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

2023-11-11

戏剧之家 2023年27期
关键词:节奏钢琴幼儿园

苑 艺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重庆 400020)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更加清晰,发展中的学前教育专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和挑战。在专业核心课钢琴课中,钢琴演奏、儿歌弹唱、即兴伴奏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职业技能,其水平将直接决定学生未来能否胜任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工作。[1]钢琴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如何有效解决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如何寻求教学和改革的新路径、新突破、新发展,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作为该专业的一名钢琴教师,我们应该主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在教学中认真研究教学工作,关注教学对象,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新路子。

一、明确学前教育培养目标,培养综合型人才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仍受限于学院派专业音乐院校的影响,在教学思路、教学手段、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上,还留有“专业化”的影子。虽然有《钢琴基础》《儿歌弹唱》《声乐》等同期或后续相关课程作为补充,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出现各课程衔接不够、体系相对分散,教学内容易重复或超纲等问题,这使具体教学容易出现偏差和不足,教师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幼儿园老师,他们既要有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还需要掌握弹奏幼儿歌曲、编配幼儿歌曲伴奏、自弹自唱和创编的能力。这样,才能达成教学目标,与毕业的实习见习工作相对接,也让学生在未来的幼儿园工作中打下基础,实现平稳过渡。

高职高专学生生源质量一般,入学起点较低,几乎零基础,社会认同度不高。为了更好地达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进行综合分层教学,明确每个教学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采用不同手段形式进行教学。对此,可以将传统的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等形式相结合,弥补集体课的不足。第一阶段为集体课,其次是小组课,最后是一对一重点突破的个别课。集体课可以共性讲解识谱、节奏、基本弹奏法、作品结构等知识,并以此作为基本导向,为学生提供思路。注意,避免完全“专业化”式的枯燥单一训练,要在具体作品中去巩固强化知识点,由易到难,选择耳熟能详的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学习规律和初步脉络。例如,学习作品《小星星》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作品段落结构、调式调性、音高、基本节奏型,结合演唱、手势、声势,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掌握一首作品的基本学习路径。在教师的示范和重难点讲解中,学生分步突破困难,强化训练。

在集体课基础上,引入小组教学,也可组织与创立课外兴趣小组作为补充。小组课可以强化钢琴演奏基本技巧,形成统一的练习方式、学习方法,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材选用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紧密连接在一起,互相促进和改进。具体方式:对学生进行摸底,让有同一共性问题并且程度相当的学生8—10 人为一组,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开展分层教学。随后,模拟小型幼儿园课堂,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框架内自由表达、表现,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学习作品《哇哈哈》时,后十六分音符和同音反复是难点,在实操中,学生弹奏效果模糊不清,节奏不准确,扮演幼儿的同学演唱受到影响,学弹奏的学生也受到牵制。随后,学生通过自评、他评、师评,开始反思和查找问题来源,各抒己见,列出问题清单。如果是十六分音符掌握不牢,手指关节不稳,手臂不够放松产生的问题,就要在教师指导和确认下,集中练习十六分音符节奏型,导入手势声势训练,手指力量训练,解决问题。最后,教师给予自由时间空间,提供参考资料和开放性问题,提出建议,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留足思考与探讨的空间,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集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能更好实现教学目标。

另外,对于处在“两极”的学生,个别教学是有必要的。教师要在解决共性问题基础上,有针对性训练与强化这部分学生,特别是能力和基础稍弱的学生,要格外关注。因此,教师要以集体课为主,小组课和个别课协同,互相补充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学生能力,更高效、更直接地解决痛点。

二、明确学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实用性人才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培养计划需要全面提高知识、能力和素质,使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养相融合,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同时兼备前瞻性和科学性。高职钢琴教学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需要明确各年级、各学期学习的范围和重难点,培养计划要与幼儿园教学之间建立衔接与过渡,特别是与幼儿园教材相融合。一是要明确各学期、各阶段目标。第一学期以简单作品为主,培养兴趣,打下基础,训练以强化识谱、节奏等为主;第二学期以非连奏、连奏、断奏、跳奏等技巧为主,强化双手技巧和协调性;第三四学期将综合前期知识点,加入和弦、半分解、全分解、琶音、调式调性相关内容,进一步强化儿歌弹唱与自弹自唱的能力。二是要根据培养计划,将考核方式与幼儿园实习见习挂钩,与幼儿园岗位适应性相结合。

在教材方面,因材施教,丰富教材来源。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采用《拜厄》《钢琴基础教程》《车尔尼》《幼儿歌曲弹唱》等教材训练传统技能,更需要参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地走访调研幼儿园教学现状、合作企业现状,结合幼儿园相关教材,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衔接和联系。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结合课本知识、专业技能,根据小、中、大班的音乐活动,设计教学方案,结合相关科目,引入朗读、角色扮演、表演、声势、手势等教学环节。这一阶段幼儿生理心理仍处于发展阶段,教学以游戏、演唱、感受为主。例如在学习歌曲《雪莲花》时,我们可以借用语言、舞蹈科目,触类旁通,将诗词、童谣、动作、节奏相结合。带上感情朗读歌词,用熟悉的生活化声音(动物声音、自然界声音等)熟悉基本节奏,将打击动作和表演形体与旋律相结合,更好地理解作品。

