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北区域早熟桃避雨栽培表现与栽培建议

2023-11-03赵仁宗徐小军

果农之友 2023年10期
关键词:单果套袋芒果

赵仁宗,徐小军,牛 良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郑州 450009)

春夏之交,赣北地区大、暴雨频繁[1],这一时期正值桃果实生产的关键阶段,高温高湿环境极易引起桃树病虫害的发生[2],不仅降低了产量,而且也影响了外观品质与经济效益[3]。桃树避雨栽培能有效解决赣北区域桃树栽培面临的关键问题,实现赣北区域早熟桃优质丰产栽培。笔者通过多年品种筛选与试验观察,发现红芒果、黄金蜜1 号、中油18 号这3个早熟桃比较适宜赣北区域设施避雨栽培。现将适宜赣北区域设施避雨栽培的早熟桃品种表现与栽培建议归纳如下,供生产上选择与参考。

1 概 况

1.1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田位于景德镇浮梁县,桃树于2020 年3 月栽植,采用设施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两种栽培模式,设施避雨栽培桃树当年搭建避雨棚(如图1)。栽植株行距均为2 米×4 米,亩平均栽植84 株。2021 年栽植第二年即见果,2022 年定植第三年有一定产量,2023 年开始逐步进入丰产阶段。初步筛选出红芒果、黄金蜜1 号、中油18 号,对这3 个表现较好的品种进行品质与产量的调查。这3 个品种均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各品种性状描述如下:

图1 桃树简易避雨大棚

红芒果:油桃,郑州地区5 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52 天。果实长椭圆形,似芒果,美观,单果质量90~150 克,黄肉,甜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6%,品质极优,自花结实,丰产。果形特异美观,极早熟,品质优,是观光果园的首选品种,也可规模化栽培。

黄金蜜1 号:优良的早熟黄肉水蜜桃品种,郑州地区6 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65~68 天。果实圆整,单果质量150~175 克,成熟后果皮底色金黄,部分果面披鲜红色。果肉金黄色,风味浓甜,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4%,品质优,肉脆,完熟后柔软多汁,黏核,自花结实,丰产,风味佳,深受市场欢迎。

中油18 号:早熟白肉油桃,SH 肉质,郑州地区6 月上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69 天,果形正圆,端正美观。外观全红,色泽鲜艳,单果质量160~263 克,口感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4%,黏核,品质优良,留树时间长,极耐贮运。有花粉,极丰产。适合建大型基地,远距离运销。

1.2 调查方法

设施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两种栽培模式,每个模式随机调查10 株桃树,调查桃树地径、树高、冠幅、果实数量;在被调查的每株桃树上随机摘5 个果实,调查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纵径与横径。每个模式共计调查10 株桃树,50 个果实。

2 不同栽培模式的栽培表现

2.1 不同栽培模式的树体生长表现

从表1 中可以看出,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模式的桃树品种在地径、树高、冠幅方面差异不明显,平均地径在8 厘米以上,平均树高为3.40 米,平均冠幅为4 米,树体整体长势良好,符合第4 年桃树生长状况。在平均单株果实数量方面,露天栽培和避雨栽培的红芒果、中油18 号这两个品种差异显著,而黄金蜜1 号品种差异不显著,推测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露地栽培中,红芒果和中油18 号在花期遇到雨水造成授粉受精不良[4],而避雨栽培中不存在这种问题;(2)红芒果和中油18 号均属于油桃品种,在露地栽培中,在果实生长发育阶段不断遇到南方雨水天气影响,容易受病虫害的危害,造成落花落果,甚至形成烂果坏果而掉落,黄金蜜1 号属于毛桃品种,受雨水影响较小。

表1 不同栽培模式的树体生长表现

2.2 不同模式果实性状表现

从表2 可以看出,避雨栽培的桃果实普遍比露天栽培的平均单果质量大,可能是避雨栽培适当地给予了桃果实生长发育避雨、适当防风的环境,而露天环境中桃果实易受风雨的侵袭造成生长发育不良。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方面,不论是露天栽培还是避雨栽培,赣北区域种植的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于黄河以北地区偏低2%~3%,推测最主要原因可能是南方的昼夜温差小,养分积累偏少;其次是南方阴雨天气多,光照相对少,有效光合产物形成相对偏少,有研究表明在树下铺设反光膜有助于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提高[5]。另外,这3 个品种避雨栽培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均高于露天栽培,这是由于避雨栽培能人为地控制桃树根部的水肥供应,能按需供应,因此可适当提高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露天栽培受自然雨水影响较大,人为可控性大为降低,雨水过多,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就偏低,口感偏差。

表2 不同模式的果实性状表现

2.3 不同模式产量表现

从表3 中可以看出,避雨栽培能明显提高桃果实产量。避雨栽培提供了相对优越的环境,减轻了因雨水而造成的不良影响,一方面由于避免了花期受雨水的影响,从而保证授粉受精的顺利进行,保证适当的坐果率与平均单株果实数量;另一方面避雨栽培环境也适当地提高了平均单果质量。在双重作用下,提高了避雨栽培环境下的桃果实产量。

