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抗寒、耐旱冬小麦新品种—陇中8号

2023-10-30邢雅玲贺永斌李鹏程

麦类作物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中感陇中成株

邢雅玲,李 晶,贺永斌,李鹏程,周 谦

(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 743000)

陇中8号是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8年以自育品种陇中1号为母本,以乌克兰引进的冬小麦新品种米洛诺夫63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原代号200833-2)。通过多代集团混合选择法选育而成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抗寒,耐旱,品质好。于2023年4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审定编号:甘审麦20230011。

1 特征特性

陇中8号冬性,生育期279~286 d。株高92.5~100.6 cm。幼苗习性半直立,苗色绿色,旗叶平展到下披,株型紧凑,整齐度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穗长6.3~7.8 cm,千粒重42.4~44.5 g,穗粒数37.6~43.1粒。籽粒红色,硬质,饱满。抗寒,耐旱,抗倒性中等,成熟落黄好。

2 产量表现

该品种在2017-2019年甘肃省陇中片旱地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5 026.5 kg·hm-2,较对照陇中1号增产13.6%。其中2017-2018年甘肃省区域试验7点汇总,7点增产,平均产量4 843.5 kg·hm-2,较对照增产9.0%;2018-2019年甘肃省区域试验5点汇总,5点增产,平均产量5 872.5 kg·hm-2,较对照增产17.7%。2019-2020年参加甘肃省陇中片旱地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 698.5 kg·hm-2,较对照增产6.8%,6个点中5点增产,其中在临洮农校试验点产量高达7 465.3 kg·hm-2。

3 品质特征

2021年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分析,陇中8号容重807 g·L-1,粗蛋白(干基)13.41%,降落值301 s,湿面筋(以14%水分计)31.5%,Zeleny沉淀值28.2 mL,吸水量63.2 mL·100 g-1,面团形成时间3.0 min,稳定时间3.4 min,弱化度125 FU,粉质质量指数57 mm,最大拉伸阻力169 EU,延伸性165 mm,能量40 cm2,评价值45,R/E比值1.0。

4 抗病性

2017-2019年连续两年在兰州温室进行苗期混合菌接种,在甘谷试验站进行成株期分小种及混合菌接种鉴定,该品种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感,成株期对供试中4致病类型混合菌表现免疫,对条中32号、条中33号、条中34号及混合菌表现中感,田间表现慢锈病,总体表现中感,且慢锈性。2017-2019年在甘谷试验站进行成株期自然诱发鉴定,该品种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感,成株期对自然诱发的白粉病中抗,总体表现中抗。

5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宜在甘肃省中部冬麦品种类型区旱地种植,一般9月下旬播种。播种量山区梯田地保苗345万~390万株·hm-2、旱川地保苗330万~375万株·hm-2为宜。根据地块肥力水平科学施肥,一般情况下,施用有机肥750 kg·hm-2、纯氮69.0~89.7 kg·hm-2、纯磷3.5~4.5 kg·hm-2,在返青期-拔节期根据苗情长势,可追施纯氮6.9~13.8 kg·hm-2,以促早发保壮苗。生育期内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成熟期适时收获,以防穗发芽。

猜你喜欢

中感陇中成株
多抗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漯麦49
利用集群分离分析结合高密度芯片快速定位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YrC271
亚热带地区蚕种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技术研究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L组六枝点总结
政府助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
家蚕新品种川山×蜀水的越年冷藏保护试验
更 正
黄瓜耐弱光性鉴定指标研究及其苗期与成株期的相关分析
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对药剂防治赤霉病效果的影响
浅议陇中民间剪纸艺术及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