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寿山石雕中色彩的创造性运用

2023-10-25张雪慧福建省桐盛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0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0期
关键词:寿山寿山石层次感

张雪慧(福建省桐盛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寿山石作为我国传统的玉石之一,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而且还具备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寿山石雕工艺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寿山石雕的制作过程中,色彩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但是在寿山石雕创作的过程中,对其色彩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探索空间。在对寿山石雕进行创作时,一定要注意对色彩进行合理的运用,不断提高其创造性,从而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一、根据色彩选择雕刻题材

寿山石是我国传统的玉石之一,其有很多优点,如质地柔而易攻、色彩丰富、质地温润等。在创作寿山石雕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寿山石的自然美。相石是根据石头色彩、纹理、形状来决定雕刻题材的一个过程,对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起到关键作用。寿山石雕注重“相石取巧”“因材施艺”“巧掩瑕疵”,这要求雕刻家根据石材本身的形状与颜色进行构思,甚至于无色中求色,力争让每块原石的色彩在作品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巧妙运用不同色彩的寿山石可以极好地表现自然景象,每一种色彩都能为作品赋予独特的意境和情感。当选用大面积白色寿山石材时,作品往往适合表现冷峻寒冷之景,如《寒江独钓》。白色的石材恰到好处地呈现了冰雪覆盖的寒冬景色。雕刻师可以以浮雕或是薄意技法勾勒枯树临江、人物独自垂钓的画面,营造冰封江河的寒冷氛围。白色的石材给观者带来的是一种纯净、广阔的视觉感受,能让人感受大自然冷风凛冽的气息。大面积红黄色寿山石材,能够完美地表现秋日的辉煌和温暖,如《万山红遍》。红黄色石材通过鲜艳的色调,表现秋叶纷飞、万山如火的景象,给人以温暖和愉悦之感。雕刻师可以利用色彩的变化和层次,雕琢五彩斑斓的山川景致,使作品逼真生动。红黄色的石材能够展现秋天金黄色的余晖,与山水中的红叶相呼应,演绎大自然的壮丽与热烈。

在寿山石雕中,如果巧妙地应用天然色彩,必将事半功倍。在色彩美学中,从色彩记忆到质感呈现,色彩的选择和运用是创作的重要一环,这样不仅能为作品增添美感和视觉冲击力,更是表达作品主题和意境的关键所在。通过运用不同色彩的寿山石材,我们可以看到大自然季节变迁的奇妙画卷,感受花鸟山水带来的生命力和美好。

二、利用石材色彩的对比

色彩对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相结合,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对人们的心理造成冲击,使人们感受强烈艺术效果的用色方式。在寿山石雕作品中,色彩对比能够获得良好的相衬效果。

张雪慧 《日映荷花红 荷塘月色美》

张雪慧 《入秋时》

在寿山石雕创作中,色彩的对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色彩明度对比,二是色彩纯度对比,三是颜色色调对比。在寿山石雕作品中利用色彩的明暗关系可以营造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我善于运用石材的色彩对比,以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在创作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选择具有对比效果的色彩进行组合。例如在雕刻一组花鸟形象时,我会选择具备明暗对比的石材,将明亮色彩与深暗色彩进行对比,使花鸟之间的层次感更加明显。通过灵活运用色彩对比,能够使作品的视觉效果更加丰富和立体。

在寿山石雕艺术中,色彩的对比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表现手法,能够为作品带来更丰富的层次和生动的视觉效果。比如在我的作品《日映荷花红 荷塘月色美》中,白色和红色的鲜明对比被我巧妙地运用。白色石材占据了较大的面积,我将白色雕琢成了荷叶的形态,展现出荷塘的清幽与月色的美丽,并且保证印章的圆润。红色雕刻成双雀,在荷叶下窃窃私语,画面生动有趣。红白色的对比,互相衬托,赋予了作品更多立体感和诗意。

在我创作《顾影有余香》时,我运用了白色、朱红和黑色的对比来展现幽静深邃的荷塘清趣。朱红石材被雕琢成残荷的形态,令人仿佛置身于秋日的湖畔。黑紫色作为底色,白色作为水面,则增添了神秘而寂静的氛围,让人联想到幽静的早晨。除此之外,我还雕刻出两只禽鸟伫立在荷梗上凝视远方引颈歌吟的场景。细听秋叶踏波的清脆,秋韵的余音在耳边回响。它们与白色的荷塘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画面增添了许多生动感和层次感。白色和朱红色对比,使作品中的每个元素都更加鲜明突出。这微小的空间中有影,有烟云、有香、更有诗,呈现神秘而富有吸引力的视觉效果。

色彩对比的运用,能够使作品更具张力和冲击力。通过不同色彩的对比,作品中的每个元素都得到了凸显,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层次和立体感。此外,在寿山石雕的创作过程中,由于寿山石本身具有丰富的色彩,注重对色彩和形状的结合,更加具有表现力。