X -X,X --(模 拟 青 蛙 叫 声,做蛙跳动作)

呱 呱 呱

X -X,X --(模 拟 风 吹 声,挥 动双臂)

呼 呼 呼

X -X,X --(模 拟 小 鸡 声,做小鸡啄米动作)

嘎 嘎 嘎

随后,让幼儿体会音感,初步感受音乐长短、高低、音色、强弱。在钢琴上弹奏旋律,带入生活化声音,熟悉钢琴音色;让幼儿绘制音符,了解、熟悉音符的结构和音值;将音符放置在活动的五线谱中,根据钢琴的提示音,感受音高音强;根据声势和手势,结合打击动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节奏;讲解歌曲背景情感,布置环境,使幼儿沉浸式进入音乐之中。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演唱歌词与旋律,完成作品。这样,学生既可以在教学中强化自身能力,提升教学和研究能力,还可以了解幼儿教学的实际需要、把握重难点,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实现“教中学”“学中研”,在实践中了解自身的知识结构框架、教学能力,弥补和改进不足之处。

三、明确学前教育培养方案,培养复合型人才

钢琴教学需要在素质教育,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智慧潜能;在情感教育中创设良好环境和氛围,保持教育温度,形成独立完善人格;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应用型人才,将课堂教学与课内外活动、实践能力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首先将素质教育作为根本,更新教学观念。学校对教师提出希望,教师对自身提出要求,学生对自身提出意见,三主体共同改进和优化,在实践和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改革框架结构、尝试新思路新方法、寻找更合适的道路、不断由内到外实现革新,为教学提供更多可能性。其次,教师对学生职业规划和教育方面进行规划和指导,增加幼儿教师这一角色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度,加强引导学生心理上,形成正确职业观,合理规划安排职业道路。鼓励学生敢于直面问题、勇于并愿意花时间精力去解决难题,细化目标。最后,教师要加强理论和科研的力度,武装自身,在不断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修正可能出现的问题、遇到的难题。

另外,要格外留意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这不仅是让学生学会一项技能,更多的是将学生投入到社会大环境中历练、锻炼,在真实的幼儿园职场上,检验学习成果,将所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真正让幼儿看懂、听懂、学懂,实现知识的传递和迁移。教师向高专学生传授知识时的教学模式是成人教学模式,而学生是面向幼儿教学,如何将教学语言、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加以变形、使幼儿更轻易地接受,达成教学目标,实现幼儿音乐素养培养目标,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应当引入、也必须包含这一部分内容。

学生在跟岗见习、顶岗实习中应该重视并逐步梳理收获的经验、发现的困难和疑惑,特别是与毕业的师哥师姐沟通交流发现的显性、隐性等突出的问题,在实践中发现的不足和无法解决的难题。要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式。除此之外,学生应当多参与课内外活动,艺术实践,在多学科融合中,找准定位,明确方向。例如在表演课或幼儿环境创设课程中,需要完成《白雪公主》相关准备工作,配以音乐片段、有节奏地朗读文本、和音乐匹配的动作、和节奏一致的手势声势、和人物相匹配的造型、符合场景制作的音乐等。当这些元素一一协同,才能形成合力,完成教学。而这些都是在书本上没有的,学生需要调动知识储备,多学科的融合,发挥创造力,在教学中学习、在经验中突破、在实践中变革,一一破解难题。这才是我们学前教育钢琴课程需要的复合型、综合型、实用型人才。

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不是单调的,它能与其他课程深度融合,也是与岗位实际相结合的实操类课程。在钢琴教学中,我们需要立足于具体实际与需求,分解整合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取得高质量教学效果。在培养方案中,强调专业核心课的地位,需要学生掌握技术技巧;但在实际岗位需求中,更多的是将钢琴课程与声乐、合唱等课程融合,并具体落实到幼儿园课间活动、一日活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去体会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从听觉、视觉、触觉几方面体会音乐;在一系列活动中提升对音乐的兴趣和认识;用简单的声音、节奏、动作甚至乐器表达自身情感,编创音乐、体会韵律感。

例如,圣诞节来了,学生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布置装点教室,播放圣诞节介绍视频,使幼儿身临其境;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加入声势,学习音乐节奏;弹奏旋律,演唱歌曲,加入合唱、轮唱、齐唱等方式;引入表演,使幼儿能够在歌曲中自然融入舞蹈,自由表达情感;最后,引导幼儿明白该节日是表达关心、友好和爱的节日,通过学习音乐,提高人文修养。不仅让学生学习巩固专业技能知识,明确教育教学方法,还与具体岗位实际相结合,不断进步,建立起从理论到实际教学的桥梁,使本学科与多学科交互发展,这样,我们的钢琴课教学改革才是有益的、有意义的。

学前教育是合格幼儿教师的前站和摇篮,更是教育大计中的重要一环,钢琴教学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钢琴教学仍有不足,仍需要我们去弥补、改进与调整,以适应新的要求和需要。对学生而言,学习技能是一时的,但学习的核心是以此为基点,拓展其边界,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对教师而言,是终生学习,它可以提高教学能力、实现教学迁移、达到教学目标并培养合格的、综合型和实践型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节奏钢琴幼儿园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爱“上”幼儿园
YOUNG·节奏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