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补体C3 和补体C4 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11-17

大医生 2023年19期
关键词:活动期补体免疫性

曹 旭

(曹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 菏泽 274400)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存在个体差异,绝大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慢性肝炎,但是也有少部分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并无明显症状,所以容易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而如果未及时进行治疗,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情不断恶化,可能诱发肝硬化、肝衰竭等严重肝脏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由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较为隐匿,病情进展迅速,所以大部分患者预后效果较差,因此,及早评估患者病情对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补体系统是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血清补体C3、补体C4 主要在肝细胞内生成[2],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检测血清补体C3、补体C4 能反映患者病变情况。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血清补体C3 和补体C4 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 年10 月至2023 年1 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 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活动期组(28 例)和缓解期组(22 例)。活动期组患者中男性14 例,女性14 例;年龄36~82 岁,平均年龄(58.18±1.38)岁;BMI 21~25 kg/m2,平均BMI(23.92±1.25)kg/m2;合并症:高血压10 例,糖尿病10 例,冠心病8 例。缓解期组患者中男性12 例,女性10 例;年龄37~83 岁,平均年龄(58.54±1.17)岁;BMI 22~25 kg/m2,平均BMI(23.83±1.34)kg/m2;合并症:高血压8 例,糖尿病9 例,冠心病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曹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且均经肝穿刺活检确诊;②精神、认知功能正常;③心、肺功能正常;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存在原发性肝硬化者;②存在药物性肝损伤者;③存在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者;④存在风湿性疾病者;⑤合并恶性肿瘤者;⑥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1.2 检测方法血清补体C3 和补体C4 检测:在入院后次日清晨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4 mL,以3 000 r/min 离心处理10 min,取上清液,利用特种蛋白分析仪(北京亚欧德鹏科技有限公司,型号:DP-KDN-08A)测定患者血清中补体C3、补体C4 水平,随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济南好来宝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型号:BK-200)测定患者肝功能指标[谷丙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肝穿刺活检:所有患者在上述检测后7 d 内进行穿刺活检,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大为医疗(江苏)有限公司,型号:DW-T8 ]辅助实施穿刺定位,获得患者最佳的肝脏组织(即选择2 cm 以内的肝组织,且无污染、新鲜,至少6 个汇管区),采用4%甲醛溶液实施固定处理,经石蜡包埋、切片及染色等步骤处理后进行病理诊断。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补体C3 和补体C4水平。②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③分析补体C3、补体C4 水平及肝功能指标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系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补体C3 和补体C4 水平比较活动期患者血清补体C3 和补体C4 水平低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补体C3 和补体C4 水平比较(g/L,)

表1 两组患者血清补体C3 和补体C4 水平比较(g/L,)

?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活动期组患者血清ALT、TBIL、GT 及AST 水平均高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注: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GT:γ-谷氨酰转肽酶;AST:谷草转氨酶。

?

2.3 各指标水平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补体C3 和补体C4 水平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血清ALT、TBIL、GT、AST 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各指标水平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肝脏类疾病发生率也不断增加,而自身免疫性肝炎较为常见,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4]。该疾病患者症状表现较为多样,且发病初期较为隐匿,因此患者重视程度较低,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肝炎中、后期,所以及早有效诊断和及早进行治疗是确保治疗效果关键所在[5]。目前,临床上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并无统一标准,认为该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及外界环境等有一定关联[6],在多种因素下引发机体免疫功能出现异常,也直接影响肝脏自身抗原免疫反应,随后在肝细胞损坏的过程中,引发一系列肝脏炎症。对于该类疾病,如未能及时治疗,进展后会出现肝硬化等疾病,危及患者生命[7]。而临床上针对不同程度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治疗方案也有差异,故而需要及时有效地对患者疾病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才能提升预后效果[8]。

大部分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表现为轻度非特异性症状,也有小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才发现肝功能异常。而补体属于免疫系统最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活化后,可以有效影响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等[9]。在健康人体内,补体水平比较稳定,一旦机体出现疾病,补体水平就会出现异常波动[10]。

肝脏类疾病最有效的诊断方法为肝穿刺病理组织活检,为诊断的金标准,但是由于该诊断方式为有创方案,所以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且操作的重复性较差,患者接受程度较低,应用范围有限。本研究结果显示,活动期组患者血清ALT、TBIL、GT 及AST 水平均高于缓解期组,且血清ALT、TBIL、GT、AST 水平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证实肝功能指标可以准确反映患者肝功能。血清ALT、TBIL、GT 及AST 等均属于临床常用肝炎检测指标,AST 分布在人体的心肌、肝脏及骨骼等部位,健康人体内的水平较低,一旦肝细胞出现损伤,会增加细胞膜的整体通透性,导致该物质被释放到血液中,提高其在血液中水平[11];TBIL 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两者通过肝细胞进行转化,分析其水平可有效观察患者的肝脏代谢能力;GT 主要来源于肝脏组织中,一旦肝脏组织异常,该物质就会大量释放,也能判断肝脏的损伤程度[12]。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活动期患者血清补体C3 和补体C4 水平低于缓解期组,且补体C3 和补体C4 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证实血清补体C3 和补体C4 可用于评估病情。这是因为补体系统是人体血浆组织液中的一种血清蛋白质,对人体的炎症反应及免疫答应系统有较高的介导作用,并且能以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及凝集素途径等进行激活,所以人体出现病原微生物异常时,血清中补体C3 和补体C4 水平会异常升高[13]。在正常情况下,上述两种物质水平较为恒定,机体组织受到损伤会造成补体水平波动,其中,补体C3 属于血清中水平较高的物质,是由巨噬细胞、肝脏合成,在补体经典途径激活、旁路激活途径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另外,该物质水平也可以直接反映机体补体激活情况[14],处于活动期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肝脏已出现损伤,所以整体的补体合成能力异常降低,也直接降低补体C3 水平,而分析该物质也可直接反映患者肝功能状态;补体C4 则属于多功能β 球蛋白,分布在人体的血浆中,是经典激活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补体吞噬及抑制免疫复合物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活动期时,肝脏已出现一系列炎症活动,在炎症作用下,补体C4 合成能力降低,其水平也减少,因此分析补体C4 水平可以有效观察炎症活动程度,对病情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15]。

综上所述,血清补体C3、补体C4 联合检测能进一步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病情程度,补体C3、补体C4水平越低,病情越严重。

猜你喜欢

活动期补体免疫性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研究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