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国内患者报告结局可视化分析

2023-10-10陶继华杨明莹刘玉芹李丹娜孟庭瑞肖曼玉

全科护理 2023年27期
关键词:聚类量表报告

陶继华,杨明莹,刘玉芹,李丹娜,孟庭瑞,肖曼玉

“关注病人感受、提升病人体验”的理念逐渐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该理念也体现了患者报告结局的宗旨。患者报告结局是指来自病人对自身健康最真实的反应,强调主观感受,是病人本人的声音,是临床疗效评价及药物试验的必须要评估的内容,目前已应用于药物临床试验[1]。如何倾听病人声音是近年来卫生健康领域促进病人体验提升的重大关切问题[2]。2022年国家药监局发布《患者报告结局在药物临床研发中的指导原则》中提到建议将病人声音纳入药物研发决策中[3],患者报告结局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国内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学者对国外患者报告结局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但是缺少国内关于患者报告结局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CiteSpace软件基于中国知网对患者报告结局相关研究进行计量学分析,以了解国内研究现状及热点,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2023年1月7日,在中国知网中检索主题词为“患者报告结局”OR“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OR“病人自我报告”,限制文献发表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023年1月7日,共获得694篇文献,通过筛选题目、摘要及正文,排除会议征稿、社论材料、新闻等,最终纳入有效文献607篇。

1.2 研究方法

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保存到建立的input文件夹中,以download_txt格式进行命名,将output转换出的download_txt_converted保存到data文件夹中。利用 CiteSpace 6.1.R6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和分析。用CiteSpace软件自带的转换器进行转换,将时间跨度设置为2010年1月—2023年1月,分别以作者、机构、关键词为节点类型进行可视化分析,以寻找患者报告结局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2 结果

2.1 年度发文量统计与分析

对所获得文献分析发现,患者报告结局研究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见图1。2010年—2019年,发文量缓慢增长。2019年后发文量快速增长,2021年度发文量102篇达到高峰,2022年虽较2021年有所减少,但仍然保持较高的发文量。因本研究截止时间为2023年1月,未能完全收录2023年所有文章,故发文量骤减。

图1 患者报告结局领域年度发文量

2.2 发文作者分析

对发文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330个节点和489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9,见图2。发文量较多的作者为袁长蓉、张岩波和黄青梅,并在一定范围内分别形成了以袁长蓉、张岩波和万崇华等为中心的部分研究团队。由图中节点大小及连线密度可知,患者报告结局领域作者之间虽有合作,但总体较为分散。

图2 患者报告结局领域作者合作情况

2.3 发文机构合作可视化

对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350个节点和359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5 9,见图3。2010年1月—2023年1月患者报告结局领域发文总量前5位的机构分别为复旦大学护理学院(47篇)、北京中医药大学(30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9篇)、广州中医药大学(17篇)、山西医科大学(16篇)。机构间存在合作关系,但尚未形成机构间的大型多中心合作群。

图3 患者报告结局领域研究的发文机构合作情况

2.4 关键词分析

2.4.1 高频关键词分析

在CiteSpace软件中可得到2010—2023年患者报告结局领域出现频次较高的为“量表”“综述”“信度”“效度”“疗效评价”“生活质量”。关键节点(中介中心性≥0.1)包括“量表”“疗效评价”“影响因素”“评估工具”。

2.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对患者报告结局领域的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以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CiteSpace软件使用(一般认为Q值>0.3聚类结构显著,S值>0.5聚类合理)2个指标,作为图谱绘制效果的评判依据[4]。本研究中Q=0.696 5,S=0.883 9符合聚类标准。得到330个节点、489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9,共获得12个聚类,包括量表、评估工具、效度、乳腺癌、糖尿病、临床试验、影响因素、健康教育、乳腺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药、量表研制。

2.4.3 关键词突现性分析

对患者报告结局领域的关键词进行突现性分析,根据时间顺序,可将患者报告结局领域的研究发展归纳为3个阶段:1)2010—2016年,重点关注量表条目的筛选及患者报告结局与生命质量间的关系;2)2017—2018年,主要运用自我报告进行疗效评价分析;3)2019—2023年,研究热点集中在患者报告结局评估和测量工具的研究,以及在护理领域、肺癌方面的运用,发表的综述较多。见图4。

