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本科高校英语“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2023-09-07邓丽蓉靳艳朱倩倩蒲文乔珂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4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邓丽蓉 靳艳 朱倩倩 蒲文 乔珂

[摘           要]  建立一支专业素质与实践技能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新升格职业本科高校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基于职业本科高校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分析讨论了该类高校英语的师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新升格职业本科高校英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进行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    键   词]  职业本科高校;职业素养;英语“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4-0081-04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发布以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直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体现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对于职业本科高校的英语课程而言,教学与专业相关实践的融合有利于实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更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理论、实践双重能力的提升与综合发展。然而,目前“双师型”教师依然处于稀缺状态。大部分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理论教学脱节,使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并不具备实践技能方面的突出优势,严重限制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自试点办学开展以来,职业本科以其注重技能培养的特色区别于传统类院校的“研究型”模式。因此,“双师型”师资建设不宜照搬固有经验,而是需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地探索合适的路径。笔者基于所在的全国首批职业本科试点院校之一的英语课程教学实际,对职业本科高校英语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尝试为职业本科高校英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提供一些思路。

一、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

第一,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到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高校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支持教师获得校外工作或研究经历。职业本科院校英语“双师型”教師队伍的建设符合时代背景和要求下的总体教育布局规划,能够体现出注重实践技能的育人特色,进而提高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质量。

第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经济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优化的产业结构和专业分工亟须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要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就要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应用人才。如果教师自身不具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素质,培养高质量应用人才就无从谈起。因此,确保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才能保障职业教育办学目标的达成。

第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促进职业院校师资结构合理化和专业化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的专任英语教师大部分只具有英语语言知识的储备,且在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深入行业企业的相关实践经验,因此,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轨,已步入发展快车道,但是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却无法与之同步,这将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前景。

二、英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目前,职业本科高校基本都是在传统的大中专院校或职业学校基础上设立的。第一批院校从2019年开始试点,办学时间较短。院校的升格和普遍认知的缺乏,造成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复杂化和不稳定化。首先,缺乏高级职称人才。职业院校升格前的办学层次与定位本就使得高级职称人才缺乏,而新进的中青年教师大多为助教或无职称,从而造成新升职业本科高校教改科研与技术研发能力薄弱,缺乏专业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制约学校的长远发展。其次,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不高。由于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断层,教师招聘依旧以英语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为主,博士生十分稀少,而有部分教师还是本科学历或在职研究生学历。在高学历人才迅速扩张的背景下,这不仅影响学校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还限制了英语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再次,“双师型”教师占比低。一部分职业本科高校未在意识与形式上重视英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资金投入、人员分配、企业对接,到教师职业发展的规划,再到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建构,职业院校均缺乏完善、有效的措施。这也就造成了无法满足应用教学需求的师资现状,也无法在短期内建设成“双师型”教师队伍。最后,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受限于单一的教师引进渠道和学科差异,职业本科高校英语教师队伍多为女性教师。单一化的性别构成使得教师教学对学生性格和能力的培养塑造产生不均衡的影响,容易形成固化模式。此外,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的特点。合理的年龄结构是教师队伍综合水平的标志之一。年龄两极化不利于师资队伍形成阶梯式可持续结构,制约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不健全

职业本科高校经教育部批准于2019年开始试点,办学时间短,又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导致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不够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培训制度不健全。职业本科高校教师,尤其是民办学校教师,在参加企业实践过程中多数无法得到足够的补助,有些甚至需要教师自行解决食宿或路费。同时,教师工作量普遍较大。若在教学周内参加企业培训,无法完成规定的基本教学工作量;若在寒暑假期间去企业实践,也无法折算教学工作量。其次,管理制度不规范。大部分职业本科高校在“双师型”教师的准入、培养、提升等方面缺乏成熟的制度体系,对界定“双师型”教师的年龄、教龄、学历学位、职称和职业资格等要求含糊不清或频繁变更。与此同时,学校管理注重日常行政工作,忽视教学与学术研究,影响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最后,激励措施不明显。目前,职业本科高校的职称评审体制仍以科研为主要标准。参加企业实践并获取相关资格证书的英语教师在职称评审中优势并不明显,对“双师型”教师在薪资待遇方面也没有相应的体现,从而打击了教师转为“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

