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室香瓜穴盘插接育苗与栽培技术

2023-11-03

果农之友 2023年10期
关键词:香瓜子叶遮阳网

张 剑

(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 辽宁朝阳 122000)

香瓜为世界十大水果之一,在我国已有3000 多年的栽培史。近年来,辽宁朝阳地区温室栽培香瓜面积不断扩大,涌现出了许多专业村、专业乡,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与传统的嫁接育苗相比,穴盘插接育苗技术更适用于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育苗,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育苗质量。再结合集成和推广温室香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促使朝阳地区香瓜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期望此项配套技术能为北方地区温室香瓜生产提供借鉴。

1 茬口安排

朝阳地区一般在12 月下旬至翌年1 月上旬在温室中定植。

2 品种选择

在朝阳地区种植较多的品种为翠宝,还有博洋9、博洋61 等品种。

3 穴盘插接育苗

3.1 播种前准备

3.1.1 播种时间及场地 朝阳地区一般在11 月中旬至11 月末播种,南瓜砧木比香瓜接穗早播5~10天。播种育苗在保温性能好的日光温室进行。

3.1.2 苗盘与基质 砧木播种选用50 孔穴盘,接穗播种选用平底育苗盘。基质选用草炭、蛭石,按2∶1比例混合,每立方米基质中加入15∶15∶15 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5~3 千克,0.2 千克多菌灵,混合均匀,装入穴盘和平盘中,稍加压实即可。

3.1.3 浸种和催芽 催芽前先用55 ℃温水浸种15~20 分钟,按一个方向不断搅拌,然后用30 ℃温水浸种,砧木浸种6 小时,接穗浸种4 小时。浸种处理后的种子可放在恒温箱等处进行催芽,温度控制在28~32 ℃,有50%的种子露白时停止加热,等待播种。

3.2 播种及管理

砧木胚芽长1~2 毫米、出芽率在85%左右时即可播种。播于装有基质的穴盘内,播种时保持种子开口朝一个方向,胚芽朝下,播后覆盖1~1.5 厘米蛭石,淋透水后覆盖地膜。接穗种子刚露白时,撒播于装好基质的平盘内,每盘播种约1500 粒,用珍珠岩覆盖,淋透水后覆盖地膜。白天温度28~32 ℃,夜间温度18~20 ℃,大多数种子顶土时去掉地膜,逐渐降低温度,白天温度22~26 ℃,夜间温度16~18 ℃。

3.3 嫁接

3.3.1 嫁接前准备 先在温室内搭建小拱棚,准备好拱棚上覆盖的薄膜和遮阳网,在拱棚内喷施杀菌剂进行消毒处理。砧木南瓜真叶一叶一心、接穗香瓜真叶刚露出时,为嫁接适宜期。嫁接前一天将砧木真叶去掉,将砧木和接穗都浇透水,同时喷施杀菌和杀虫剂,预防病虫害。

3.3.2 嫁接 嫁接时两人为一组,一人用嫁接专用钢针从砧木一侧子叶基部的内侧,向另一侧子叶基部的下方呈30°~50°角斜刺一孔,以刚好刺破表皮为宜,深度0.5~0.8 厘米,然后拔出钢针,将处理的砧木苗交给另一个人。另一个人取一接穗,捏住接穗子叶背面上端,在接穗子叶下部0.5 厘米处,用刀片向下斜切一个0.5~0.8 厘米的楔形面,然后迅速将切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刺孔中,以刚露头为宜,使砧木与接穗的子叶呈“十”字形,嫁接完毕(图1)。

3.3 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苗盘放入已准备好的拱棚内,立即用地膜覆盖苗盘,待拱棚内摆满后,在拱棚上再覆盖一层地膜,一定要覆盖严密,同时在拱棚膜上覆盖黑色遮阳网。嫁接后3 天内,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白天保持温度25~30 ℃,夜间温度18~20 ℃,晴天要密闭遮阳网遮光。嫁接3 天后先去掉覆盖在穴盘苗上的地膜,第3~7 天逐渐适当增加苗床通风换气时间,使拱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70%~90%,白天温度保持23~28 ℃,夜间温度16~18 ℃。嫁接3 天后遮阳网早晚揭开见光,光照强时覆盖遮阳网遮光,逐渐减少遮阳时间,直至完全撤去遮阳网。嫁接7 天后,去掉拱棚上的地膜,使空气湿度保持50%~60%,白天温度保持22~25 ℃,夜间温度12~16 ℃。当香瓜伤口完全愈合后,接穗香瓜有真叶长出,说明已嫁接成活。嫁接成活后,可选用全溶性优质三元复合肥,溶液浓度1%~1.25%,喷施1 遍肥水。加强炼苗,控制湿度和温度,增加光照度和时间。当香瓜苗长到两叶一心时,便可定植了。

