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险预知训练结合情景模拟训练对手术室护士应急能力及急救技能的影响

2023-10-10张颖颖王卫南侯妮妮温艳君

全科护理 2023年27期
关键词:模拟训练评判手术室

张颖颖,王卫南,侯妮妮,温艳君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院内科室,其主要负责全院各科室所有类型的手术及抢救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还会遇到经绿色通道进入手术室的极危重濒死病人和因手术意外急需立即抢救的病人,这就导致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时间极其宝贵,需要争分夺秒抢救病人。所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手术室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急救能力直接影响对病人的救治效果和预后情况[1-3]。在临床实际急救操作过程中常会遇到多项急救技能的融合,它们操作的难易程度不一,使用的先后顺序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后果,所以如何快速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急救技能水平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4]。危险预知训练是一种提升对危险辨识能力的训练方法,其可预防职业事故的发生[5]。情景模拟训练直观形象易懂,可让护士产生一种置身现场的感觉,有助于加深和巩固所学抢救理论,同时还可提升护士的操作技能[6]。本研究主要探讨危险预知训练结合情景模拟训练对手术室护士应急能力及急救技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2021年入职我院手术室的护士54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工号尾数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工号尾数为奇数)和研究组(工号尾数为偶数)各27人。纳入标准:我院手术室在职护士;进入医院轮转时均为应届毕业生;在入科室前均已完成妇科、儿科、内科、外科轮转;入职手术室后在妇产科、骨科、胸外科、脑外科及泌尿外科完成为期5个月的轮转;手术室工作年限<3年;自愿参加本研究,对本研究目的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在本研究前从未参加过相关抢救技能训练。排除标准:培训期间发生亲人离世或父母离异等重大应激事件者;实习或进修护士;因产假或其他原因暂停参加本培训者;妊娠期护士;连续缺席培训2次及以上者;调查问卷有缺失者等。对照组:女25人,男2人;入职时年龄19~27(23.10±2.77)岁;学历硕士2人,本科24人,专科1人;手术室工作年限<1年12人,1~2年15人。研究组:女24人,男3人;入职时年龄19~26(23.24±2.85)岁;学历硕士1人,本科24人,专科2人;手术室工作年限<1年14人,1~2年13名人。两组护士性别、学历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审批号:201903028)。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入职后接受常规培训,包括集中岗前培训及临床带教。集中岗前培训为期2周,主要包括手术室规章制度培训(入职后前2 d完成)、理论知识培训(入职后第3天至入职后1周)和操作技能培训(入职后第2周)3部分;临床带教在轮转期间由专科导师一对一全程跟踪督导培训。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危险预知训练结合情景模拟训练:1)制作手术室护士应急抢救流程,规范巡回护士、护士长、器械护士及协助护士在急救过程中的分工和职责,以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不同岗位护士具体分工如下:巡回护士立即通知护士长,准备急救手术所需器械及急救药品,并仔细清点,管理负压吸引装置,监测出血量及尿量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接到通知后根据病人病情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抢救,并管理手术室内人员流动,必要时通知上级领导和医生,必要时协助抢救医生和病人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的信任和支持;器械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密切配合手术医生,准确、及时、快速传递所需手术器械,并整理好器械台,以免位置等出现错误而导致器械传递错误;协助护士在病人入室后立即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遵医嘱正确使用血液制品和除颤仪,用过的药品空瓶、输血袋等摆放在固定位置,以备清点;抢救完毕后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共同核对、清点抢救药品、器械等抢救过程中使用过的物品,及时做好抢救记录。

2)筛选护理不良事件,并制作成为情景模拟演练剧本:由护士长带头组织科室其他工作年限>3年的护士收集我院近5年来本科室发生的典型护理不良事件并分析原因,记录后期解决办法,最终筛选出6起护理不良事件并确定为我院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的学习案例。由带教老师根据筛选出的护理不良事件组建危险预知训练题库,包括护理不良事件名称、详细说明、原因分析及持续改进方案,之后经由护士长审核后修订成稿并编制成剧本已被后期演练使用。

