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西格玛管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2023-09-27任顾群刘建荣王小洁许远乐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8期
关键词:六西格玛病患手术室

徐 旭, 任顾群, 刘建荣, 高 燕, 王小洁, 许远乐

(1.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手术科, 陕西 西安, 710038;2.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消毒供应科, 陕西 西安, 710038;3.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护理部, 陕西 西安, 710038)

医院手术室作为医院抢救治疗病患的主要场所[1-2],手术室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会影响病患的生命健康,提高医院手术室管理效果是保障病患生命健康安全的有效手段。六西格玛管理的目的是在生产建设中减少产品以及环节的差错次数,确保产品的质量。随着实践经验不断积累,六西格玛管理已经从单一流程优化理念[3-4],转变成管理学者思想,不但是评价业务流程能力标准与一套完成流程持续优化的手段,还是一种积极应对激烈竞争环境、强化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取得长足稳定发展的核心战略。本文对医院手术室管理工作中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感染控制效果提供参考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12月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00 例,设为研究组,将六西格玛管理运用于手术室日常管理工作中。选取2021年1月—12月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患者100 例,设为对照组,手术室日常工作中开展常规管理。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不存在精神类病症;②患者入院前未合并感染;③患者对本次研究中所应用的药物无禁忌。排除标准:①研究途中转院治疗,难以持续监测病情的患者;②临床基础资料不全的患者;③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研究组男55 例,女45 例,年龄22~76 岁,平均(50.32±3.24)岁;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22~77 岁,平均(50.62±3.3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本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查并符合2013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基于常规管理理念,对照组手术室管理工作中运用常规管理方法,包括手术室制度体系、操作流程、干预职责、人员培训、手术室环境以及器材管理。

研究组手术室管理工作中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①界定:明确需要优化完善的目标以及进度,手术室主任与护士长负责明确科室需要优化的管理目标,以流程图的方式呈现,将问题的先后顺序展现出来,并选取与之相对应的衡量标准、评价指标。依照实际情况,通过辨析的方式,将流程图绘制出来。此次研究基于手术室制度体系、操作过程、护理职责等多个方面,把每个环节所需达到的标准化目标依次排序,全面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使流程图可以将手术室管理工作所有需要优化与完善的项目准确界定出来,坚持以患者为核心。②测量:通过权衡标准测量与现存数据信息,了解当前的质量水平。在界定中形成的实际问题,应结合手术室管理实际情况,利用手术差错、医源性感染、术中与术后大出血发生概率等指标,评价当前手术室管理实际情况,并对病患展开手术室满意度调查活动,明确手术室管理工作中需要优化完善问题。③分析:运用统计学系统软件,对整个系统展开逐一分析,找出影响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测量过程中,了解导致手术室感染的关键因素,通过统计分析,由科室主任与护士长共同主持,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依照手术科室具体现状,深入分析本次六西格玛中需要优化的手术室感染控制影响因素。④优化:利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于重要影响因素,制定完善可行的应对方案。首先,加强管理手术室工作环节,通过建立与完善手术室制度体系、操作流程、护理职责等内容,将每项环节与标准化管理目标相一致作为目标,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随后,组织医务工作者参与培训指导,强化医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技能水平,以便为病患提供优质的服务,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最后,注重手术室的环境、器材管理,对于手术室的布置、器材消毒灭菌等处理方式,都要根据标准化管理指标实施,例如手术鞋、推车、地面等都要定期接受除霉、杀菌处理等,避免细菌等病原菌的繁殖。⑤控制:对全部系统流程进行监控,利用有效的对策,确保优化结果真实可靠,以便展现整体流程的优势作用。在此期间,对于上述环节所推进的方案实施监管,对于方案所提出的处理对策与实施方案,要做到实时监控,依照实际需求,持续优化与改进。另外,医务工作者也要改变固有的管理观念,分析该方案是否同样适用于其他方案。总结经验教训也是控制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六西格玛管理观念最终一环就是使医务工作者在实践与探索中总结概括自己的得与失,进而不断完善手术室管理工作的内容。

1.3 观察标准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手术偏差、医源性感染、术中术后大出血的发生率。同时,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参考相关研究标准建立满意度调查量表,交由病患或者病患家属协助完成,主要对手术室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态度、专业素养、手术室环境、手术感染、手术器材等展开客观评分,以100 分为满分,分为3 个评分等级:评分结果≥90 分表示十分满意,评分结果70~89 分表示一般满意,评分结果≤69分表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手术差错、医源性感染、术中与术后大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研究组满意率98.00%(98/100),高于对照组的88.00%(8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手术差错、医源性感染、术中与术后大出血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管理的目的是制定可行的制度,将全部内容都置于管理人员间接或者直接控制之中[5-6]。六西格玛管理观念认为,如若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利用不同方式,找到工作环节或者原有机制中存在的错误问题,查明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同时利用循证与小组合作的方式[7-8],将问题有效解决,做到查补缺漏,使方案更加完整、可行。本研究中将六西格玛管理观念融入到手术室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从科室的各个环节,到培养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再到手术室环境、器材的优化,实现精细化管控。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式后研究组手术差错、医源性感染、术中与术后大出血发生率降低(P<0.01);研究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在手术室管理过程中,运用六西格玛管理观念,能够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等危险事件的发生,持续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手术室作为医院十分重要的科室,手术室工作直接关乎于病患生命健康,通过将手术室各项工作环节、工作内容相互融合,注重工作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形成高效的管理机制,对于推动医院手术室发展有着重要作用[9-10]。在运用六西格玛管理观念时,手术室各项工作细节得到重视,通过不断反思、持续优化,最终形成标准化管理方式[11-12],能够满足病患的基本需求,提高临床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管理过程中,运用六西格玛管理观念,经过界定、测量、分析、优化与控制的过程,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强化临床护理服务的效果,使病患满意度持续提升,促进医院长足稳定发展。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六西格玛病患手术室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六西格玛方法在研发管理平台中的应用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六西格玛管理评价准则
六西格玛在提高宣钢2号高炉喷煤比中的应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