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盘山木版年画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研究

2023-10-25北方民族大学宁夏银川750000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六盘山木版年画

代 茹(北方民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0)

一、六盘山木版年画的历史与艺术特色

(一)六盘山木版年画历史

六盘山地区历史传说久远,源远流长。在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共同作用下,这片土地上绵延着绚丽多彩的传统文化要素。六盘山木版年画曾是当地百姓迎接新春的必备之物,年画上很多质朴优美的传说故事体现了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亲切祝愿与向往。六盘山地区的民俗风情对木版年画有着广泛的影响,它是中国西北地区年画生产的主要地区之一。清朝同治年间,任振斌的祖上在甘肃威戎经营农机具,春节前夕,也会印制木版年画销售。由于生意红火,招来了土匪的惦记,无奈之下,任振斌的太爷沿着葫芦河举家搬迁到宁夏西吉,将经营年画的生意留给了任振斌的姑奶奶。为完成长辈的遗愿,任振斌的父亲将刻有年画的木版运到宁夏,为避免被毁坏、被偷盗,他将画版包好之后,藏在了蜂巢里。直到改革开放后,人们对年画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任振斌的父亲才拿出了仅存的几套画版,进行印制销售。每到过年,任振斌兄弟姐妹就会围在父亲、母亲身边,一边印年画,一边听年画里的故事。英勇忠义的秦琼敬德、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文星照斗、能够带来平安健康的天官赐福……年画里不仅有英雄人物、有做人的道理、有美好的心愿,还有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机器印刷品的大量出现,任振斌家的年画销量从每年几千张跌落到不到百张。县城里做年画生意的人纷纷把木版扔到一边,任振斌的父亲再次将自家的木版束之高阁。任振斌也离开家乡,开始在外地从事建筑安装工作。2008年,在外漂泊了15年的任振斌决定回家创业。也就是从那时起,镇北堡影视城的长坂坡街上,多了一个伏案刻画的身影。

(二)六盘山木版年画艺术特色

六盘山木版年画题材之广,形式之多样,表现内容之丰富,素以质朴明快的艺术风格闻名乡里。六盘山地区木版年画是用木版刻制而成,手艺人刻制技艺要求极高,除基本墨线版以外,还需刻制红色和黄色、蓝色3块木版,经过多次印制达到给年画着色的目的,以水墨套色印制,构成构图丰满、形态大方、线条简洁、色彩绚丽、富有装饰性等艺术特征。六盘山地区的木版年画以典型的北木版年画为特色,由于早年受陕西木版年画影响,与陕西凤翔木版年画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区别。2010年,任振斌带着徒弟开始将自己收藏的一百多幅年画样式逐个雕刻出来,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希望能够为后人留下更多六盘山木版年画的解读和参考。

二、六盘山木版年画保护现状及传承中面临的问题

(一)六盘山木版年画保护现状

六盘山木版年画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2年,六盘山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近几年,政府越来越关注传统非物质文化,任振斌以宁夏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为引导,系统整理和搜集了近乎失传的六盘山木版年画素材。任振斌现有传统年画112幅,《孔子讲学》《双狮镇守》《双虎镇宝》《少年英雄》均为六盘山地区独有的年画风格。2016年,任振斌于镇北堡镇成立木版年画及木活字印刷综合继承基地,总建筑面积210平方米,为木版年画及木活字印刷的创作设计、展示、研究和传习保护场所、培训与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以此更好地继承和保护文化遗产。

《猛虎雄威》

(二)六盘山木版年画传承中面临的问题

1.人员问题

六盘山木版年画的传承面临一定问题。一是受年龄、传承人数等因素制约,传统技艺传承严重缺失。六盘山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数量较少,且传承人因年龄增长已经呈现老龄化趋势,在数字化传承与实施过程中还将面临诸多具体操作难题。当代青年学习六盘山木版年画的比重很少,严重制约六盘山木版年画的良性传承与发展。工艺传承全凭工匠手口相传,这一模式对木版画爱好者学习不利。

2.设计创新问题

“为了使六盘山木版年画更好地发展,它必须具有鲜活的文化内涵作为支撑。”一位木版年画传承工作负责人表示。目前,尽管六盘山木版年画已经逐步从传统制作工艺中走出来,不愁找不出懂制作工艺的人,但是研究这方面的人并不具备对六盘山地域文化的知识储备,能给六盘山木版年画创作“讲故事”的人寥寥无几。

