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成本管理,助力制造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2023-11-13邵林芳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25期
关键词:降本增效供应链成本

邵林芳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4)

成本管理作为实现降本增效的核心手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加强成本管理,助力制造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实施相应措施,制造企业能够有效管理成本,进一步提升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新形势下制造企业降本增效的原则

(一)精细化原则

在新形势下,制造企业需要遵循精细化原则,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益。一方面,精细化管理要求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精确捕捉和分析数据,深入了解每个环节的成本构成和影响因素。通过对生产线、供应链和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识别潜在的成本问题和改进空间[1]。另一方面,制造企业实施精细化生产,这意味着现场工艺水平的提升、产品结构的优化、物流管理效率的优化,使得企业能够精确掌控成本。

(二)体系化原则

体系化原则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将成本管理纳入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定明确的成本管理流程、制度和指标体系,企业可以推进成本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并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成本信息支持。

(三)全面化原则

全面化原则要求企业从全局角度来进行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各个环节和部门。企业需要关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等,以及与成本相关的各项活动和资源投入,实现全面的成本管理[2]。

二、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问题

(一)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部分制造企业缺乏清晰的成本核算和分析流程,无法准确确定成本的来源和分配方式。这使得企业难以全面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变化情况,从而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

同时,一些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其缺乏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缺乏标准的成本核算方法和准确的成本计量方式[3]。这导致不同部门或项目对成本的计算和处理方式存在差异,难以进行有效的成本比较和分析,也无法形成统一的成本管理体系。

此外,部分制造企业的成本指标体系不够完备。他们可能没有建立全面的成本指标体系,或者存在指标设定不合理、指标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这导致企业无法对成本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估,难以及时发现成本异常和优化的机会,限制了成本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二)数据收集和整合存在困难

当下,许多制造企业面临数据来源分散的问题。成本数据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来自不同的系统和业务流程。由于这些系统和流程独立,数据被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导致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和系统之中。因此,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收集和整合这些分散的数据,增加了成本管理的复杂度和工作量。

同时,不同部门和系统使用不同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导致数据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受到影响。例如,一些部门可能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或数据分类方式,导致数据不一致和不具可比性[4]。

此外,企业需要利用信息系统和技术工具进行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技术兼容性、数据转换复杂性等问题。另外,数据整合的过程可能需要涉及不同的部门和人员,需要加强协调和沟通,增加了数据整合的难度和风险。

(三)成本管理与绩效脱节

一些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价脱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一些制造企业将成本管理仅仅限制在成本核算和报告的层面,缺乏与绩效评价的有机结合。成本管理过程中,虽然能够准确计算和报告各项成本,但这些成本数据往往没有直接对应到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上。缺乏明确的关联性和影响机制,使得成本管理无法直接对企业的绩效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

另一方面,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时间尺度和力度不匹配。成本管理通常以日常的成本核算和分析为基础,而绩效评价往往以较长时间周期和整体性的指标为依据。这种时间尺度和力度不匹配导致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价之间脱节,成本管理的细节和实际成果无法直接反映在绩效评价中,限制了成本管理对绩效的直接影响和激励作用。

(四)缺乏成本意识和文化

在一些制造企业中,员工普遍缺乏对成本管理的深刻理解,往往将成本仅仅视为企业经营中的开支,而忽视了成本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影响。缺乏成本意识,使得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无法将成本控制作为重要目标,并忽略了成本管理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同时,由于缺乏成本意识,制造企业许多员工对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的了解不足。其可能不清楚如何收集、分析和控制成本,缺乏成本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情况导致成本管理工作无法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和支持,限制了成本管理的效果。

此外,一些制造企业未能重视成本文化的建设,缺乏对成本管理的文化引导和塑造。这使得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成本的关注度不高,缺乏从根本上培养成本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机制。

(五)市场趋势不稳定变化

制造企业常会面临市场需求波动和变化的问题。首先,市场需求的波动可能导致企业的生产计划出现困难。当市场需求突然下降时,制造企业可能会面临订单减少或取消的情况,这将迫使它们重新评估生产计划,可能需要减少生产能力或停产。相反,当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时,企业可能需要迅速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客户需求,但这也会带来生产过剩的风险。

其次,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对企业的库存管理造成困扰。当市场需求不稳定时,企业很难准确预测需求量,因此很容易出现库存过剩或库存不足的情况。库存过剩会增加企业的存储成本,并可能导致产品降价或报废。而库存不足则可能导致无法及时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失去销售机会。

最后,市场需求的不稳定变化还会对供应链管理带来挑战。当市场需求快速变化时,企业需要及时调整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及时供货。这可能涉及寻找新的供应商、调整供应量和交货时间等。如果企业无法快速做出反应,就可能面临供应不足或延迟交货的问题,这将对企业的声誉和客户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市场趋势的不稳定变化也表现在劳动力价格波动上。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供给紧平衡,给公司成本控制与供货带来一定成本压力,制造企业需要在保持员工稳定和提高薪酬福利方面找到平衡点,而这也给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三、制造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助力降本增效的实现路径