图4 患者报告结局领域关键词突现性分析

2.4.4 时间线分布

利用CiteSpace结合聚类后导出数据中各关键词的中心性及突现率,对患者报告结局领域研究热点的演化路径进行分析,目前我国患者报告结局研究路线特点如下:2010—2012年出现的主要聚类包括量表、信效度、疗效评价。2013年开始关注到儿童,2014年关注乳腺癌、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慢性病的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2018年相关综述的文章聚类开始出现,之后的聚类主要是症状管理、居民健康素养和护理等问题。

3 讨论

3.1 国内患者报告结局研究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0—2023年国内患者报告结局研究数量呈增长态势,表明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成熟。以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为中心组成规模最大的机构合作群,这主要源于2019年患者报告结局中国中心在上海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正式成立,袁教授积极搭建中国的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System,PROMIS)资源平台,培养了一批致力于患者报告结局研究的科研人才[5]。但各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力度较弱,作者间的合作较少,小范围研究团体主要局限于研究机构内部合作。总之,目前患者报告结局相关研究处于学术领域起步阶段,各机构及作者今后可加强联系交流,引领该领域的发展。此外,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促进学术发展,共建信息共享合作网络,推动PROMIS在中国的应用,更加科学有效地倾听病人声音。

3.2 国内患者报告结局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综合分析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时区图和关键词突现等,我国患者报告结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下几个方面。

3.2.1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在慢性病中的研究

患者报告结局被运用于医疗大数据研究,可以补充解释临床结果,方便病人的随访,促进症状管理[6]。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在慢性病中逐渐受到关注,包括肝癌[7]、慢性心力衰竭[8]、结直肠癌[9]、甲状腺癌[10]等。针对各类病人研究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测量工具,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患者报告结局特异性测量工具的疗效应用效果,探讨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及干预方法。

3.2.2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的检验、应用、效果评价和临床推广

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以验证量表在我国病人中的适用性。赵晴瑜等[11]对鼻咽癌病人对症状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发现该量表可用于测评鼻咽癌病人症状管理自我效能感水平。唐顺定等[12]发现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测定量表可用于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的测量。于成凤[13]探讨了患者报告结局在中医药治疗骨转移疗效评价,丰富了中医药临床症状评估体系的内容。综上所述,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测量工具逐渐得到翻译和检验,但效果评价和临床推广有待进一步研究。

3.2.3 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电子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医疗不断发展,采用电子化方式收集病人健康结局信息,促进病人健康管理[14]。例如嵌入医院信息系统的PROMIS、嵌入健康相关应用程序(APP)的PROMIS、移动测量系统手机应用程序、PROMIS评估微信小程序等正在被逐步开发中。但是如何真正落地实施,需要工程师、程序员、医院管理者、病人多方面共同参与,版本及其功能尚需不断优化升级。目前缺乏相关行业标准来指导企业、医疗及研究机构使用患者报告结局这一电子化工具[15]。

3.2.4 护理作为高频关键词之一,近年来也引起了护理研究者的关注

护士对患者报告认知不足,建议加强护士对患者报告结局测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16]。护理专业学生对患者报告结局认识存在偏差,测量工具如何应用是学生存在的主要困惑[17]。有学者针对PROMIS培训进行方案的构建及实施研究,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患者报告结局的知识水平,但仍存在课程设置不足、效果评价指标不够全面等问题[18]。护理人员对患者报告结局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提高护理人员的认知,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促进护理人员对患者报告结局的临床运用。

3.2.5 研究前沿分析

由患者报告结局突现词图谱可知,基于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在肺癌护理中的研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肺癌是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19]。将患者报告结局运用于肺癌病人,可减轻症状负担[20],提高病人出院准备度[21]。因此,重视肺癌病人的自身感受,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病人自我报告运用于临床,让病人受益。

综上所述,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我国患者报告结局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较客观呈现了患者报告结局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对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加强跨机构、跨学科、跨地区的研究成为未来努力的方向,为今后我国患者报告结局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未纳入外文数据库、后续将扩大数据库,对国内外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综合不同可视化工具,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聚类量表报告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报告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报告
报告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