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体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病人感知控制的影响

2023-10-10陈雨晴胡婷婷

全科护理 2023年27期
关键词:团体条目胃癌

陈雨晴,胡婷婷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是目前治疗胃癌常用的手段,术后为了彻底清除微小病灶需要对病人行化疗辅助治疗[1]。然而化疗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化疗副作用会导致病人情绪产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影响病人治疗信心及生活质量[2]。研究认为,癌症病人对疾病的感知控制能力水平越高,其应对疾病的信心越强烈,可有效减轻病人自我感受负担[3]。压力系统模型认为机体处于压力状态下会对其认知行为及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病人应对疾病的信心,采取积极的干预策略缓解病人心理压力,对促进病人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4]。团队干预是指为解决某一问题,将相关人员聚集一起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来解决相关问题[5]。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队干预能促进成员间友好交流合作,提高团队成员社会支持水平,改变其消极认知,使其能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压力问题[6]。本研究为了能促进胃癌术后化疗病人感知控制,减轻患儿自我感受负担,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对观察组胃癌术后化疗病人实施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队干预,并获得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21年6月—2022年6月选取胃癌术后化疗病人94例,纳入标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符合根治手术指征,且术后首次接受化疗;具备良好的理解及沟通能力;病人对研究内容知情,愿意配合。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脏器严重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广泛性或多中心病灶;合并认知障碍或精神类疾病;病人未按疗程完成化疗。应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男31例,女16例;年龄(45.23±3.78)岁;婚姻状况:已婚38例,未婚/离异9例;学历: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及中专20例,专科及以上15例;临床分期:Ⅱ期26例,Ⅲ期21例。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45.63±3.89)岁;婚姻状况:已婚35例,未婚/离异12例;学历: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及中专16例,专科及以上17例;临床分期:Ⅱ期27例,Ⅲ期2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化疗期间行常规性护理指导。健康知识: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胃癌以及化疗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化疗过程、注意事项等;安全教育:针对病人可能在住院期间出现的坠床、跌倒、用药安全等问题做出安全教育指导;饮食指导:告知病人应该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健康手册:向病人发放健康手册,并做适当讲解。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队干预,具体如下。

1.2.2.1 组建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由6位成员构成,1人为研究小组组长,负责制订研究计划,与科室协商沟通;1人为专科医生(消化内科),负责诊疗工作,并及时为护理人员答疑,帮助他们处理问题;1人为心理咨询师,负责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与干预;其余3人为护理人员,负责收集病人的基本资料、具体实施干预措施,并收集、处理相关数据资料。

1.2.2.2 干预方法

将干预组的病人随机分成6个小组,每组有7例或8例病人,共47例。所有病人在诊疗前后均接受6次团体干预,并接受随访调查,以微信随访为主。团体干预于下午举行,每次时长在40~60 min,所有病人均于上午接受检查与治疗,下午的团体干预不影响其任何诊疗活动,具体措施如下。1)第1次为构建友好关系。内容介绍:告知病人团体干预的意义与基本内容,降低病人的抵触情绪。自我介绍:医护人员先进行自我介绍,加深病人的印象与了解;病人进行自我介绍,建立友好关系,拉近病友之间的距离。问题讨论:鼓励病人提出问题,看看他们在疾病治疗与康复方面存在什么样的疑惑,医护人员耐心解答帮助病人建立正确认知,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与诊疗工作。2)第2次为感受认知变化。鼓励病人分享自己在疾病诊治中的积极变化。帮助病人建立积极乐观的认知情绪,让他们能够乐观面对疾病、积极接受治疗。让病人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收获,看看病人在第一次团体干预后身心状态都有什么样的变化。3)第3次强化信息控制。主动为病人介绍胃癌治疗的知识,针对病人的文化水平以及认知程度,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介绍。让病人从正确渠道获得知识,为其推荐高质量的信息源,比如官方应用程序(APP)、官方网站等。让恢复情况良好、情绪状态积极的病人参与讨论,成为其他病人的榜样。并鼓励其他病人提出问题,积极交流。4)第4次为缓解压力,实现有效的行为控制。针对上一次干预中介绍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加深病人印象,对表现好的病人予以鼓励或者物质性奖励。让病人说出自己在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例如脱发、恶心呕吐、睡眠障碍、便秘腹泻等。对病人进行饮食指导与运动指导。饮食指导:要多吃易消化、清淡、新鲜的食物,不要吃营养值太高的食物,以免加速肿瘤的生长。运动指导:每天至少运动20 min,可以选择慢跑、散步、打太极等运动方式。5)第5次为调节心理状态,提升行为控制力。针对上一次干预中介绍的知识点进行提问,给予表现良好的病人奖励。让病人自述存在哪些不良的情绪,告知病人用正确的方法宣泄情绪,可以在空旷的地方大喊或者唱歌。叮嘱病人每日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适当活动身体,保持活力。让病人掌握情绪转移法,可以听音乐、看书、看电视、写书法,让情绪得到宣泄,让心理状态得到调整与改善。6)第6次为强化社会支持,实现次级控制。病人自主交流,分享自己放松情绪的方法。让病人及其家属观看抗癌纪录片,并谈谈自己的观后感,使其认识到家人在康复治疗中的意义。鼓励家属多陪伴病人,并邀请朋友参与,告知病人的亲朋好友给予病人支持的重要性。鼓励病友之间多交流,可以交换联系方式,一起参与活动,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为病人及其家属建立微信群,每周固定时间根据团体干预的内容为病人推送健康知识,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护人员都可以在群里进行交流与互动,当病人提出问题时,医护人员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病人答疑。整体干预研究结束后,微信群仍然保留,保证病人能够随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1.3 观察指标

