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09-14张粟君宛玉欢

全科护理 2023年25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外伤总分

张粟君,宛玉欢,李 卓

颅脑外伤患儿多表现为颅内血肿、呕吐,也会出现昏迷、肢体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等症状,是目前儿童死亡、残疾的重要原因,死亡率高达20%[1]。该病多因跌倒、交通事故、坠楼等直接或间接暴力因素导致,会对患儿身体、认知以及情感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患儿术后康复不佳会面临残疾、偏瘫、自理能力下降等严重后遗症[2-3]。因此,患儿术后长期的照护任务会使得家庭照顾者产生沉重的经济、心理负担[4]。照顾感受是指照顾经历给病人照顾者带来的体会、体验,分为积极、消极感受两方面内容,其中积极感受是照顾者获得的益处体验[5-7]。目前国内关于颅脑患儿照顾者的积极感受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了解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对患儿家属的干预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3月—2022年2月选取168名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患儿临床确诊为颅脑外伤;3)为颅脑外伤患儿直系家属;4)每天照顾患儿时间≥7 h;5)知情并同意进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有家族遗传精神疾病史;2)同时需要照顾家中其他病人;3)听力、智力障碍;4)近1个月内身边发生过重大生活创伤事件;5)因文化程度过低而无法独立完成问卷填写。

1.2 观察指标

1.2.1 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一般资料

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自行设计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家庭照顾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患儿患病时间等。

1.2.2 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ositive Aspects of Caregiver,PAC)

该量表由Tarlow[8]编制而成,后由国内学者张睿等[9]引入并进行汉化,包含2个维度,分别是自我肯定、生活展望,共9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计为1~5分,总分9~45分,得分越高表明照顾者积极感受水平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2,效度为0.90,信效度良好。

1.2.3 心理一致感量表(Sense of Coherence-13,SOC-13)

该量表最早由国外学者Antonovsky编制,香港中文大学Shiu[10]翻译成中文版,后由包蕾萍等[11]修订。该量表包含3个维度(可理解感、可控制感、意义感),共13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总分13~91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得分63分以下为低水平,80分以上为高水平,中间分值为中等水平。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9。

1.2.4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

该量表最早由国外学者Epstein等[12]编制而成,国内学者李荣风等[13]将其进行汉化。该量表共包含7个维度,分别是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以及总的功能,共6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1~4分),总分60~240分,其中60~120分表示家庭功能良好,121~180分表示家庭功能一般,181~240分表示家庭功能差,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家庭功能越差。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1,信效度良好。

1.3 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本人向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讲解本研究内容及目的,取得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统一指导语向其讲解量表的相关内容,说明调查问卷为匿名填写,随后由其独立完成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0份,有效回收问卷168份,有效回收率为98.82%。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现状及单因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168名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总分为(30.59±6.7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患病时间、照顾者年龄、文化程度为影响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主要因素(P<0.05),详见表1。

表1 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分

2.2 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与心理一致感、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总分与心理一致感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694,P<0.05),与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743,P<0.05),详见表2。

表2 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与心理一致感、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r值)

2.3 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总分作为因变量,以患儿患病时间、照顾者年龄、文化程度、心理一致感以及家庭功能作为自变量(具体赋值见表3)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患病时间、照顾者年龄、心理一致感以及家庭功能水平是影响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主要因素(P<0.05),详见表4。

表3 引入回归方程的各自变量赋值

表4 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现状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总分为(30.59±6.71)分,与张燕燕[14]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处于中等水平。分析原因:颅脑外伤会使患儿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出现不可逆的伤残,这种伤害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出院后也需要家庭照顾者长期的照顾及协助康复,这种突如其来的伤害对患儿家庭照顾者打击特别大,甚至会影响整个家庭的正常运转,积极感受较少。同时对于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来说,患儿正常生活无法保障,这可能会导致照顾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而影响其积极感受。提示医护人员应当对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对其进行患儿疾病健康教育及院外护理技能、技巧培训,使照顾者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对患儿及自身充满信心[15]。

3.2 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影响因素

3.2.1 患儿患病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颅脑外伤患儿患病时间越短,则其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越少,与张燕燕[14]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颅脑外伤患儿受伤后,突如其来的转变使得其家庭照顾者短时间内无法接受,也无法适应长期照顾患儿的生活改变,对于照顾者来说创伤性水平较高,同时照顾者也会担心颅脑外伤会影响患儿日后的学习、生活及整个人生,因此使得其积极感受水平较低。

3.2.2 照顾者年龄

本研究结果显示,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年龄越大,则其积极感受越多,与王国庆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年龄越大的家庭照顾者,生活经历越丰富,对于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接纳能力更强,能够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同时也会利用周围资源获取更多关于患儿疾病的相关信息,在照顾患儿方面也会更有耐心,使得其积极感受较多。

3.2.3 心理一致感

本研究结果显示,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总分与心理一致感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694,P<0.05),与王双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当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心理一致感水平较低时,说明照顾者能够利用资源有效管理的能力较低,这会使得照顾者承受较高的照顾压力,降低其生活质量,积极感受水平也随之降低。

3.2.4 家庭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总分与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743,P<0.05),与苏靖雯[18]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当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家庭功能水平越低时,则说明其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越低,家庭其他成员对照顾者的帮助、承诺以及支持不足,会导致家庭照顾者出现较高的心理困扰,进而积极感受较少。提示医护人员应鼓励家庭其他成员对照顾者提供经济、精神上的支持,提升其家庭功能水平,进而促进向积极感受转变。

综上所述,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重视患儿患病时间短、照顾者年龄较小、心理一致感以及家庭功能水平较低的颅脑外伤患儿家庭照顾者,给予相应的支持,提高其照顾积极感受水平。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外伤总分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最严象牙禁售令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