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康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推广问题及措施探究

2023-09-02伟,袁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5期
关键词:安康技术推广机械化

王 伟,袁 方

(安康市农作物种子站,陕西 安康 725000)

1 安康玉米种植状况

1.1 自然条件与生产规模

安康市地处陕西省东南部,居川、陕、鄂、渝交接部,位于东经108°00′58″~110°12′、北纬31°42′24″~33°50′34″,南依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国土面积2.35×104km2,山地约占92.5%,丘陵约占5.7%,川道平坝占1.8%,可用耕地面积0.362×104km2,约占国土面积15.40%。多平均气温15℃~17℃,年平均日照时数1 610 h,年总辐射443.7 KJ/cm2,年平均降水量1 050 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94 d,可满足玉米等农作物生长对于水分、光照的需求。安康粮食作物分为夏秋两季收获,近几年,全市年粮食播种面积均在22×104hm2以上,秋粮种植面积占全年粮食作物面积的60%~70%,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60%~80%[1]。玉米是安康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据安康统计年鉴,历年安康玉米种植面积超过8.5×104hm2。其中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2.18×104hm2,粮食年均产量约77.92×104t,其中,玉米种植面积约8.55×104hm2,产量29.31×104t,单产3.43 t/ hm2,远远低于全国6.31 t/hm2。

1.2 安康玉米种植制与主导推广品种

安康地形复杂多样,海拔高低差落大,耕地零散,土壤墒情不一,高标准农田占比低,玉米种植在不同的海拔地区,有几种不同的种植方式:纯种玉米种植制、玉米大豆复合套种制、“马铃薯-玉米-大豆”“小麦-玉米-大豆”“小麦-玉米-甘薯”制[2]。其中,在海拔800 m 以上的高寒地区,由于日照时间、生长期短,一般是一年一熟的纯种玉米制,但为了提高种植效益,往往会采用玉米套种马铃薯,马铃薯收后种秋菜。海拔800 m以下的,由于生长期合适,基本是采取玉米大豆复合套种制,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20%以上。而海拔600 m以上的地区,由于经常发生夏旱和伏旱的气候原因,一般采取麦玉苕三熟制以提高种植效益,具体的种植方法为冬小麦播种时预留空行,麦收前35~40 d 套种春玉米,麦收后再在玉米田埂间栽插红薯,如此可以比两茬的增产150~200 kg。

选择株型紧凑的具有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的优质玉米品种,主要有金博士817、腾龙208、沃玉3 号、东单159、金博212、东单11、东单131、腾龙3668、登峰308、高农206、新玉13、西农219、中金368等13个玉米品种。这些品种在试验田中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比2021 年全市玉米平均单位面积产量高出81.63%,安康玉米产量还有巨大的提高发展空间。

2 安康优质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安康市耕地主要是川道、浅山丘陵、中高山区。其中浅山丘陵地区是玉米主要种植耕地,占安康玉米种植面积的60%以上,土地杂乱零散,自然条件差,水利灌溉设施陈旧,部分损毁,覆盖不全,农业整体的设施化、机械化程度不高,自然现件差,农业基础薄弱,不利于玉米机械化的推广。

2.2 气候因素对推广的干扰

安康高标准现代农田占比很低,农业靠天吃饭的问题还很突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依然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如2021 年4 月—5 月气温、降雨正常,6 月—8 月温度较常年偏高2℃~4℃,降雨较常年偏少30%~50%,土壤墒情一般,导致玉米结实率和株高较常年偏低,天气对玉米丰收产生了较大影响。

2.3 劳动力素质不高

目前,安康市农村地区空心化比较严重,农村耕地大多由留守的老年人耕种。老年人体力、精力不足,对新的种植技术方法缺乏认知与应用的积极性。优质玉米品种是增产丰收的基础,农户由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信息接受与理解能力不高,对优质玉米品种及种植技术缺乏了解,不利于优质玉米品种的种植与推广。农户接受信息能力有限,从而制约了玉米优质品种推广和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速度[3]。

3 安康优质玉米品种种植推广的主要建议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机械化种植推广

要实现安康优质玉米种植技术推广与机械化,一是低海拨川道地区的玉米种植基地,对老旧的水、电、路、渠配套和水利灌溉设施进行换代升级,按现代化农田建设标准完善水、电、路、渠配套和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玉米农田,提高玉米耕种收割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为此,在低海拨地区,引进大豆玉米直播机开展机械化种植示范点,充分发挥农业部门技术资源优势,抽调中高级技术职称干部组建粮食生产技术服务团,与各镇结对包联,跟进农时农事一线服务指导,助推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通过示范影响辐射,推动全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的发展;二是中高浅山丘陵地区,对撂荒成片的,优先鼓励辖区内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农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复垦;针对部分地块小、散、乱等问题,采取土地就近置换的方式,既方便农户种地,也利于大户实施机械化作业。同时,积极向村民宣传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倡导推行土地流转租金入股分红及土地租金“三免模式”,有效促进撂荒地合理流转。通过种植大户、“合作社+农户”、农庭农场的经营主体培育,不仅解决安康市土地杂乱零散、自然条件差的状况,还解决了农村空心化缺乏青壮劳动力的难题,有利于优质玉米品种、农业机械化、农业管理现代化的推广与应用。

3.2 加强气候监测,科学指导玉米种植推广

安康市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雨涝、暴雨、冰雹及春季冷潮,夏季伏旱、旱涝交替,极端天气已对玉米、大豆产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气象部门要加强冰雹、雨涝、暴雨、高温干旱气象监测,通过微信、微博、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及时向社会公众提供气象信息服务,并提醒相关部门要加大防涝、抗旱力度,积极制定并落实春季冷潮,夏季伏旱保墒措施,确保优质玉米种植的科学性。同时,组织农业气象专家、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土壤墒情、苗情和旱情调查,针对冰雹、雨涝、高温干旱频繁天气,推广耐旱、抗伏倒、丰产性的优质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加强惠农政策保险宣传力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补贴、成片撂荒地复耕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等惠农政策保险,尤其是农业保险,让农户了解因极端气候因素造成的损失可以得到理赔,提高农户种植玉米大豆的积极性。

3.3 加强技术培训,实施科技下乡

为真正发挥稳粮增豆作用,科学、规范、有序地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改变比较落后的传统种植制,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服务热线、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作用,提升推广工作信息化水平[4]。一是可以通过互联网专家系统讲解的培训会,采取“专家课堂讲授+现场咨询+发放培训资料”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技局的专家就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中关于品种选用、科学施肥、缩株保密、病虫草害防控、农机作业等关键环节在网上进行系统讲解,并通过互动环节回答农户所提出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使农户、种植大户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操作,进一步提高农户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二是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下沉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分片承包,通过检修农机、讲解春种春管技术、宣传化肥农药减量等方式面对面讲、手把手教,把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理念带给农民,把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注入农村,促进科技创新和农民的“零距离”对接,助力农业生产,并把农业技术人员下沉田地作为体系和长效机制。

4 结语

优质玉米种植存在自然条件差、气候条件影响大等问题,需要市内各级农业技术推广单位依据现实情况,积极推进先进优质高产玉米品种与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进程,并着眼于新的推广管理机制、管理手段的转变,充分利用数字农业管理平台,发挥现代化农业园区的示范作用,引领区域内优质玉米品种的种植管理与技术推广,促进优质玉米种植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提高玉米大豆产量与质量,助力区域内农业增产增效。

猜你喜欢

安康技术推广机械化
安康幸福 有你的身影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端午安康
THE PRECLOUS THING珍贵之物
繁华五月 祈愿安康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的几个认识误区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