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以“剪花娘子”库淑兰为例

2023-10-25张朝雨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0期
关键词:娘子剪纸民间

张朝雨(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剪纸属于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中国农村流传甚广,是一种镂空艺术,视觉上给人以镂空的美感,优秀的剪纸作品可以带给人艺术享受。其制作材料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剪纸,简单来说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式各样的图案,剪纸艺术的产生和传承与中国农村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有着密切联系。逢年过节或是婚礼结亲,剪纸总会派上用场,渲染快乐氛围的同时又为日常生活带来了别样风味。剪纸类型多样,按照其形式可分为单色剪纸、彩色剪纸和立体剪纸;按照地域分可分为南方派、北方派和江浙派。

一、“剪花娘子”库淑兰概述

(一)个人生平

库淑兰,又叫桃儿,是陕西旬邑县赤道乡富村人。幼时生活环境艰苦,物质条件极差,与父亲在外讨饭维持生计。四岁时被迫缠足,对她的身心都造成了巨大伤害。六七岁时便已经开始跟着自己的母亲学剪纸,没有上过几天学,也没有读过多少书。17岁她已经出嫁,成为人妻。在那个年代,她没有选择的权力和余地。库淑兰婚后一共生了十三个孩子,最后只有三个孩子活了下来,其他十个孩子都被饥饿和病魔夺去了生命。结婚以后,库淑兰没有放弃剪纸,而是将这门传统手艺继承了下来,并且发扬光大,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剪花娘子”。1996年,库淑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该组织高度肯定了她对民间工艺美术所作的巨大贡献。为了将这门传统手艺传承下去,库淑兰在2001年收了她唯一一个女弟子,即剪纸艺术传承人魏伊平。由于物质条件的长期匮乏,晚年时,库淑兰疾病缠身,特别是气管炎,令她说话都有些困难。2004年12月19日,这位剪纸艺人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4岁。

(二)创作风格

剪花娘子库淑兰于1980—1989年创作的剪纸作品色泽明快、构图简洁,内容以动植物为主,辅之以家庭生活,都是广大老百姓现实生活的真实展现,蕴含着丰富且深刻的哲理。每一幅作品都有与之相配的歌谣,有的是直接的情感抒发,有的是间接的诙谐讽刺,都能给予观者深刻的印象。晚年的库淑兰一直坚持刻画一个主题—“剪花娘子”。“剪花娘子”的形象美丽大方、雍容华贵,是当地人心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本地人的审美。库淑兰在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中,主要做出了两个方面的创新:第一,库淑兰打破了剪纸艺术中以往依靠单纯的模仿来传承的传统;第二,库淑兰创制了一种前人没有的表达自身灵魂深处真善美的艺术形式—剪贴画。

二、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

(一)现实环境的制约

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逐步被卷入全球化浪潮。直至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民间传统艺术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这种冲击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经济上的冲击,其次是文化上的冲击。西方文化的传入,颠覆了国人的认知,影响了大众的观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渗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21世纪以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改变了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外面纷繁复杂的信息,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也逐渐加大,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由于与科学技术发展不同步,也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可见中国的民间文化正在面临严峻的形势,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经受内部和外部的双重考验,但是要实现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就必须传承好、发展好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增强大众文化认同感。

(二)传承力量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变革,民间剪纸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导致这门传统技艺随着时间的流逝正在慢慢消失。现在民间剪纸技艺已经出现了无人传承,或是有人传承,但传承人数量过少的状况。传承力量的缺失已经成为民间剪纸艺术必须面对的难题,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

图二 库淑兰《剪花娘子》

传承力量缺失的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首先是因为民间剪纸工艺的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行为传承,传承难度较大。其次,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年轻人对剪纸这种传统艺术的兴趣不大。库淑兰在2001年只收了一个女弟子,即剪纸艺术传承人魏伊平。仅靠一位传承人,将“剪花娘子”的剪纸技艺传承下去并将其发扬光大可以说异常艰难。面对目前的状况,如果不积极地进行调整和改善,剪纸技艺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出现后继无人的状况,面临失传的风险。