4 定植前准备

香瓜栽培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较好的壤土或沙壤土[1]。亩施有机肥1000~1500 千克,煮熟大豆50~100 千克,硫基三元复合肥50 千克,硫酸钾20 千克,再加硼镁锌肥4~5 千克,均匀撒施,深翻25~35 厘米。做成宽80 厘米、高20 厘米的垄,两垄之间50 厘米,做好垄后,在垄上铺设两条滴灌管,覆盖地膜。

5 定 植

采用大垄双行栽培,大行距为95 厘米,小行距35 厘米,株距为50 厘米,亩保苗2000 株左右。定植时,先在垄面上按株距打孔,垄面上的双行要交错定植,然后浇水,覆土。

6 定植后管理

6.1 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的缓苗期应以提高棚温为主,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 ℃,不超过35 ℃不放风,夜间温度15~18 ℃,缓苗后温度可适当降低2~3 ℃。进入结瓜期仍然保持较高的温度,白天温度28~30 ℃,前半夜温度18 ℃左右,后半夜温度15 ℃左右,温室内相对湿度80%。接近果实成熟期加大昼夜温差,白天温度28~32 ℃,夜间温度10~12 ℃。

6.2 肥水管理

一般“四水两肥”,第一次浇水在定植后5~7 天浇缓苗水,不能浇大水;第二次浇水在茎蔓生长期,适当浇小水;第三次浇水在瓜长到鸡蛋大小时浇催瓜水,随水追施氮磷钾平衡肥15 千克;第四次浇水是在第三次浇水后10~15 天,随水冲施高钾肥15 千克。后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每隔5 天喷1次,连喷2~3 次。采收前7 天停止浇水,以防影响瓜的甜度。

6.3 植株调整

采用吊蔓栽培和双蔓整枝,当主蔓4~5 片叶时摘心,待长出子蔓后选留两条健壮蔓,其余的子蔓全部摘除,将子蔓第8 节以下的孙蔓摘除,将第9~12节位上发生的孙蔓保留,作为留果蔓,孙蔓雌花开花前3 天,留2 片叶摘心。当果实长到鸡蛋黄大小时,去掉畸形瓜,每条子蔓选留2~3 个瓜,瓜前留10~12片叶摘心(图2)。

图2 植株调整

6.4 授粉

由于温室内湿度大,传粉昆虫少,必须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将当天开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将花粉轻轻地点抹到雌花柱头上。授粉工作应在上午8—10时完成,时间过晚,雌花柱头接受花粉能力下降,不易坐果。

7 病虫害防治

7.1 生态防治

一是清洁田园。切断越冬病残体传播途径,在栽培过程中也要及时清除病叶并带出棚外烧毁。二是控制湿度。采用膜下浇小水或滴灌、微喷等节水保温措施以利降低棚室湿度。清晨尽可能早地进行短时放风,排出温室内湿气,降低湿度。三是采用高垄栽培,合理密植,氮、磷、钾肥均衡施用。

7.2 物理防治

7.2.1 设置防虫网 在温室通风口和入口设置40 目的防虫网,防止白粉虱等迁飞进入棚室危害。

7.2.2 黄板诱杀 每亩温室吊挂30 块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

7.2.3 蓝板诱杀 利用蓟马成虫趋蓝性,设置蓝板诱杀成虫,每亩吊挂30~40 块。

7.2.4 诱杀成虫 对于棉铃虫、地老虎使用诱虫灯、杨树枝把、糖醋液(按红糖∶醋∶白酒∶90%敌百虫晶体∶水质量比2∶1∶0.4∶0.1∶10 配制)诱杀。

7.3 生物防治

温室内释放瓢虫防控蚜虫。可人工繁殖释放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2]。可释放香瓜新小绥螨防治蓟马。防治棉铃虫、地老虎,可在卵高峰后3~4 天和6~8 天连续喷洒苏云金杆菌Bt 乳剂[3],也可在成虫产卵始、盛、末期释放赤眼蜂[4]。

7.4 药剂防治

白粉病可选用32.5%吡唑萘菌胺·嘧菌酯悬浮液1500 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 倍液等喷施。霜霉病可选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 倍液和62.75%氟吡菌胺·霜霉威水剂1000 倍液混合后喷施。灰霉病可选用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3000 倍液、50%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对幼瓜重点喷雾。

8 采 收

当瓜长到应有大小释放出清香味、用手颠发轻、手弹有清脆声、瓜蒂由白变黄时为成熟,应及时采收(图3)。

图3 香瓜采收

9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引进新品种,合理安排茬口,采用工厂化育苗,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促使香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香瓜子叶遮阳网
宋六陵的月光
遮阳网
悬铃木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演化结构研究
黑山羊胎盘子叶性状结构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
不同遮阳工况下温室作物冠层辐射场与温度场的CFD分析
香瓜里面的籽可以吃吗?
快乐的香瓜地之旅
夏季番茄育苗宜选择遮光率20%的白色遮阳网
投篮高手
春茬香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