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柏地黄汤联合胰岛素治疗2 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2023-11-17张樱子

大医生 2023年19期
关键词:知柏黄汤胰岛

张樱子,赵 静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医科,湖北 武汉 430030)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机体糖代谢紊乱,表现为血糖升高和(或)并发多系统功能损害,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1-2]。2 型糖尿病较多见,是由于胰岛素相对不足引起的病理改变[3]。中医将糖尿病纳为“消渴”“消瘅”等范畴,认为饮食不节、情志过激等是该病的病因,导致肺、胃等脏腑郁热内蕴、气化失常等[4]。阴虚火旺型是该病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及潮热盗汗等症状,在治疗上可选择养阴清热类药物,如知柏地黄汤,其组方中包括知母、地黄及黄柏等中药成分,可发挥滋阴降火的作用[5]。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知柏地黄汤联合胰岛素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 年1 月至2022年12 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2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 例。研究组中有34 例男性患者,26 例女性患者;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1.38±6.58)岁;BMI 22~28 kg/m2,平均BMI(25.45±1.32)kg/m2。对照组中有32 例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年龄34~62 岁,平均年龄(51.22±6.32)岁;BMI 24~30 kg/m2,平均BMI(25.68±1.40)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西医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6]中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阴虚火旺型辨证标准。主症:口渴多饮、口干舌燥;次症: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舌脉: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排除标准:①伴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②合并免疫、代谢系统疾病者;③伴药物、酒精依赖者;④合并精神、意识障碍,无法自主沟通者。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运动指导。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应用胰岛素注射泵(美敦力泌力美公司,国械注进20173141951,型号:MMT-712WWB)持续输入胰岛素(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90041,规格:3 mL∶300 IU),初始剂量为 0.25 IU/(kg·d),3 次/d,于早、中、晚三餐前泵入,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0 IU。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知柏地黄汤。组方:生地黄30 g,知母、黄柏、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赤芍及甘草各10 g,干山药20 g,茯苓、太子参、天花粉及酸枣仁15 g,黄连6 g。1 剂/d:加清水没过药面3~4 cm,煎煮30 min 后滤出400 mL 药汁,200 mL/次,早、晚温服。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1 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以邻甲苯胺法测定空腹血糖(FPG),以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爱科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42225845,型号:HA-8180)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餐后2 h 外周静脉血5 mL,以邻甲苯胺法测定餐后2 h 血糖(2 hPG)。各指标正常范围如下[8],FPG:3.9~6.1 mmol/L;2 hPG:4.4~7.8 mmol/L;HbA1c:4%~6%。②比较两组患者胰岛功能指标。应用稳态模型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胰岛β 细胞功能指数(HOMA-β),HOMA-IR=FPG(mmol/L)×空腹胰岛素(μU/mL)/22.5,HOMA-β=20×空腹胰岛素(μU/mL)/[FPG(mmol/L)-3.5][8]。③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形体消瘦及大便秘结等项目,每项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评0、2、4、6 分,分数越高则证候越严重[7]。④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90%;有效:60%≤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9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9]。(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全文所得数据用SPSS 22.0 系统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FPG、2 hPG 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FP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 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

?

2.2 两组患者胰岛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HOMAIR、HOMA-β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OMA-IR 低于治疗前,HOMA-β 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HOMA-IR 低于对照组,HOMA-β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胰岛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胰岛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β:稳态模型胰岛β 细胞功能指数。

?

2.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形体消瘦及大便秘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基础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持续升高[10]。临床对该病的治疗可通过服用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但是在应用胰岛素的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发病原因存在个体差异,所以疗效不一[11]。近年随着中医疗法在慢性基础疾病中的推广应用,2 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也有了较多的研究和更客观的认知,中医认为2 型糖尿病初起以实证为主,中期虚实并见,后期主要是虚损消耗,是由于肺、胃、肾受到饮食、邪毒、劳欲等损害,表现为郁热内蕴、阴精损耗、气化失常[12]。中医对2 型糖尿病进行辨证论治,阴虚火旺证多见,此证型病机在于阴虚阳亢、肾阴不足、阴气亏损,阳气偏盛,体内的阴阳失去平衡,导致虚热内生所致,患者常见症状为口干、口渴、手足心热、夜间多尿等,以“二阳结论”治疗给予滋阴清热、清肺润燥、生津止渴等对症治疗[13]。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糖代谢指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这提示胰岛素联合知柏地黄汤能够改善血糖控制水平。在知柏地黄汤组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干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天花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黄能提高免疫功能,有降血糖、抗过敏、保护心血管系统及抗炎免疫等作用;干山药具有降血糖、增强免疫功能和消化系统功能等作用;山茱萸有抗炎、降血糖及降脂等作用;茯苓具有利尿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茯苓、黄连、天花粉均可降低血糖[14]。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HOMA-IR 低于治疗前,HOMA-β 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HOMA-IR 低于对照组,HOMA-β 高于对照组,提示胰岛素联合知柏地黄汤能够改善胰岛功能。知柏地黄汤的组方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具有一定的解热和抗炎作用,对胰腺分泌有促进作用;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药性,促进胰液分泌,调节免疫功能;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常与黄柏同用,配入养阴药中;泽泻清湿热;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酸枣仁补肝、宁心、敛汗、生津;泽泻可利尿、调节血脂[15]。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通过药物、饮食控制及运动管理等干预可降低胰岛β 细胞损伤,促进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中医治疗注重辨证施治,能够辨清阴阳两证,知柏地黄汤中的成分能够通过不同机制起到降糖、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能够起到滋阴清热、润燥生津之效,促进机体代谢。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胰岛素联合知柏地黄汤可改善症状,能获得较好的疗效。2 型糖尿病患者以多饮、多食、烦渴、消瘦及疲乏无力等为主要症状,通过服用知柏地黄汤,能够清肺燥、补肾虚、降胃热,全方合用,滋而不腻,补而不塞,有效甘缓理虚、疗治消渴[16]。

综上所述,在2 型糖尿病中应用胰岛素联合知柏地黄汤能够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及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知柏黄汤胰岛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当归六黄汤 传承七百年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知柏地黄丸中2种成分快速检测模型的建立
知柏地黄汤对UU感染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及凋亡因子Cyt-c、AIF表达的影响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知柏地黄丸对解脲脲原体感染不育患者精液指标的影响
知柏地黄丸临床运用进展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