三、民间剪纸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浪潮中,民间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被大众所遗忘,传承和保护民间文化对塑造中国文化强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庞薰琹先生在《图案问题的研究》中指出:“我们不妨从日常生活中来看一看,从衣、食、住、行各方面来看一看,除了在偏僻的农村和遥远的边区之外,多数工艺品已经差不多丧失了民族艺术的形式与风格……它表示了长期受着侵略者文化的腐蚀,而使民族自尊心动摇,与民族文化的逐渐毁灭。”中国的剪纸文化是中国丰富的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中国社会演变和进步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人民智慧的文化结晶。

(一)寻找自身问题,积极做出调整

图三 库淑兰《空空树》

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首先要从自身出发,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市场相结合,让剪纸面对大众,走向市场。对于生命力旺盛和极具发展潜力的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而言,在其原有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设计开发,可实现宣扬其文化价值的同时获得一定的商业价值。民间剪纸艺术在生产、创作和销售的整个流通链条中,也可创造经济效益,这样剪纸艺术才会后继有人,在传承保护的过程中谋求发展的新思路。“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民间艺术精品,在过去竞争激烈的传统手工艺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大众认可。目前,“剪花娘子”的品牌得到了社会认可并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是大众公认的优质剪纸产品的代名词。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技艺之一,是无数民间剪纸艺人经过历史和岁月的打磨汇集起来的民间艺术精品,蕴含着中国上下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在不仅要挖掘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价值,还要开发其商业价值,塑造好“剪花娘子”的品牌形象,发挥其竞争力与创新潜力。但是从目前来看,“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市场价值和品牌价值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

(二)加强各方合作,培育后继力量

加强剪纸艺术的宣传和教育,可以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剪纸艺术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首先,政府要定时举办各类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剪纸才艺大赛,这类活动既具有趣味性,又可以提高剪纸的知名度,为培育后继者打下基础。其次,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加入有关剪纸的内容,将剪纸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使学生从小就接触了解剪纸文化,体味剪纸艺术,培养其对剪纸的兴趣,为继承剪纸技艺培育后继力量。最后,各大文化研究机构应重视剪纸研究和保护工作,提升剪纸传承者待遇,让剪纸得到更多的关注。这其中少不了各方的协调配合,只有这样,剪纸技艺才会后继有人,剪纸艺术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三)紧抓时代契机,加大推广力度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剪纸艺术形成制约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契机。首先,我们需要看到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树立科学意识,运用技术力量可以保护和发展剪纸文化。其次,建立剪纸数据库,利用大数据的力量,提升剪纸保护的效率。最后,借助现在的短视频,例如抖音、小红书和微博等社交App,将剪纸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相关部门还可以开办线上展览,将优秀的剪纸作品通过网络传播到各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产生经济效益,让群众足不出户也能欣赏剪纸艺术,感受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2021年3月,陕西华阴市举办了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主题的线上展览,这是陕西华阴市举办的首届剪纸线上展览。这次线上剪纸展览分六期展出,特别邀请了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委员,西安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剪纸艺术委员会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河文化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艾晓以及其他剪纸传承人。此次线上剪纸展览的举办,目的是为剪纸这项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助力,激励剪纸传承人坚持传承好这项民间传统艺术,弘扬好时代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四、结语

中国的剪纸艺术流传了几千年,不仅是中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还是中国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重要佐证。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持久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未来,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仍旧面临重重困难。运用人工智能为剪纸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助力,促使民间剪纸文化发展得越来越好,是未来一个值得去探索和实践的路径。

猜你喜欢

娘子剪纸民间
剪纸
三娘子的饼
庆祝《娘子关》杂志创刊四十周年
花鸡娘子
驴声驴影三娘子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