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伴功能障碍患者对智慧居家模块需求的调查分析

2023-09-27费才莲张静怡高连娣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8期
关键词:居家功能障碍脑梗死

费才莲, 谢 娟, 张静怡, 王 瑜, 高连娣

(1.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上海长征医院 神经内科, 上海, 200003;2.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上海长征医院 护理处, 上海, 200003)

脑卒中为急性脑血管事件,会快速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循环功能障碍,临床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且复发率高[1]。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3/4的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2]。虽然经过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后患者病情平稳可出院,但依然会有大部分患者遗留下肢体、语言等方面的功能障碍,限制其日常家庭活动,影响生活质量[3]。受经济、医疗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后会回归家庭进行康复修养,居家康复是一个长期且动态变化的过程,据研究[4-5]显示,由于缺乏相关的居家康复护理知识及有效的医疗照护和行为监管,患者出院后残疾风险可能会增加,最终加重家庭负担。

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正处于深入发展机遇期,国家层面高度重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着互联网普及、医改的持续深化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互联网+医疗”及智慧养老等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6]。公众需求较大,医疗机构主动融入,第三方平台积极探素,该领域发展潜力巨大。现阶段该领域大部分应用集中于医院、社区、养老服务等,针对于脑梗死患者院后康复的智慧居家的相关研究较少。目前,脑卒中智慧居家管理系统已在申请发明专利中(专利号:202111048604. X),在前期申请发明专利基础上,为了了解此模块系统的实施能否给患者带来益处,本研究调查脑梗死伴功能障碍患者对智慧居家管理模块的需求和意愿度,旨在为后期投入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20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伴功能障碍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通过颅脑MRI 或CT 检查证实且符合《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7]的诊断标准;意识清楚,能够准确描述问题;患者家属知情且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病史者;有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外地无法访视者;不愿意参与本调查。

共纳入患者100 例,其中男56 例,女44 例,年龄(71.60±11.50)岁。对患者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本研究通过本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查并符合2013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采用医院自行设计的“脑梗死伴功能障碍患者对智慧居家模块的需求问卷”进行一对一访谈式问卷调查。该问卷通过阅读文献自行编制而成,经预试验及两轮专家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问卷。问卷内容由31个条目组成。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智慧居家管理模块的认知、系统功能选择、智慧居家系统(包括智能门锁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空调系统、智能窗系统、智能仪表系统、智能多媒体系统、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睡眠监测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全自动医疗床系统、电子药盒监测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共12个系统)的需求评分,采用4级评分,非常需要计3分、需要计2分、无所谓计1分、不需要计0分,分值越高表示需求程度越高。成立课题小组:由神经内科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 2名护士组成,负责调查工作组织、协调及调查问卷发放、资料收集、分析数据等。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100例脑梗死患者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患者基本情况[n(%)]

2.2 智慧居家系统模块认知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3.00%(43/100)的患者了解智慧居家系统,但仅有21.00%(21/100)的患者使用过类似的智能系统;当问及“有一个智慧居家管理系统,可在现有居家电器、门、窗等基础上进行安装改造,旨在为您解决居家不便、进行生命体征及服药监测、帮助您进行康复训练等,是否愿意接受”时,有46.00%(46/100)的患者表示愿意接受。进一步对54 例不愿意接受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为:操作复杂18(33.33%)例,实用性低11(20.33%)例,价格昂贵25(46.3%)例。

2.3 智慧居家系统功能选择需求

对智慧居家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度排前三位的分别是电子药盒监测系统(2.50±0.60)、睡眠监测系统(2.5±0.70)和生命体征监测系统(2.40±0.70)。见表2。

表2 被调查者对智慧居家系统功能选择需求评分(±s)分

表2 被调查者对智慧居家系统功能选择需求评分(±s)分

系统功能智能门锁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空调系统智能窗系统智能仪表系统智能多媒体系统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睡眠监测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全自动医疗床系统电子药盒监测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需求评分2.10±0.70 2.20±0.70 2.20±0.80 2.10±0.80 1.50±0.8 1.70±0.80 2.40±0.70 2.50±0.70 1.60±0.80 2.20±0.80 2.50±0.60 1.60±1.00