(三)英语“双师型”教师培训不到位

师资研修培训近年来呈现遍地开花之势。由出版社、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等举办的师资研修培训吸引了大批教师参加,丰富、便捷的线上平台培训更使教师能够足不出户就接收到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指导,这极大地促进了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饱受诟病的问题。首先,主讲安排欠妥。研修主讲人几乎都是各高校英语教学科研的专家、教授,而不是行业内的一线资深员工,无法帮助本专业教师在理论之外接触实践经验。其次,培训形式单一。以理论讲座为主,行业专家指导得较少,时间分配也不足。缺乏到企业实地调研,偶尔有所谓的“实践”环节,也是象征性到相关企业走马观花。最后,培训时间太短。此类研修时间大多不超过两天,培训效果不佳,同时存在形式主义问题,这就造成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实际收获。

(四)英语“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职业本科高校教师队伍一般由专职教师和校内外兼职教师构成,英语“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学校原有的专职英语教师实践能力欠缺。新升职业本科英语教师大多是从师范类或综合类院校引进,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但该类教师对汽车英语、商务英语、物流英语等职业英语相对陌生,较难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对教学内容和重难点进行及时更新,使讲授内容实用性较低,难以匹配职业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从企业引进的兼职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相对欠缺。新升格职业本科院校为解决原有教师能力单一的问题,很多院校从对口企业引进技能大师来校担任实践教师。此类教师长期工作在一线,对行业和岗位的人才需求都有准确的把握,能够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解决专职教师社会经验缺乏的问题。但也正是因为他们长期从事一线工作,擅长和注重英语实践,可能对英语语言的基础有所忽视。

三、英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首先,职业院校在社会上的认同度比较低。传统观念认为,进入职业教育体系深造的学生是被大学淘汰的学困生,在职业本科高校任职是教学能力不够的教师,企业也不愿将职业本科院校作为其人才引进和校企合作时的第一选择。多种因素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使职业本科高校“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受阻。教师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工作,价值感和成就感较低,流失率高,尤其是能力全面的“双师型”英语教师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

其次,“双师型”英语教师的概念在教育界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有关“双师型”英语教师的很多重要因素没有达成行业共识,如“双师型”教师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综合素质,“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等都没有统一的认识。很多职业本科院校把拥有双证作为“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从而误导很多教师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考取有关证书上,而不是进入企业一线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不管是学校师资管理部门还是教师个人,都忽视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建设。

最后,在职业本科院校“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中,缺乏政府协同多方主体积极参与。虽然职业本科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各个行业的积极性,支持了国家有关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促进了内涵建设的大政方针政策,但是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有关师资力量的评价更多的是关注教师的职称和学历。尽管政府也重视专任教师的内培外引、“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双师型”教师的素质,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指标很难实现。

(二)内部原因

首先,职业本科高校缺乏“双师型”英语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职业本科高校通常在设置专业时会紧跟时代潮流,多数只有新专业招生成功后,才考虑配套相应师资:一是招聘新教师,多数为刚毕业的研究生;二是對部分非专业教师进行转岗。这些教师都无法在短期内将他们的知识融入新的课堂,导致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虽然通过培训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但职业本科高校的职业教育和管理模式均不成熟,没有适当的激励措施,英语教师缺乏参与培训的动力。

其次,职业本科高校现有职称评审制度对英语教师存在一些不利因素。职业本科高校的职称评审体系都是在普通高校职称评审指导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造成职教人才培养的特色不鲜明、目标不明确。在职称评审时,主要关注各种理论研究和科学成果,忽视了实践技能的重要性,且实践能力很难量化,无法找到有利的参评材料,教师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充分的认可,导致英语教师更难在实践技能提升上付出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职业发展。

最后,校企双方未形成深层次合作机制。职业本科高校和企业并没有构建有效的交流平台,导致企业的需求得不到有效的传达,学校也就无法高效地培养对接市场需求的人才。而职业本科高校的“双师型”英语教师本身就非常短缺,在此基础上培养出的外语技能人才更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要求,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在校企合作中,双方并没有达成更深入的合作,总是流于表面。

四、英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优化英语教师队伍结构

职业本科院校要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前提就是要优化内部结构。其一,完善英语的师资队伍结构。保证教师队伍里老中青各梯队的均衡发展以及梯队间的有序衔接。年龄较大的教师应做好“传、帮、带”的作用;中年教师要发挥创造力,积极产生成果;青年教师应谦虚上进,尽快熟悉基本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为整个师资队伍的稳定、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其二,提高职业素养英语教师的学历。学校要采取措施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对于自愿攻读英语教育教学类博士学位的现有专职教师,学校承担相关专业学费和差旅费,出台倾斜政策,从而逐步提高并稳定职业素养英语专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其三,提升职业素养英语教师队伍的高职称比例。一方面院系对照学校高级职称评审条件,梳理中级职称教师在职称晋升过程中所缺的条件,在日常工作中为其创造机会,同时,学校层面要扶持中青年科研力量,为专职教师提升职称铺路搭桥。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对外引进高职称师资,如银龄教师、行业代表等,尽快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其四,提高英语“双师型”教师占比。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本科“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予以专项资金投入,减轻教师的经济负担,提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对接收教师实践的企业实行激励政策,从而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多措施并举提高职业素养英语“双师型”教师占比。

