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希望理论为基础的阶段性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手术病人的影响

2023-10-10王锡唯

全科护理 2023年27期
关键词:阶段性乳腺癌病人

何 萍,王锡唯

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病人以女性为主,发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逐渐恶化,病人出现乳腺肿块、淋巴结肿大、乳头溢液等症状,甚至会经淋巴、血液循环途径,对其他器官、组织造成损伤,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健康[1-2]。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健康体检意识不断提高以及仪器设备更新换代,使得乳腺癌检出率明显升高,导致其发病率处于持续升高态势,而发病年龄也逐渐前移,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疾病[3-5]。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手段,能够有效切除癌变组织,避免癌细胞扩散与远处转移,但是会影响女性乳房完整性,加之受疾病折磨、手术创伤等因素影响,导致病人出现严重心理压力,降低病人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水平,不利于病人术后身体康复,也会对病人的临床结局造成负面影响[6-7]。对于外科手术病人而言,在其围术期予以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病人规范生活行为,促进病人术后身体快速康复[8]。近年来医护人员对病人心理层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认为心理对疾病治疗、健康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疗法是一种以希望理论为基础的心理疗法,近年来逐渐被用于临床护理领域,在慢性病、癌症等病人护理中较常运用,发现能够引导病人看到生活希望,促使病人正确面对疾病与治疗,干预效果良好[9]。目前,关于希望理论在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报道不多,有学者尝试在抑郁症、肝硬化、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健康教育中应用,取得较好的宣教效果,但尚无关于希望理论在癌症病人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报道,对宫颈癌病人的干预效果也并不明确[10]。因此,本研究选择乳腺癌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基于希望理论的阶段性健康教育干预,取得满意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4例乳腺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教育组各37例。常规组:年龄31~70(48.39±7.14)岁;病程1~6(3.22±1.67)个月;切除部位单侧32例,双侧5例。教育组:年龄32~68(47.42±6.89)岁;病程1~6(3.19±1.74)个月;切除部位单侧33例,双侧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11];具有手术指征,术前完善各项基础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年龄≥18岁;预计生存期≥1年;认知及沟通能力正常;知晓诊断结果、手术方案及本研究内容,签订同意书;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伴其他恶性肿瘤者;伴严重器质性病变者;伴认知、沟通障碍者;伴全身代谢性疾病者;伴血液系统疾病者;伴精神疾病者;中途退出研究者;病历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病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指导病人完善术前检查,准确掌握病人是否存在麻醉或手术禁忌证,对病人进行身心评估,了解病人的病情及身体状况,对病人开展常规口头教育,讲解乳腺癌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手术方式、围术期注意事项、术后常见并发症、预后效果等,提高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定期帮助病人调整体位,做好伤口护理工作,指导病人术后合理饮食,待病人病情稳定后尽早指导病人开展康复训练,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

1.3.2 教育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以希望理论为基础的阶段性健康教育,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组建团队:成立教育小组,由1名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包括科室1名主治医师、1名康复师、1名心理咨询师、4名责任护士,在开展具体护理工作前,由组长对所有组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乳腺癌相关知识、手术方式、围术期护理措施、希望理论及护理内容、阶段性健康教育措施等,提高组员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掌握水平,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2)制订方案:组员通过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查阅相关知识,以希望理论为框架,根据乳腺癌手术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特点,经小组讨论后,拟定初步健康教育方案,并在咨询专家后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最终版健康教育方案,共分为4个教育阶段,其目标在于帮助病人提升希望感,制定锻炼目标,路径信念与意愿信念。③健康教育措施:第一阶段为术后1 d,以个体辅导为主,对病人的希望感进行评估,向病人详细解释评估结果,讲解希望水平对疾病治疗及身体恢复的重要意义,纠正病人的认知偏差,帮助病人建立愿望清单,鼓励病人采取正常途径消除负面情绪,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教育时间为30~60 min;第二阶段为术后2 d或3 d,以个体干预为主,在查房时根据病人的愿望清单,与病人讨论后制定个体化的锻炼目标,并制定阶段性目标;第三阶段为术后3~5 d,以集体辅导为主,对病人开展共同健康教育,病人相互鼓励坚定锻炼信念,找到社会支持力量,相互纠正错误锻炼动作,在锻炼完成后播放轻缓音乐,减轻病人锻炼导致的疼痛,引导病人展现自己的想象力,感受美好的事物;第四阶段为术后5 d至出院前,以个体辅导为主,指导病人在睡前记录锻炼目标达成情况,记录自己在完成目标过程中的生理及心理层面感受情况,详细了解病人的认知变化,帮助病人寻找正确、合适的疾病应对方式,应对病人认知反思存在的不足,并帮助病人进行纠正。