1)感知控制:应用癌症体验与控制效能量表(CEES)[7]评价病人感知控制水平,分为癌症体验和控制效能2部分,其中癌症体验包括情绪体验、社会经验和个人体验3个维度,共16个条目,控制效能包括个人效能、群体效能、医护效能3个维度,共13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总评分29~145分,分值越高说明病人感知控制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8~0.892,效度系数为0.822~0.879,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2)自我感受负担:应用癌症病人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CP)[8]进行评价,量表包括照护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及治疗负担4个维度,共21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5分,所有条目相加获得总评分21~105分,评分越高说明病人自我感受负担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11~0.912,效度系数为0.822~0.924,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3)心理弹性:应用中文心理弹性量表[9]进行评价,量表包括自强、乐观、坚韧3个维度,合计25个条目,每条目采用Likert 0~4分计分,所有条目相加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病人心理弹性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45,效度系数为0.872,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4)生活质量:应用胃癌术后化疗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V4.0)[10]进行评价,量表包括生理状况(7个条目)、功能状况(7个条目)、情感状况(6个条目)、社会/家庭状况(7个条目)、附加关注情况(9个条目),共3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4级评分,总评分0~144分,评分越高说明病人生活质量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45,效度系数为0.872,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1.4 资料收集

由专科护士负责收集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相关数据,在经病人同意后向其发放相关量表,由专科护士采用统一指导语指导病人填写相关量表,当病人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由专科护士逐条目向其讲解,病人完全知悉后向其发放量表,本次共发出问卷94份,有效回收94份,有效回收率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感知控制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弹性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3.1 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体干预可提高胃癌术后化疗病人感知控制水平

研究指出,加强胃癌术后化疗病人控制效能及体验感能有效增强病人应对疾病信心,减轻病人心理负担[11]。本研究对胃癌术后化疗病人实施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队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感知控制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说明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体干预可提高胃癌术后化疗病人感知控制水平,研究结果与周晓琼等[12]对癌症化疗病人实施团体咨询获得效果一致。可能由于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队干预以团队为单位对病人实施护理指导,并通过微信群和电话随访的形式将压力管理的相关信息推送给病人,让病人能充分认识压力产生的原因,纠正病人错误认知,促使病人能从容地应对疾病,增强病人应对疾病的信心[13]。

3.2 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体干预可减轻胃癌术后化疗病人自我感受负担

研究指出,胃癌术后化疗病人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水平较高的情况,而自我感受负担水平较高会导致病人心理压力过重,影响病人身心健康[14]。本研究对胃癌术后化疗病人实施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体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胃癌术后化疗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说明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体干预可减轻胃癌术后化疗病人自我感受负担。这是因为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体干预能够提高胃癌术后化疗病人的主动性,使其能积极参与交流与互动,对疾病产生积极的认知,从而减轻病人由于错误认知而产生的心理压力[15]。

3.3 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体干预可提高胃癌术后化疗病人心理弹性水平

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应对逆境或疾病时的心理适应性[16]。研究指出,病人心理弹性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病人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17]。本研究对胃癌术后化疗病人实施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体干预,说明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体干预可提高胃癌术后化疗病人心理弹性水平。分析可能由于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体干预能够帮助胃癌术后化疗病人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同时团队中的医护人员、病友及家人、朋友都会为病人提供必要的支持,使病人获得理解与帮助,增强病人应对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心理弹性水平[18]。

3.4 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体干预可提高胃癌术后化疗病人生活质量

化疗引起的副反应及病人对预后的担心会导致病人身心压力较大,影响病人生活质量[1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及相关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对胃癌化疗病人实施团体干预获得的效果一致。分析可能由于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体干预提高了病人的认知水平,让病人能够正确认识胃癌术后化疗的重要性,增强病人应对疾病的信心,减轻病人心理压力,从而提升病人生活质量[20]。另外,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体干预有助于病人形成正确认知,减轻身心压力,并有助于病人正确认识化疗副反应及相关副反应的处理措施,减轻病人治疗恐惧感及预后不确定感,从而提升病人生活质量[21]。

4 小结

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体干预能有效改善胃癌术后化疗病人感知控制能力,减轻病人化疗期间自我感受负担,提高病人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本研究受时间限制,仅对病人干预3个月,未对病人进行远期随访,关于基于压力系统模型的团体干预是否有利于胃癌术后化疗病人远期预后,在日后还需要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团体条目胃癌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