综上所述,寿山石雕在进行创作时,对色彩进行合理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够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还可以丰富作品的表现手法。因此,在进行寿山石雕创作时,要充分考虑色彩之间的搭配关系以及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寿山石雕的创作水平。

三、借鉴国画的墨色运用

寿山石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国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色彩运用方面,国画常通过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意境与情感。在寿山石雕中,借鉴国画的色彩运用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意想不到的效果。巧妙运用石材的色彩过渡,可以更好地呈现层次,增加作品的层次和立体感。将色彩过渡与作品的刻画相结合,可创造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视觉效果。

寿山石雕可以借鉴国画的墨的浓淡变化,运用石材的质感和纹理来表现不同层次和深度。运用雕刻技法以及取巧,石雕作品能够呈现类似于国画的视觉效果。例如借鉴国画的水墨渐变效果,可以在石雕作品中利用石材本身的纹理,将色彩渐变得更加自然流畅,展现作品的韵味。

在寿山石雕中,借鉴国画的色彩运用是一种富有创造力、极具艺术性的表现方式。我深深地理解墨色的浓淡变化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当我拿起那块寿山石,它的黑色仿佛是墨的飘散,给了我一种创作的启示。我决定利用这种自然赋予的色彩过渡,将墨色的石头雕琢成荷叶的形态。在创作过程中,我以寥寥数刀,刻画出荷叶的轮廓和纹理。荷叶的形状在墨色的石头上愈发生动,在草木间摇曳的身姿透出悠远的意境。石头的黑色与荷叶的形态相得益彰,呈现一种近乎抽象的美感,能让观者感受自然与艺术的奇妙融合。

这样运用色彩在寿山石雕创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深知,艺术并非单纯地模仿自然,而是要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和技法,赋予作品独特的表现力。借鉴国画的色彩运用,能让寿山石雕作品更具生命力和艺术感,传达出深远的意境与情感。

四、通过色彩突出层次感

寿山石在雕刻过程中的要点是表现景物的层次感,通常情况下是根据原石颜色的厚度,将除画面空余的部分向内深挖出一定的厚度,其他物象内容也需要依据主次之分以及近大远小的原则对于深浅厚度的排布进行处理。

石材的色彩自身具有丰富的变化和纹理,可以成为创作中的重要元素。笔者善于利用石材的天然色彩并加以强化,创造出更具层次感的作品。举例来说,当我选择一块色彩丰富的寿山石作为材料时,我会细心观察石头的纹理和颜色变化,并灵活运用刻刀,凸显不同颜色的纹理和层次。通过对石材色彩的合理运用,我能够完成一个立体感强烈的雕刻作品。例如我的作品《入秋时》和《闲看秋风》,就是运用不同色彩,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

作品《入秋时》通过运用自然色彩的石材展现了荷叶的形态。在创作时,我在顶层结晶的部分雕琢了荷花,使之看起来轻盈而透明。运用不同色彩,使得作品更加立体而有层次感,仿佛荷叶在阳光下摇曳生姿。在微小的空间中,通过细腻的刀法,在微小精致的景观中以一枝荷花展现广阔幽远之境。底部黄褐色铁线夹层边缘略微雕琢残荷,荷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叶虽枯,但它内在是丰满、充实、富有生机的。表现在生命的最低点,则是以真实的一面唤起对生命的思考,孕育着希望。

另一件作品《闲看秋风》以秋天的菊花和禽鸟为主题。我运用了不同色彩的石材来表现秋天菊花的丰富层次。在作品中,我选择了寿山石中富含灰白色和黄色的纹理,通过利用天然色彩,使秋叶的不同部分呈现明暗对比和层次感,让山石与秋菊形成鲜明对比。

在寿山石雕中,色彩的运用不是简单地运用多种颜色,还要考虑形态和纹理之间的关系,通过选择合适的石材,合理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纹理,可创造出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作品。这种色彩运用方式能让观者感受作品的细腻之处,与作品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石材的色彩在寿山石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通过色彩的选择、对比和过渡,为作品带来丰富的层次和立体感。作为一位雕刻师,我始终注重运用石材的色彩创造出更加绚丽和富有层次感的作品。巧妙运用石材的色彩,能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张雪慧 《顾影有余香》

五、结语

在寿山石雕中,色彩能够塑造出作品独特的情感和意境。不同的色调变化,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的表达。色彩在寿山石雕中还能够突出作品的主题和表达艺术家的意图。色彩的选择和搭配能够帮助雕刻师将具象或抽象的思想表达得更加深刻和精准。总之,寿山石雕中色彩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雕刻师能够使寿山石雕作品呈现丰富多彩的形态和深远的内涵,使作品兼具天趣与人意,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猜你喜欢

寿山寿山石层次感
低调下的奢华
始祖坟
中国寿山石馆简介
妙手生画
不灭的初心(节选)
浅述刘寿山验方接骨紫金丹辅助治疗骨质疏松合并Colles骨折经验
寿山石的自动化拖拽抛光研究*
刘爱珠 情注寿山石雕
廖德良的寿山石缘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