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中健康促进的实践与思考

2023-09-20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吴寰宇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3年1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科普防疫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 吴寰宇

抗击新冠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健康促进工作是筑牢屏障抗击新冠的有力武器,对统一思想行动、激发全民参与、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新冠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上海市健康促进工作发挥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疫情防控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和市民群众健康。

1 疫情防控健康促进的主要做法

1.1 将健康理念融入防控政策

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在协调推动疫情防控工作中将健康促进的理念融入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1]。医疗救治、疾病防控、社区服务、重点行业管理等相关法规规章、方案预案等文件均对健康促进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群防群控工作,推动全民公共卫生科普运动,建立全社会参与健康促进与教育的工作机制;《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明确使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成为市民共识,上海也成为全球首个将进入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写进地方立法的城市[2]。

1.2 创造有利的支持性环境

全社会积极营造有利于疫情防控的城市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社会环境。广泛组织开展健康行为倡导、人居环境整治、公共卫生设施维护、病媒生物防制、重点场所卫生管理等系列行动,营造了整洁、有序、美好的社区生活环境。在社会环境方面,集中了大批优秀的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领域的专家,针对公众采取信息公开、风险沟通、舆论引导、正面宣传等手段,积极创造疫情防控的良好社会环境,提升市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基层卫生健康治理能力,从而为防控疫情发挥了基础性作用[3]。为加强疫情发布和宣传报道,举行了200 余场新闻发布会,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全方位宣传防控政策、解答媒体提问、回应社会关切,起到了正本清源、引导舆论的作用。

1.3 强化疫情防控的社区力量

社区基层发挥疫情防控阵地作用[4],强化社区行动,挖掘社区资源,组织社区和居民共同参与疫情防控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全面开展“无疫小区”的创建,在社区提供防疫健康科普、心理援助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倡导“人人参与抗疫,人人从中得益”,夯实群防群控基础。本市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公安干警、志愿者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协同提升社区防控能力。鼓励社区结合各自的特点和实际,加强入口管理、健康监测、快递管理、清洁消毒、垃圾处置等防疫环节的管理[5],以众人之力提升社区疫情防控效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重点场所进行通风消毒和人员管理,防范媒介生物传染病。

1.4 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

个人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积极运用健康教育这一特殊“药物”抵御病毒。疫情防控中注重发展个人技能,让疫情防控知识转化为健康能力。普及健康科普知识,通过全媒体渠道向市民推送健康科普信息,为涉疫人员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宣传健康法规条约;向居民精准传播健康知识,引导其讲卫生、改陋习、见行动、促健康。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引导居家隔离人员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引导中小学生坚持每日体育运动。近3 年来,广大市民群众共同垒高防控屏障,顶住了一次次的疫情冲击,为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5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医疗卫生机构贯彻健康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理念,发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键作用。全市医疗机构基本实现了健康促进委员会建设全覆盖[6]。通过创造有益于疫情防控的医疗环境、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等举措,进一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防治、健康管理等知识和技能。专业卫生机构建立超大城市应急心理救助和危机干预网络,为市民提供专业心理援助服务,为涉疫人员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心理调节技能,在封控期间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好基层的防疫指导和服务,对合并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摸清底数,并对摸底登记的重点人群实行分类分级健康服务。

2 健康促进中的疾控力量

2.1 分阶段、多渠道的健康科普

全市疾控部门作为疫情防控的专业技术部门,在健康促进工作中根据疫情的发展变化及时组织开展科普宣传。疫情初期即通过“上海疾控”官方微信公众号告知公众不明原因肺炎防病知识要点,在明确冠状病毒后及时普及病原学知识;在本市出现确诊病例后,第一时间在官微上发布戴口罩、咳嗽礼仪、洗手、消毒等实用信息,密集接受电视台、电台以及各大主流媒体的采访,最大限度地通过全媒体将防病技能传递到全市市民。此后,又针对居家隔离、节后返程、复工复产、境外输入疫情等重要事件,紧跟节奏开展相关科普,保障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提振社会抗疫信心。

