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肾脏病病人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3-09-14武荧荧栾晓嵘

全科护理 2023年25期
关键词:病人素养信息

武荧荧,栾晓嵘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已成为除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外的又一重大疾病。美国肾脏病数据系统于2016年进行的流行病学统计中发现,成人CKD患病率为14.8%[1-2]。Zhang等[3]于2012年通过横断面研究发现,我国成人CKD患病率为10.8%,约有1.2亿成年CKD病人,但其知晓率仅有12.5%。CKD病因复杂,病程长且迁延不愈,病人早期缺乏健康意识,不善于获取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及预防措施,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经济负担加重,心理状况和社会功能均会产生不良影响[4]。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途径,美国医学研究院也指出个体的健康信息来自于不同的环境,尤其是电子健康信息[5]。电子健康素养(eHealth literacy)由Norman等[6]于2006年首次提出,是指个体从电子资源中获取、理解及评估健康信息及服务,并将这些信息加以处理、运用,从而解决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相关研究表明,网络健康信息能够帮助个体决定如何来治疗疾病或改善症状,引导他们向医生提出新的问题或者从不同的医生那里获取不同的意见,改变他们的饮食、运动或者压力管理方式,提高病人的电子健康素养,有助于改善病人的健康行为[7]。目前我国对电子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涉及学生、肿瘤病人、高血压病人等,而对CKD病人的研究尚未涉及。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调查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提高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1年12月在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住院的CKD病人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美国K/DOQI临床指南中CKD的诊断标准;2)年龄≥18岁;3)未接受肾脏替代治疗;4)有正常的语言理解、沟通能力;5)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急性感染、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病人;2)有认知功能障碍者;3)数据缺失和不完整者。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结合本研究内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8-13]和专家咨询,自行设计了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年龄、职业、常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住院次数、病程、合并慢性病种类、上网工具数量等。

1.2.2 社会支持量表

采用肖水源[14]研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包含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共10个条目。社会支持总分为10个条目计分之和,总分≤22分为低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为23~44分为中等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为45~66分为高等水平社会支持。得分越高,表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本研究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6~0.95,信效度较好。

1.2.3 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ealth Literacy Scale,eHEALS)

采用2013年由郭帅军等[15]汉化并编制的电子健康素养量表,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包括网络健康信息与服务的应用能力、评判能力、决策能力3个维度,共8个条目。总分为8~40分,总分≥26分为高电子健康素养水平,<26分为低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得分越高,表明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越高。本研究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5~0.94。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问卷调查由研究者独立完成,研究者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研究目的与过程,获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后填写知情同意书。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在填写问卷过程中如有疑问,采用统一指导语解释,发现缺失、漏项后,及时请病人完善,再次核对无误后收回。本研究共发放相关问卷300份,最终纳入282份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电子健康素养得分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进行统计描述,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对电子健康素养得分进行对数转换,再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电子健康素养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现状

282例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总分为24.0(8.0,32.0)分,各维度得分详见表1。

表1 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得分情况[M(P25,P75),n=282] 单位:分

2.2 CKD病人一般资料及电子健康素养的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选取282例CKD病人年龄为21~88(52.00±14.85)岁;男191例(67.7%),女91例(32.3%),其他一般资料见表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常住地、居住情况、医疗费用来源、是否能自我照顾、家庭月收入、合并其他慢性病、住院频次、是否上网、上网工具数量、上网渠道数量的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得分比较[M(P25,P75),n=282] 单位:分

2.3 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203,P<0.01),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r=0.210,P<0.01),与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r=0.213,P<0.01),详见表3。

表3 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r值)

2.4 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的多因素分析

以电子健康素养总分为因变量,把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一般资料及社会支持总分作为自变量(各自变量的赋值说明见表4),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是否上网、上网渠道数量、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解释电子健康素养总变异的75.20%,详见表5。

表4 自变量赋值表

表5 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总分为24.0(8.0,32.0)分,处于低电子健康素养水平,与封蕾等[9]调查的血液透析病人的电子健康素养得分(23.4±5.3)分相近。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为应用能力、评判能力、决策能力,与赵煜华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目前处于“互联网+”的时代,我国互联网已全面普及,网络健康信息资源发展迅速,人们获得健康信息的渠道增多,但还是缺乏可靠、真实、便于理解的官方网站,而病人缺乏基本的医学专业知识,不具备正确鉴别互联网健康信息的能力。基于此,医务人员应鼓励病人自行查找电子健康信息;对有需求的病人进行电子健康信息获取和鉴别的培训,帮助其快速获取、理解相关健康知识,并提高其评估及决策能力。

3.2 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3.2.1 年龄

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大,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得分越低,与国内外研究[17-19]结果一致。考虑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病人认知能力下降,学习能力及精力有限,对新型电子产品及使用方法难以掌握,而年轻病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更有信心和能力通过电子健康服务获得医学知识[19]。医务人员应指导老年病人获取电子健康信息的方法,提供操作简便、易于理解的健康教育平台;相关企业在生产智能产品时,应注重老年人的需求,降低使用难度,既要有科技感更要体现人性关怀。

3.2.2 职业

本研究中职业为工人或干部的病人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比农民高,与袁凤娟[20]的研究结果一致。在职人员一般收入较稳定,文化程度也较高,容易接触到互联网信息,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较高,而且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求健康知识及技能。而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掌握的健康知识较少,不知道如何改善自身健康状况,另外大部分农民的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可使用的上网工具有限,接触的电子健康信息也较少。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这部分人群,为他们提供电子健康知识和技能教育。

3.2.3 是否上网

本研究中,是否上网为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能够上网查找健康知识的病人电子健康素养得分越高,与赵煜华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也有专家指出,对网络健康信息态度越积极的病人,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因此,相关人员应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利用互联网查找健康知识,改善病人对网络健康信息的态度,鼓励其参加社区培训、互助社群等,进而提高其电子健康素养水平。

3.2.4 上网渠道数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上网渠道数量越多,病人的电子健康素养得分越高,与国内相关报道[21]一致。本研究中,57.40%的病人至少有一种获取健康信息的渠道,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搜索引擎,如百度、搜狗等,还有一些病人会使用聊天平台。吴欣娟[22]提出医务人员可以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线上主要对病人进行健康信息普及、指导规范操作,还可以回复相关问题,线下可以根据居民需求提供康复护理、专科护理等。提示医务人员可以提供微信、微博、社交网站等多种渠道为病人服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还可以建立自己的官方平台,并指导病人加入,与病人共同宣传与维护。

3.2.5 社会支持

本研究中,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为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与田秀香[23]的研究结果一致。社会支持是个体从社区、亲戚朋友、同事或社会网络那里获得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24]。Song等[25]相关研究指出,前列腺癌病人家庭成员对治疗的参与和讨论,可以提高病人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还能帮助其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作为家人应引导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学习使用科技产品,教授其使用智能软件查阅信息的基本方法,还应告诉其如何鉴别虚假信息,提高评判能力和决策能力,以便获得有益的健康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社区应加强健康知识科普,不定期开展知识宣传讲座,推送电子健康信息并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病人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

4 小结

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受年龄、职业、是否上网、上网渠道数量、社会支持等因素影响。基于此,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年龄、职业、社会支持水平等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可以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与病人进行互动,对病人进行电子健康素养培训,指导其如何使用专业网站,提高其获取、鉴别健康知识的能力。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方法单一,存在一定局限性,以后可进一步开展CKD病人电子健康素养的干预性研究。

猜你喜欢

病人素养信息
谁是病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订阅信息
病人膏育
展会信息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