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血清hs-CRP、IL-10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2023-10-10赵瑞艳郝世瑞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19期
关键词:直肠癌血清肿瘤

赵瑞艳 郝世瑞

(邢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北 邢台 054000)

结直肠癌是老年群体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疾病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随疾病进展,肿瘤体积不断增大,阻碍肠内容物顺利通过肠道,引起机械性肠梗阻,致使患者出现腹胀、腹痛、便血等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尽管近年来结直肠癌根治术、化学治疗等治疗手段取得长足进步,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复发状况,患者临床预后仍不甚理想。因此,积极探寻与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临床预后相关的指标,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为急性时相蛋白,其水平异常升高可影响肿瘤增殖活性,同时在维持肿瘤细胞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2〕。白细胞介素(IL)-10是一种参与炎症和免疫抑制的细胞因子,其水平异常升高可改变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发展密切相关〔3〕。但目前,临床关于上述两项指标与老年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血清hs-CRP、IL-10在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结直肠癌符合《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4〕中相关诊断标准;(2)接受根治手术治疗;(3)身体基础状况良好,可耐受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2)近30 d发生严重外科创伤或感染;(3)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4)凝血功能障碍;(5)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6)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临床资料收集 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发病部位、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疾病分期〔5〕(Ⅰ期:肿瘤侵犯深度局限于肠壁以内;Ⅱ期:肿瘤侵犯至肠道浆膜或周围组织;Ⅲ期:肿瘤至肠道浆膜或周围组织,且伴有局部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外周神经侵犯、癌性肠梗阻、术后化疗情况。

1.3实验室指标检测 入院时,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5 min(离心速度3 500 r/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hs-CRP、IL-10,检测试剂盒均购自上海晶抗公司,严格按照检测试剂盒说明进行相关操作;采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检测血小板计数;采用显微镜计数法检测白细胞计数。

1.4临床预后评估 每3~6个月入院复查或电话随访1次,随访2年,以随访结束或患者复发为终点事件,将患者复发视为临床预后不良,纳入预后不良组,反之为临床预后良好,纳入预后良好组。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t检验、χ2检验、连续校正χ2检验、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预后情况 随访2年,98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临床预后不良16例(16.33%),预后良好82例(83.67%)。

2.2不同预后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分化程度、疾病分期、术后化疗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等其他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n(%)〕

2.3不同预后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预后不良组血清CEA、hs-CRP、IL-10水平、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预后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2.4血清hs-CRP、IL-10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hs-CRP、IL-10水平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预后呈显著负相关(r=-0.291、-0.345,均P<0.05)。

3 讨 论

现阶段,结直肠癌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可能是由于饮食习惯、遗传、消化道疾病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根治性手术是临床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重要方法,通过切除肿瘤组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仍会发生复发,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发现,预后不良率较高。

CEA是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胃癌、肝细胞癌等多种肿瘤疾病的临床监测及术前评估中应用广泛。张成大等〔7〕研究指出,CEA在结直肠癌预测结直肠癌病理分期、监测结直肠癌复发与转移中均具有重要价值。但在早期结直肠癌患者中,CEA检测灵敏度相对较低〔8〕。因此,单独检测CEA用于评估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临床预后仍可能存在一定缺陷,临床仍需探索其他与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临床预后相关的指标。hs-CRP是一种临床常见炎性反应蛋白,可激活IL-6、IL-10等细胞因子,引发级联式炎性反应,引起器官损害或组织损伤〔9〕。研究指出,hs-CRP在多种恶性肿瘤患者中呈异常升高表达,在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10,11〕。高hs-CRP水平可加重机体炎症反应,形成炎性环境,为肿瘤生长创造良好条件〔12〕;此外,hs-CRP还可提升肿瘤细胞对血管内皮或淋巴结内皮的黏附能力,增强肿瘤细胞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侵袭能力,加剧肿瘤细胞浸润,促进肿瘤细胞转移,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影响患者预后〔13,14〕。

IL-10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细胞因子,可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肿瘤生长,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存在密切联系,其水平异常升高可破坏肿瘤免疫学微环境,促进肿瘤进展〔15〕。IL-10由癌细胞直接生成,也可由正常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产生,具有免疫双向作用,主要为免疫抑制,IL-10可抑制IL-12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IL-12产生,影响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致使肿瘤细胞逃避局部T细胞的免疫监视,降低机体抗肿瘤功能,不利于患者预后〔16,17〕。此外,IL-10还可诱导肿瘤细胞运动,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与转移,增加肿瘤组织对邻近组织侵犯程度,降低手术完全切除率,增加预后不良发生率〔18〕。本研究结果提示,术后积极采取化疗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根治性手术属于局部治疗方式,仅可清除局部肿瘤组织,而对尚未检测到的潜在转移病灶无治疗效果,故而术后复发风险较高,而化学治疗采用静脉或口服等途径给药,化疗药物可随血液循环遍布全身多个器官及组织,有助于灭杀转移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血清hs-CRP、IL-10与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二者水平越高则患者预后越差。在未来,临床应密切关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血清hs-CRP、IL-10水平,针对血清hs-CRP、IL-10异常表达的患者,及时采取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的治疗,尽可能降低上述两项指标水平,以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猜你喜欢

直肠癌血清肿瘤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ceRNA与肿瘤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床旁无导航穿刺确诊巨大上纵隔肿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