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天宫课堂”第三课的理论解读

2023-10-10张胜利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3年1期
关键词:天宫空间站航天

张胜利

(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

【热点背景】

2022 年10 月12 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太空授课。此次太空授课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地面主课堂设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三个分课堂分别设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河南省科技馆和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约400 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

2022 年7 月,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并与核心舱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随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入“问天”实验舱开展工作。这次“天宫课堂”,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天宫课堂”开启新“教室”,“问天”实验舱自然是授课的重点内容。在约50 分钟的授课中,3 名新晋“太空教师”介绍和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地面课堂专家也就有关科学问题进行认真解析。

当前,中国空间站建造已进入收官阶段。按计划,年底前将实施“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神舟十五号”飞行和“神舟十四号”返回等4 次任务,完成空间站建造。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空间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天宫课堂”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航天科普教育。

【理论解读】

一、从《政治与法治》角度分析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发展航天事业有利于改善民生。

2.我国政府积极履行职责,坚持为人民服务,政府发展航天事业可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党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天宫课堂”的开播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现了我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二、从《哲学与文化》角度分析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设计团队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从青少年的视角选择了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通过“天宫”的演示实验和地面课堂的对照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维兴趣,天地互动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更有参与感和获得感,沉浸于课堂之中。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天宫课堂”的授课内容,不仅检验了教材知识,也启发了孩子们思考新问题的科学求真精神,激发了求知欲与探索欲。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太空实验助力地面科学研究,改进工艺水平,推动航空航天、能源等材料的研发应用。

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或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受到不同客观环境的影响,地面和太空中进行相同的实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太空实验有助于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5.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天宫课堂”天地实时互动的“神奇”授课形式、失重环境下的独特实验环境,展示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激发了孩子们投身科学研究的信心与愿望。

6.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天宫课堂”面向全人类的根本利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与价值观,对孩子们的人生选择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7.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对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优势。“天宫课堂”展示了太空实验室的工作生活场景,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现场直播,是对我国科技实力的生动展现,对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8.文化塑造人生。开展太空授课,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其科学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9.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太空授课采取天地互动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10.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天宫课堂”以青少年学生为主,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设地面主课堂,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河南省科技馆和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分设三个地面分课堂,面向全社会开展公开直播授课,不仅展示了我国创新发展的成果,展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也将有效推动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角度分析

1.通过天宫课堂有利于展示我国的综合国力,面向全球的开放直播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2.当今世界各国竞争激烈,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各国的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是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对中、低轨航天器具备全球覆盖能力的中继卫星系统的国家,强大的卫星信息传输能力是“天宫课堂”实现实时天地对话的科技保障。

3.我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与实验,“天宫课堂”展现出人类探索太空、人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中国坚持和平利用太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创新训练】

1.2022 年10 月12 日,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开展太空授课旨在 ( )

①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播种航天强国梦想

②发挥航天科技的优势,促进传统教育方式的转变

③激发青少年对太空的向往,点燃科学探索的热情

④彰显我国强大的航天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2022 年10 月12 日,“天宫课堂”第三课成功开讲,这背后却是几代航天人努力的成功。从30 年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到现在我国空间站的成功运行,经历了从芯片、通信以及舱外执行技术等诸多科技难题的突破,我们终于能在国际航空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这其中历程反映的哲理是 ( )

A.事物运动变化都是上升的,前进的

B.困难和挫折是成功路上必须经历的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宫课堂”第三课于10 月12 日下午15 时45分开始,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 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此次太空授课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地面主课堂设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三个分课堂分别设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河南省科技馆和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约400 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

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与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分析通过“天宫课堂”青少年可以收获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及解题分析】

1.【答案】A

【解题分析】开展太空授课活动旨在进行太空科普,培养青少年崇尚科学的热情,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民族自豪感,播种航天强国梦想,①③符合题意;开展太空授课活动是教育方式的创新,但并不是为了促进传统教育方式的转变,②说法错误;开展太空授课活动目的并不是要展现我国的航天实力,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2.【答案】C

【解题分析】从我们漫漫航天路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 符合题意;运动变化有前进的也有落后的,只有发展才都是前进的,上升的变化,A 错误;我们要做好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准备,但并不是意味着成功就要必须经历困难和挫折,B 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新事物和旧事物的交替,D 不选。故本题选C。

3.【参考答案】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启示青少年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天宫课堂”发挥意识活动的能动性,通过“思维的眼睛”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启示青少年要将课本知识和实验探究相结合,要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③追求真理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启示青少年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解题分析】设问要求“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与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分析通过‘天宫课堂’青少年可以收获哪些启示。”属于分析说明类问题。解答本道试题时首先要对材料进行阅读,明确材料所给信息;其次带入问题对材料进行分析,调动所学知识;最后理论联系材料进行作答即可。

猜你喜欢

天宫空间站航天
空间站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天宫出差乐趣多
自制空间站模型
天宫之眼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空间站日记
逐梦航天日
天宫二号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