准方法进行培训。每年举办一次针对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的“五河县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采用手把手教学的方法,让兼职教师尽快掌握体育教学基本规范,确保全县体育课程开齐开足上好,彻底改变农村中小学体育课“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的放养式教学。

(五)坚持考核评估,促进机制长效

我县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并把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一是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二是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给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三是明确学校“健康副校长”的工作职责,统筹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落实学生健康测试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体质健康档案,真实、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四是完善学生体质考核评价长效机制。我县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大课间、社团和学生体质监测评选与评比,并且把优秀的项目与先进的方法在全县进行推广,形成了临北初中毽球与舞狮、实验小学乒乓球、朱顶中心小学钱杆舞、二实小太极拳、申集初中举重、高级中学田径等一批一校一品甚至一校多品等学校特色项目。五是我们鼓励广大体育教师参与到学校体育开展的长效机制制订与管理中来,激励他们积极申请国家及省市级课题研究,把自己体育工作的心得体会形成文字进行信息化交流,为在“双减”政策下促进学校体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基石。

学生体质健康关系到一个人的幸福和一个家庭的美满,同时也关乎一个民族的希望和一个国家的未来。我县抓住“双减”政策机遇,以学生体质健康为第一要务,科学合理地利用校内与校外资源,发挥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协同机制,进一步明确学校主体—教会、家庭补充—督紧、社会延伸—学精三位一体模式,一如既往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教育教学良好生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多措并举形成实效,为早日实现我县学校体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创了新的路径。

猜你喜欢

县域双减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