3 讨论

3.1 脑梗死伴功能障碍患者对智慧居家模块的了解度及对策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有43.00%(43/100)的被调查者表示了解智慧居家系统,而表示使用过类似智能系统的被调查者仅占21.00%(21/100);当问及“有一个智慧居家管理系统,可在现有居家电器、门、窗等基础上进行安装改造,旨在为您解决居家不便、进行生命体征及服药监测、帮助您进行康复训练等,是否愿意接受”时,有46.00%(46/100)的患者表示愿意接受,而不愿意接受的主要原因是价格昂贵。由此可知,大部分脑梗死伴功能障碍患者没有听说过智慧居家,对于智慧居家的内涵和服务内容更是不了解[8]。被调查的100例患者中,能够稍微依赖照护者帮助65(65.00%)例,大部分依赖照护者帮助28(28.00%)例、全部依赖照护者帮助7(7.00%)例。分析主要原因认为是和智慧居家管理系统目前的覆盖率不足有关,而且大部分患病者均是中老年人,对于现代化的电子产品接触不多,也不太了解智慧居家等相关产品。调查中有不少患者表示因为并没有接触过智慧居家系统,所以并没有觉得自己当前的生活是可以通过这些设备来得到改善的,并不清楚这一系统软件具体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善。同时。由于大部分患者都遗留有一定的自理生活能力,觉得自己并不需要享受智慧居家服务,仅有少部分需要较大程度依赖照护者或是全部依赖照护者的人群觉得自己可能需要智慧居家服务来帮助自己、减轻照护者的负担[9-10]。

调查中发现,脑梗死伴功能障碍患者的消费观念比较陈旧,对智慧居家系统软件的消费意愿较低,这可能和该群体对于智慧居家模块系统的认知度不高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来提高此类人群的认知度[11]。通过强化支持力度,鼓励以市场为主体,在社区的指导、监督之下,激活市场活力;可充分利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来宣传针对脑梗死伴功能障碍患者开发的这一智慧居家模块系统,如显性教育中通过张贴海报等进行积极宣传,隐性教育中通过充分讲解智慧居家模块系统会对使用者的受益等,实施较好的宣传,提高大众认知度[12]。此外,认为操作复杂也是阻碍患者选择该系统的一大原因,因此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等方法提高患者使用信心和感知有用性,从而提高对该系统软件的接受能力。

3.2 脑梗死伴功能障碍患者对智慧居家系统功能需求度

向被调查者提出“让您选择安装一种系统,会更偏向于哪个系统”的问题时,被调查者对智慧居家系统功能的需求程度最高的前三名是电子药盒监测系统、睡眠监测系统和生命体征监测系统。这提示在具体的智慧居家管理系统软件开发上,应注重对需求度高的系统内容的完善与升级,旨在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使该系统软件能针对性地为脑梗死伴功能障碍者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多数被调查者对于智慧居家管理系统功能的期望定位集中在医疗健康上,提示针对该类群体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可能存在不足[13]。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患者实际服务需求,积极宣传智慧居家管理系统软件可以在医疗、监测等方面发挥的优势,并以此作为推广的途径[14]。

智慧居家系统功能需求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空调系统、智能门锁系统的需求评分也超过2 分。分析可能的原因,老年用户记忆力衰退,常忘记遥控器摆放位置,同时因遥控器字体过小,对于有视觉退化的老年人来说成为阻碍他们使用空调系统的主要原因。在使用智能空调系统后,可以远距离通过唤醒词说出相应指令开启智能空调。脑梗死伴功能障碍患者以中老年居多,部分为空巢或独居的老人,智能门锁系统可为使用人群提供更加便捷的门禁服务,减少了钥匙开锁等精细化操作,同时智能门锁系统相对提升了居家安全性能。针对于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使用语音识别的方式控制智能居家系统,对于有语言障碍的患者可使用触控的方式进行操控。脑梗死伴功能障碍患者对智能照明、智能空调系统和智能门锁方面的需求度较高,一方面是因为患者希望能够降低功能障碍对生活造成的不便;另一方面,患者也希望自己能够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享受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带来的益处[15]。

3.3 针对性合理完善服务项目

患者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应认识到不同类型患者需求的差异性,针对实际情况尽量满足其不同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项目[16]。例如考虑到患者在支付能力方面和经济负担方面的问题,如果能在推出该智慧居家管理系统软件的初期取得与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合作,给予一定的补贴比例,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适用群体的经济顾虑,更有利于他们接受本系统软件,从而进一步帮助脑卒中患者改善生存质量。

本调查结果显示,脑梗死伴功能障碍患者对电子药盒监测系统、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和睡眠监测系统等的需求度较高,因此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完善服务项目,例如根据被调查者对睡眠数据监测的需求,完善从睡眠波形、睡眠总时长、深睡眠时长、浅睡眠时长、清醒次数和打鼾次数等方面的数据统计;在生命体征监测系统中,可以从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等方面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满足患者实际需求;对于电子药盒监测系统,可以从药片分割器、按时用药提醒、患者常用药物使用方法提醒录入设置和药物服用后提醒等方面来完备其功能。

综上所述,脑梗死伴功能障碍患者对于智慧居家模块的了解程度低,接受意愿较低。为了确保此模块系统的实施能够给患者带来确切益处,应进一步加强功能完善、积极宣传普及等,为该智慧居家管理系统软件的后期投入临床试验提供有效的前提和保障。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居家功能障碍脑梗死
《居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