(一)成本掌控之道:构建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

构建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可以确保成本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高效执行,并提供全面的成本信息,以支持决策和优化业务流程。

第一,建立明确的成本管理流程是构建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的基础。制造企业应该明确制定成本管理的流程和环节,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通过明确流程,确保成本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避免信息遗漏和错漏。

第二,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制度是构建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企业需要建立成本管理的制度和规范,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规范成本管理的行为和要求。这样可以确保成本管理一致和规范,提高管理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指标体系也是构建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之一。制造企业应该根据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成本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可以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不同维度的指标,以全面了解企业的成本情况,并能够对不同成本项目进行针对性分析和管理。

(二)数据智慧融汇:信息化驱动数据整合与分析

在现代制造企业中,数据智慧融汇已成为关键的竞争优势。通过信息化驱动数据整合与分析,制造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一方面,为打破组织内部信息孤岛,促进数据的流通和共享。制造企业可以重塑业务架构、优化流程架构,并完善系统架构。通过建立数据平台,公司能够将来自不同部门和业务领域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形成全局视角,为决策提供更准确、全面的依据。

另一方面,制造企业需要强化物流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实现精准运营与数据赋能。某沿海地区制造企业便积极探索创新的智慧物流仓网配模式,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实现物流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同时,该企业充分发挥经销商伙伴在最后一公里的赋能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这些举措都依赖于数据的智能整合与分析,通过对物流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使得该制造企业能够及时调整运营策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

(三)成本绩效共荣:实现目标的关键融合

在现代制造企业中,将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价相结合,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以下是实现成本绩效共荣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制定与成本相关的绩效指标是实现成本绩效共荣的基础。制造企业应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将成本管理纳入其中。这些绩效指标可以包括成本控制率、成本降低幅度、成本节约金额等,以直观衡量成本管理的效果和贡献。

其次,将成本管理与企业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相结合是实现成本绩效共荣的重要环节。制造企业可以采用激励机制,如设立成本节约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成本管理活动,共同实现降本增效。

最后,制造企业还可以采用成本绩效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如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报告等,实现目标的关键融合。通过制定成本预算,可以明确企业的成本目标和限额,并进行跟踪和控制。同时,定期编制成本控制报告,对成本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这些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实现目标的关键融合,提升成本管理的效果和绩效。

(四)成本智慧培育:激发员工创意与参与

成本智慧培育旨在激发员工的创意和参与,为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素,有助于实现成本智慧培育。

首先,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是成本智慧培育的基础。制造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关于成本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机会,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培训内容可以涵盖成本概念、成本分析技术、成本控制方法等。

其次,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团队合作氛围是成本智慧培育的关键环节。制造企业应该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建立跨部门的沟通和协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成本管理会议、组织工作坊和团队活动等,促进员工之间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成本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在这样的团队合作氛围中,员工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激发创意和智慧的碰撞,为成本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再次,增强成本意识,加强文化建设也能够激发团队参与降本增效工作。制造企业应该通过宣传等方式增强员工对成本管理的意识。建立良好的成本管理文化,使成本节约和效益提升成为全员共同关注的目标。

最后,制造企业应该建立开放的反馈渠道,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对其进行评估和反馈。这种积极的反馈机制可以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激励其积极参与成本管理的改进和优化活动。

(五)敏捷应变之路:构建灵活供应链实现市场驾驭

在现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造企业需要构建灵活的供应链来应对市场变化。建立灵活的供应链网络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快速调整和响应,降低供应链的成本和风险,并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首先,制造企业应该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供应商、物流公司和分销商等合作伙伴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应对市场变化的策略和计划,实现供应链的协同运作。同时,可以考虑外包工序,利用外部专业化资源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供应链的整合和协同,实现成本的控制和效益的提升。

其次,制造企业还应该优化供应链的结构和流程,以实现快速响应和灵活调整。制造企业可以采用快速反应制造(QRM)和精益生产等管理方法,通过减少非价值增加环节、增强生产线的灵活性和可调度性,实现供应链的敏捷应变。

最后,制造企业应该加强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建立供应链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如供应商倒闭、原材料短缺、自然灾害等。同时,制造企业还可以建立备货策略和多元化的供应链资源,减轻对单一供应商或地区的依赖,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和市场变化。

四、结束语

加强成本管理是制造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举措。本文分析了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成本管理助力降本增效的实现路径。通过构建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信息化驱动数据整合与分析、实现目标的关键融合、激发员工创意与参与以及构建灵活供应链实现市场驾驭,制造企业可以提升成本管理的效果和能力,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制造企业应积极采取行动,加强成本管理,不断提高降本增效的能力,以适应市场竞争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降本增效供应链成本
这个无抗联盟大有来头!120家企业奔赴万里来参加,形成采供联合体,共同降本增效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HSN半空心自冲铆接的降本增效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EPC总承包项目采购降本增效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