3.缺乏数字化产品,不适合量产

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六盘山木版年画手工艺人、传承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多遵循祖辈传承的传统制作模式与销售模式,尽管他们继承传统制作工艺并大胆革新,但是创新能力并不充分。当前六盘山年画中缺乏一些有当代特征的新作品,无法适应现代人对年画的审美需求。在数字化时代,光靠原生态的产品,显然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没有现代设计思维、营销模式的介入,产品就不能适应大众的需求,只能作为艺术品,这就限制了六盘山木版年画产品的量化。

三、六盘山木版年画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路径

(一)数字化保护

近些年来,博物馆、美术馆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孜孜探索文物文化和传统文化顺应数字时代价值传递和传承的新途径。数字化保护就是将过去的资料进行集成、归类和储存,并以数据库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的保存、管理及应用。数字化采集就是通过拍照、扫描和摄录视频影像来获取艺术作品信息,经过数字化和数据处理后导入存储介质中保存下来,形成可读取式虚拟艺术品数据。影像采集为木版年画数字化提供了基础,传统木版年画艺术品临摹时,过程繁杂多样,采用数字化影像采集时,以扫描拍摄为主。六盘山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分画稿、构线、木刻、制版、印刷、彩绘、装裱等。印版雕刻是采用木质细腻、适合水印、坚固耐用的木材作为材料,在木板上刻印、刷墨,印在易吸收水分的宣纸之上,同时还采用水性彩色颜料,分多次重复印制彩色年画。首先,采用水墨印线版的方法,线版由红、黄、蓝、紫4种颜色套印而成,水印技术需要娴熟细腻、准确,印刷时要干脆利落。面对木刻版获取困难这一现状,在采用数字化方式获取时,需要先借助数据量分析,对木刻版器物大小、雕刻工艺、纹路精美程度等进行准确放大获取,确保后期制作及运算量要求。完成六盘山木版年画的数字化收集工作后,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库、数字博物馆、展示馆和交互式平台,在VR技术的辅助下,以虚拟展厅的线上线下形式使受众沉浸式、互动式地浏览体验。当前,六盘山木版年画的内容展示仍以文字、图片为主要形式,今后可增加视听方面的内容,尽量传递更多相关知识内容,增加受众与线上展示之间的互动性及参与感。

(二)数字化创新

在互联网技术进步和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年画数字内容转型将成为今后的主要趋势。数字内容产品是一种文化产品,是经过信息化和数字化处理的虚拟产品或者无形服务,其主要内容有数字出版、数字广告和数字创作、数字化教育、动漫、游戏、内容软件等。伴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相关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数字内容产品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当前我国已经有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的成功案例,但是六盘山木版年画的文创产品仍然停留在传统实体产品的研发上,并没有涉及数字化内容产品的范畴。

《双虎镇宅》

《连年有余》

融入数字技术,给六盘山木版年画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和媒介,使得它由纸类传播变成了一种更现代化、更容易和年轻人进行交流的数字化传播方式。如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手段,将北宋时期木版年画刚起源时的情景在虚拟环境下创造出来,并辅以旁白说明,使观赏者能较好地融入那个时代的情境和气氛,体会木版年画最初的创作环境和演变历程。游客可作为学徒,与当时的老艺人进行虚拟学艺互动,用类似闯关游戏的形式,从简单到复杂一步步地学会怎样做木版年画,学习成功后可在虚拟环境中设计和刻制自己的年画图案。同时经过后台总结和分析,筛选出适合现代审美的木版年画新版式,在征得原作者的同意后,由老艺人修改和创作出图案,并由此衍生出新品,从而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参与木版年画的设计和创作。

四、结语

六盘山木版年画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分支,对于特殊历史年代下人们的情感表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充分展现了六盘山地区特有的历史文脉与对民俗厚重的情感,显示了它的历史价值与传承价值。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遗忘,继承也并非盲目如故。时代发展了,要以现代的手段和方法使这些非物质文化更多地被传播到远地。数字化创新研究和参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六盘山木版年画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尽量为非遗寻求并构想数字化方案可以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内涵,并能更加灵活地继承非遗文化,以达到重新解读传统文化之目的,这使传统文化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具有了与当前审美习惯相适应的传承方式。在当今数字化新时代背景下,六盘山木版年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在要求就是和数字化科技相互融合,而数字化技术的普遍应用改变了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内涵,数字化产业在形式、内涵和技艺等方面的虚实设计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并发挥文化价值。

猜你喜欢

六盘山木版年画
跟着总书记看桃花坞木版年画
牛年画牛
年画
缸鱼年画之旅
萧娴《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论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的建立与开发——兼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工程的应用价值研究——冯骥才先生对中国木版年画的抢救及其思想
六盘山:马铃薯667m2均收入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