表3 不同模式的产量表现

2.4 病虫害发生情况

红芒果、黄金蜜1 号、中油18 号在设施避雨栽培条件下,表现出扩冠成形快、抗病和耐瘠薄的特性。极少出现因雨水造成的病虫害;反观露地栽培,表现出流胶、裂果、灰霉病等症状。避雨棚内病虫害明显减少。可能是由于避雨棚能有效防止雨水侵入,雨水可顺膜流下,通过排水沟排出园外,土壤水分含量和空气湿度很大程度上得以降低,从而抑制病菌繁殖,不利于病原菌和害虫的发生,与吴强胜、黄增敏的研究结果相似[6-7]。

3 栽培建议

3.1 起垄覆草栽培

避雨设施结合起垄栽培能更好地为南方桃树生长提供所需的良好田间条件[8]。遇到阴雨天气,避雨设施能为地上部叶片提供遮蔽,避免雨水直接冲刷,减少病害传播与扩散;起垄栽培,垄沟可以及时将积水排出,保护地下部根系,减轻或避免因雨水过大而造成的桃裂果与洪涝灾害等风险。建议有条件的果园用废旧塑料薄膜覆盖在垄沟内,一旦遇到阴雨天气,雨水能更迅速地排出。

桃树起垄栽培后,水分散失的面积增加,覆盖杂草或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能适当阻止水分蒸发。杂草等有机物经过腐烂变成优质有机肥,能提高果园有机质含量,优化土壤理化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和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增加可吸收根系数量,增强微生物活力,使果实单果质量、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质量指标明显提升。

3.2 肥水一体化

建议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肥水一体化设备(如图2)给水。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而且容易使土壤板结和根部病害传播。可以沿每行树两侧各铺设一条滴灌管道,滴孔间距30 厘米。如果没有滴灌条件,可以靠近垄边挖沟进行沟灌。也可以采用穴贮肥水技术,即在树两侧靠近树干60~100 厘米的地方挖3~4 个长、宽、深30 厘米×40 厘米×40 厘米的坑,垂直放入用玉米秸等绑成的草把后填土作为贮水坑,浇水时只浇行间并把贮水坑浇满即可。以后如果不是太干旱就不必浇水。秋季施基肥时将垄台挖开,按照常规施肥方法施入后再将垄台修整好即可。

图2 肥水一体化设备

3.3 套袋栽培

套袋栽培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果实品质[9],提高销售价格,使果农增收。果实套袋能使果面洁净、美观,着色均匀;防止油桃裂果;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喷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防止农药污染;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

套袋时期一般在疏果、定果后(花后30~50天)。套袋前5~7 天喷1 遍杀虫防病药剂,通常用70%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加10%氯氰菊酯2500 倍液或世生1000 倍液加5%阿维菌素4000 倍液。喷药后10~15 天以内完成套袋。

套袋方法:撑开袋口,托起袋底,使两底角的通气放水口张开,袋体膨起。手执袋口下2~3 厘米处,套上果实后,从中间向两侧依次按“折扇”的方式折叠袋口,袋口上方从连接点处将捆扎丝反转90°,沿袋口旋转一周扎紧袋口。

解袋根据品种的成熟期和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在成熟采收前7~10 天。在有些情况下,生产纯黄色果品的(如图3),最好带袋采收,避免上市前见光着色,还能减少运输中的机械损伤等。

图3 纯黄桃带袋采收、分级

3.4 注重夏季修剪

桃为早熟性芽,萌芽率高,夏季桃树新梢生长旺盛,新梢一年可抽生2~3 次副梢,但是在自然生长情况下,副梢发生部位高,生长量大且密,影响通风透光,不利于花芽形成,而且造成冬季修剪量大,既浪费养分,又影响次年结果。及时进行夏季修剪,改善冠内、中下部光照条件,提高光合效率,对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提高花芽分化质量至关重要[10]。

夏季修剪主要手法是抹芽、摘心、扭梢。抹芽即去除刚萌发不久未木质化的幼芽、不需要的多余芽,作用类似疏枝;摘心即摘除幼嫩新梢的顶端,促进局部分枝,限制生长;扭梢即扭伤半木质化新梢,抑制营养生长。

3.5 病虫害绿色防控

在前期桃果实生长阶段,大多数果农朋友都能悉心管理,注重病虫害的防控。但一旦果实采收后就高枕无忧了,疏于管护,造成果园病虫害的发生与加剧,对来年桃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果实采收后仍要继续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减少红蜘蛛、卷叶蛾、潜叶蛾及细菌性穿孔病、白粉病、褐腐病等的发生和危害。

猜你喜欢

单果套袋芒果
金艳猕猴桃疏花疏果技术研究
栽培西瓜单果重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三个李子品种叶片差异及与单果重相关性分析
我才不要穿
盛花后45天套袋对苹果品质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适合在南方种植的鲜食枣品种
小洞会“咬”人
小洞会“咬”人
套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