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学评一致性

2023-09-28吴如珂浙江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

小学科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一致性科学目标

◇吴如珂(浙江: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

如何有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思考的主要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课堂进行探究,实现深度学习,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教学评一致性强调关注教与学的起点、教学过程与学习成果的一致性,倡导所学即所教、所教即所评、所评即所学。基于此,教师想在科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促进教学目标实现,应保证教学评一致性,合理制定目标,开展多元活动,科学划分小组,重视形成性评价。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学评一致性的价值

(一)促进学生发展科学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背景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不论是教学模式的创新还是教学方法的多元应用,最终指向的都是核心素养培养。教学评一致性倡导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结果。小学科学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设计的教学目标指向科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活动则注重调动学生全员参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科学知识、掌握基础技能、发展科学观念。结合实践可知,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改变了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大大提高了小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二)促进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评一致性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关注合作学习目标的设计,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最终目的,围绕目标设计小组活动。合理、正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师需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及学情,制定课堂整体教学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制定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并细化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以及对应的评价,最后依据目标与评价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

(三)促进科学教师提升专业素养

以往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具备科学分组、合理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而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融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要树立专业自信与专业自觉。一方面,教师必须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准确掌握课程育人目标,同时,要深入研读教材,整合适合开展小组学习活动的教学内容,并基于学生学情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会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以及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指导。这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反思环节,反思任务设置、教学行为以及教学评价,从而不断改进教学不足,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

二、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制定忽视学生主体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明确方向。小组活动只有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才能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成果。但是,当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教学目标设计忽视学生主体的情况,导致目标设计脱离实际,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效果不理想。一方面,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习惯于直接参考教辅资料,没有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自主探究能力水平等因素;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教学目标的表述发现,教师习惯于使用“通过……使学生”“让学生……”等话语,可见,在教师的观念中,学生处于课堂的客体,教师仍为主体。因此,在小组活动中常常出现教师思考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动手操作代替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不利于其思维品质、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小学科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存在流于形式的情况,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并不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在当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远远多于学生的学,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科版二年级下册《做一个指南针》一课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目标是:“通过自制指南针,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的技术和工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直接提供了设计方案,简化了动手实践中的设计猜想环节,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意识难以得到发展,最终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小组划分模式不合理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学生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由于小组划分不合理,导致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调查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的分组方式大部分为前后桌为一组。大部分教师认为这样的方式有利于维护课堂秩序,而且前后桌的学生更为熟悉,易于沟通合作。但是这样的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各个小组的整体水平差异较大。男生、女生在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各具优势,协调小组中男女生比例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直接按座位分组也难以保证小组中男女生的比例相同,不利于小组合作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优势。基于此,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小学科学课堂小组划分,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合理分配学生,构建高质量小组。

(四)小组合作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教学评价既要立足学生发展,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及学习过程,如此才能客观地评价学习结果,为学生后续学习及教师教学提供有益参考。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评价机制不健全,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教学评价忽视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例如,在《水沸腾了》一课的小组讨论中,一名学生说道:“我听说过一种虾可以在水温非常高的环境中生存。”教师听到后说:“这个知识与本节课关系不大,可以课下讨论。”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后,以为自己的发言不恰当,便不敢再说话,后续参加活动也不积极了。可见,教师评价虽然具有权威性,但也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评价语言的应用,正确把握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参与,但是当前的科学课堂上,多以教师评价为主,组内互评以及自我评价少之又少,导致学生的学习反思意识较差。

三、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对策

(一)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符合教学要求,又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要做到源于课程目标且高于课程目标,促使学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获得相应的发展。以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混合与分离》教学为例,本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等科学核心素养。通过学情分析可知,三年级学生的探索欲望较强,而且喜欢参与动手实践活动,同时,三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较强,但是缺乏一定的专注度和深入思考的意识。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对学生加以引导,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探究态度,同时还应教会学生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使其愿意在生活中自主进行科学探究。基于此,设计教学目标为:

科学观念知道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可逆,通过实验了解到食盐可以通过蒸发的方式从水中分离出来。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通过比较的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借助探究“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活动,对实验进行描述观察,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升科学探究能力。树立多角度观察物体、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科学探究兴趣;形成客观、专注的观察意识与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优化教学设计,开展多元教学活动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完成,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息息相关。首先,教学活动设计要与教学目标设计相匹配。仍以《混合与分离》教学为例,为了促进上述教学目标的完成,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以下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探索食盐特点、设计食盐与沙子分离方案、观察与学习过滤装置使用、分离食盐与水。任务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确保学生在学习与探究中更好地吸收知识,逐步进行知识迁移。其次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而是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以教科版二年级上册《不同的季节》教学为例,教师开展小组活动时,要注重情境创设,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主题科普活动,从科学观察的角度讲述自己在不同季节发现的科学知识,解释背后的原理。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还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三)科学划分小组,提升合作学习效果

日常教学中分组混乱,合作难以开展,无法有效讨论,难以实现教学目标,也不利于教学评价的实施。对此,教师可以综合考虑性格态度、知识掌握度、实践能力、综合实力等不同因素组成小组。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科学小组中的成员不可超过六人,且较为固定,启用后不再随意改变。合理划分小组后,教师应要求小组成员进行人员分工。例如,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教师按照每组六人设置组长、纪律长、学习长、卫生长、器材长、记录长等六个职位。职责划分也十分明确,学生发挥各自优势,最大程度地提升合作学习效率。

(四)完善合作评价,关注学生动态发展

根据逆向教学设计原理,评价方案的设计应先于教学活动设计。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应针对核心素养培养开展,确保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在评价量表设置方面,首先,评价标准应遵循发展性原则,也要关注学生学习自信、科学态度、科学思维、探究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其次,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融合性。应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明确要求,促使教师将教学评价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汇报、听说测评、故事演讲等不同形式。不同的评价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舞台,使其享受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乐于参加科学活动。

综上所述,影响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因素包括: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教学活动设计脱离教学目标、小组划分不合理以及教学评价不完善等。为提高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基于教学实践,不断优化完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小组划分以及教学评价,以保证课堂教学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一致性科学目标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科学拔牙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