1.4 观察指标

1.4.1 希望水平

干预前后使用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HHI)评估两组病人希望水平,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97,重测信度为0.86,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量表涵盖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3个维度及12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4级计分法,分别计1~4分,总分12~48分,评分越高希望水平越高[12]。

1.4.2 恐惧疾病进展

干预前后使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评价两组病人恐惧疾病进展水平,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83,KMO值为0.90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涵盖生理健康、社会家庭2个维度及12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分别计1~5分,评分越高则恐惧疾病进展水平越高[13]。

1.4.3 生存质量

干预前后使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量表(FACT-G)评价两组病人生存质量,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96,重测信度为0.73,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量表涵盖生理、功能、社会/家庭、情感4个维度与27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别计0~4分,评分越高生存质量越高[14]。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希望水平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恐惧疾病进展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生存质量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3.1 乳腺癌手术病人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外科手术虽然可彻底切除乳腺癌病人的癌变组织,提高病人远期生存率,但会对病人造成形态残缺,术后病人上肢功能会出现障碍,容易导致病人出现心理障碍,影响其术后康复锻炼,不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15]。有研究表明,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提高病人关于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帮助病人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行为,不断促使身心恢复健康状态[16]。因此,对于乳腺癌手术病人实施有效健康教育干预,对改善其临床结局具有重要作用。

3.2 以希望理论为基础的阶段性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手术病人的积极作用

希望理论是个体思维及行为倾向,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可改善病人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克服心理障碍[17]。阶段性健康教育是根据乳腺癌手术病人不同阶段健康信息需求,实施个体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病人宣教效果,增强病人康复依从性,有利于促进病人术后康复[18-19]。周方丽等[20]研究表明,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实施与希望理论结合的阶段性健康教育,能够明显降低病人术后的恐动程度,提高病人锻炼配合度,能够减轻其膝关节疼痛感受,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1个月,与常规组比较,教育组病人的HHI评分、FACT-G评分显著更高,FoP-Q-SF评分显著更低,说明在阶段性健康教育中融入希望理论,能够提高病人希望水平,减轻恐惧疾病进展水平,改善生存质量,与姜琴等[21]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可能是希望理论能够帮助病人构建正确的认知思维及动力模型,而阶段性健康教育能够根据病人不同阶段心理特征及信息需求,实施个体化、可行性的健康教育,二者结合能够帮助病人重建认知,减轻病人心理压力,重新建立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感,帮助病人树立短期与长期康复目标,督促病人坚持锻炼,提高病人锻炼积极性,能促进病人身心康复,明显降低病人对疾病进展的恐惧程度,在改善病人生存质量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22]。

4 小结

对乳腺癌手术病人而言,实施融入希望理论的阶段性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希望水平,减轻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程度,改善病人生存质量。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此次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少,样本覆盖面较小,干预时间较短,可能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干扰,未来将增加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证实以希望理论为基础的阶段性健康教育在癌症病人护理中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阶段性乳腺癌病人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谁是病人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国际金价短期或延续阶段性回调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病人膏育
浅析风险投资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