2.2 推进健康科普基地的建设

市疾控中心作为本市首批创建的健康科普文化基地,成立公共卫生科普联盟,打造若干公共卫生健康科普品牌,探索构建科学、长效、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公共卫生科普工作机制。推进以官网、公众号、B 站和抖音为核心的多平台建设,统筹开展视频、海报、文创等设计和推广,发挥科普传播矩阵效应。“上海疾控”公众号在疫情期间发布防控新冠系列文章128 篇、新冠疫情系列文章49 篇,打造了一系列社会影响力较高的科普作品;发布的戴口罩、洗手、消毒、空调使用等权威科普图文,专业权威、生动有趣、通俗易懂,阅读量均在短时间内超过10 万次,得到较高的社会评价。

2.3 为权威信息发布提供支持

针对热点问题及时解疑答惑。疾控部门公布的疫情防控科普内容,包括疾病基础知识、疫苗接种、个人防护、居家防护、复工复产等方方面面的热点问题,被上海发布、人民日报等众多主流媒体平台广泛转载,成为各类科普的发源地。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分类宣教:与“混知”等网红自媒体合作创作受青年人欢迎的科普知识;与教育部门合作录制面向学生的科普节目;为境外人员定制多语种科普健康知识、防疫咨询;通过地铁视频、移动电视等户外媒体将健康知识传送给忙碌的上班族。为了纠正防疫偏差,针对“过度消毒”现象及时开展科普宣教,提醒过度消毒的危害,阅读量超过100 万人次,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及时有效制止了错误做法。

2.4 开展防控技术的指导和服务

以各方需求为导向,为疫情防控各方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为市民制定居家封控、核酸筛查、消毒等重点环节防疫指南系列科普;为办公楼宇、建筑工地、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农贸市场、大型商场、社区、学校、养老机构和家庭等10 个人群聚集的重点场所制定预防性消毒系列技术要点;为大量一线志愿者推出口袋书、不同岗位系列防护指南。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防控处置,指导加强医疗机构、学校、养老院、农贸市场、公共交通等重点场所防疫管理,消除风险隐患,避免成为疫情“放大器”。服务学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为教育部门编写各类学校开学工作指南,为学校有序复学复课提供技术指导。

2.5 提升防疫人员的专业能力

组织开展“上海市公共卫生在线教育组织与实施”项目,通过及时、高质量、统一规范的教育培训提升各单位专业人员公共卫生相关岗位的胜任力。针对“社区新冠疫情防控公共卫生能力提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医疗机构消毒和感染控制”等3 个主题开发了在线课程,对防疫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志愿者和广大市民等重点培训对象开展在线教育,提升防疫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夯实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工作基础。疾控部门还为本市联防联控各组成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以健康告知单、健康提示、指南、咨询答复口径等形式,向各类防疫相关人员提供资讯。

3 展望与思考

新冠疫情是对城市公共卫生体系的严峻考验。在过去3 年的疫情防控中,健康促进对上海市民健康水平的改善和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维护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与打造全球健康城市典范、建设公共卫生体系最健全的城市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健康促进组织体系尚不健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市民健康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尚待提升、医防融合不够紧密、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

新冠疫情给社会公众上了一堂生动的健康教育课,极大强化了“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由此形成激发公众提升健康意识、健康技能、健康行为培养的强大内生动力。可以预见,健康科普将成为新的社会潮流。一方面,对健康科普的内容、形式和发布渠道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使其更易于为大众所接受和执行;另一方面,如何在信息时代有效传递正确的健康科普知识信息,去伪存真,是今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挑战之一。同时,应建立完善健康科普发布和传播审核机制,帮助公众擦亮双眼,真正掌握健康知识技能并培养健康理念、形成健康行为[7-8];要实施精准健康科普和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推广健康文明、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应提升农村人口、文化水平较低人群和老年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全人群素养提升。

新冠疫情全方位考验了基层健康治理。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基层发挥了关键作用,基层(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道防线。基层健康治理既是卫生健康治理体系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效度和温度的“神经末梢”。未来要积极创新基层健康服务模式,将基层健康治理融入卫生健康服务全过程,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夯实全民健康基石。

新冠疫情还推进了健康促进的产业化发展。公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相关领域科技攻关和科研成果的加速转化将推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因此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等相关政策,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健康产业良性发展。

2023 年1 月8 日起,随着对新冠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疫情防控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进入后防疫时代,健康仍然是永恒的人生主题。应继续把健康促进中“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拓展到疫情防控和疾病防治的方方面面,助力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科普防疫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科普达人养成记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