(二)健全英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是制定卓有成效的职业素养英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其一,健全培训制度。学校可以核减到企业实践或参加培训教师的课时:对参加“双师型”英语教师培养且具有一定效果的教师,可将其培训时间折算成相应课时,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或抵扣教学课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基本教学压力,使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提升欠缺的实践性技能。其二,规范准入制度。要提高入职教师的基本双师素质,可从实践技能考核、实践教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制订周密、翔实的评定标准,并将其纳入日常教学考核评判,定期对专任英语教师的教学进行评定,以增强其“双师”培养意识,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实现职业素养英语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其三,明确激励措施。职业本科院校可根据各省教育厅职称评审文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将参加师资研修班或到企业实习等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参考标准之一,并出台具体规定,将参加研修班、获得相关资格证书或实习实践折算成职称评定的科研分数或教学工作量,认定与发表论文同等的职称评定条件。

(三)提高英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质量

教师参加“师资研修班”等培訓活动是建设英语“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其一,合理安排培训主讲人。要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改变以理论为主的研修模式,采用理实一体的方式,注重实践实用,聘请行业一线专家、大国工匠、企业资深优秀员工为主讲人,提高培训实用性,更好地契合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的发展方向。其二,丰富培训形式。理论培训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处理,减少参训教师的时间顾虑,而对于实践实习的内容,则可以和企业对接进行现场学习。其三,保证培训效果。由行业专家与公司业务主管共同举办讲座指导,然后分批现场学习实际业务操作。比如可以和外贸公司或者物流公司合作,在岗位一线观摩和实践相关的工作情境和内容,杜绝走马观花式培训。

(四)培养英语“双师型”教师“理论+实践”的复合能力

建设英语“双师型”教师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师的复合能力。一方面,要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通过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例如与英语专业相关的中高级翻译资格证书、英语导游证书等,掌握相关领域的基本职业技能,了解相应职业的侧重方向。同时,支持专职教师参加大型的学术研讨会,“走出去”了解当前专业新理论、新思想;积极促成企业与教师建立项目合作,帮助教师掌握一线工作的方法,了解一线业务的需求,弥补自身实践经验的不足。此外,职业本科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地域资源,积极作为,与本地优质规模企业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双师型”英语教师的培养提供平台,有计划地组织专职教师参加企业的实践,积累工作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搭建专职教师和企业实践教师的学习交流通道。专职英语教师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授课经验,能够给企业实践教师提供教师职业技能、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而企业实践教师可以帮助专业教师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与用人需求,据此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进行学习交流,形成混合型的师资队伍,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持续而强劲的驱动力。

五、结束语

本文根据教育部对新升格职业本科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的要求,结合职业本科高校的办学性质及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阐述了建设英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同时,结合新升格职业本科高校自身的特点,以所在学校现状为切入点,对职业本科高校英语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职业本科高校英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通过优化英语教师队伍学历、职称,“双师型”教师占比及年龄等健全职业素养英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准入制度、培训制度和激励措施;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复合能力;从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前提、制度保障、重要途径及最终目标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职业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可行化的参考,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程晓芳.民办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J].现代英语,2020(21):80-82.

[2]刘微.基于ESP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路径研究[J].大学(研究与管理),2021(2).

[3]吴书麟.校企合作视角下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校园英语,2019(11).

[4]吴书麟.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J].英语广场,2019(8).

[5]秦艳.“一带一路”倡议下大学英语“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B报,2019(6).

[6]雷乾乾.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探索: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旅游专业英语为例[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8(8).

[7]陈亚非.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双师型”教师自驱式发展路径探究[J].高教探索,2017(3).

[8]赵丽.谈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J].齐齐哈尔学报,2016(6).

◎编辑 栗国花

基金项目:本文系第十一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工匠精神视角下职业本科院校‘双师型英语教师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GWYJYJJ11A050)成果。

作者简介:邓丽蓉(1977—),女,汉族,陕西洋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院校英语教育与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