3)根据剧本需要将新入职护士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培训,培训时按照演示文稿(PPT)演示15 min、剧本演示20~25 min,点评10 min,讨论和提问15~20 min,剧本演示时让新入职护士根据剧本情景对演,其他护士现场观摩,演示完毕之后带教老师根据剧本演示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现场点评,并让观摩护士就存在的危险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阐述,之后对观摩护士进行点评,最后给出讨论和提问的时间,讨论的主题是剧本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消除危险因素的对策及转为安全的评价指标和评判标准。每周培训1次,每次培训60~70 min,培训结束后让新入职护士就存在的危险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等进行书面汇报,培训周期6个月。

1.3 评价指标

1.3.1 应急能力考核

采用应急能力考核量表[7]评估并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急能力,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9,主要包括对突发事件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应急配合能力3项,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每项评分1~5分,评分越高表示护士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急能力越优秀。

1.3.2 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操作考核

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包括急救理论知识、除颤操作、心电监护与心肺复苏操作4项,每项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掌握程度越好。

1.3.3 评判性思维能力

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量表[8]评估并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评判性思维能力,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包括开放思想、寻找真相、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认知成熟度、系统化能力和求知欲7个维度共70个条目,1分表示“非常不赞同”,6分表示“非常赞同”,总分70~420分,分值越高表示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强,总分≥350分提示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强。

1.3.4 安全态度调查问卷

采用中文修订版安全态度调查问卷[9]评估并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的安全态度,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包括安全氛围、工作条件、管理感知、团队协作、压力感知及工作满意度6个维度31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31~155分,评分越高,提示病人的安全态度越积极。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表1 两组护士培训后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急能力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护士培训前后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安全态度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3.1 危险预知训练结合情景模拟训练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急能力和急救技能

手术室是医院科室中护理专业性较强的科室之一,无论是手术室环境、器械还是对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均有较高的要求,手术室的急救现场具有突发性、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对于新入职的和低年资护士来说却是极大的挑战[10-11];除此之外,在手术室的日常工作中,不乏会遇到极危重濒死病人和因手术意外急需立即抢救的病人,对于这类病人的抢救更是不容许有丝毫差错的发生,否则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不良医疗事件,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具有较强的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急能力[12-13]。然而,对于入职时间较短的手术室护士来说,由于临床经验有限,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急能力却是极其欠缺的。

手术室急救是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手术室急救团队的急救技能水平,团队成员间的协作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团队成员间的协作默契度越高、团队成员的急救技能水平越高,现场急救成功率就越大[14]。危险预知训练是团队全员参加的以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自觉防范安全事故为目的的防范性训练,通过危险预知训练,团队成员可预测造成不良护理事件的危险因素并加以规避[15]。而情景模拟训练是将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导致不良护理事件的危险因素制作成演练剧本,通过小组成员对演,更逼真更直观地将导致不良护理事件的危险因素、不良护理事件造成的危害、补救措施等呈现在护士面前,这样更有助于让护士预先知晓急救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提高其对危险因素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并掌握消除危险因素的策略,进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研究组护士对突发事件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应急配合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培训后研究组护士除颤操作、心电监护与心肺复苏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危险预知训练结合情景模拟训练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护士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急能力和急救技能,这与相关研究[18]结果一致。这是因为危险预知训练结合情景模拟训练通过设计易导致不良护理事件的急救场景进行模拟演练,目的就是培养护士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急救能力,模拟演练直观、形象、逼真,让护士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让护士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做出本能反应,通过反复的演练,就会增加护士对突发事件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能力[19]。

3.2 危险预知训练结合情景模拟训练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促其养成积极的安全态度

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士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中最欠缺的能力之一[20-21]。危险预知训练结合情景模拟训练首先由带教老师引导新护士分析产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危险行为、危险状态等危险因素,使其能够找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以采取补救措施,这样有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这些理论知识制作成剧本进行演练,更直观、更逼真,每次演练结束后,护士可以从模拟演练中分析危险因素和补救措施并加以讨论,在下一次情景模拟演练中整改,这样经过反复的培训和演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护士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和处理能力,也促进了护士评判性思维和安全态度的养成[22-23]。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两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及安全态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说明危险预知训练结合情景模拟训练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促其养成积极的安全态度,这与相关研究[24]结果一致。

4 小结

综上所述,危险预知训练结合情景模拟训练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急能力和急救技能,同时也可促使其养成积极的安全态度。

猜你喜欢

模拟训练评判手术室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模拟训练(二)
模拟训练(十一)
模拟训练(十)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