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施肥技术分析

2023-09-02郭永川吴雪琨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5期
关键词:土壤肥力基肥分蘖

郭永川,吴雪琨

(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010010;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010010)

2021 年,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推广小麦种植技术规程,在小麦主产区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及配套的种植管理技术,降低了小麦种植成本,提高了小麦产量,每0.067 hm2产量达401.1 kg,增产7.45 kg,增幅1.88%,实现了单产的稳步增长。内蒙古地区2021年小麦种植平均成本1 159.84元/0.067 hm2,较2020 年减少0.98 元;小麦平均净利润121.19 元/0.067 hm2,较2020 年增长43.04 元,增幅55.07%。其中,肥料成本是影响小麦产量及净利润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对进一步提升小麦种植产量、降低肥料成本和提升小麦种植的综合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小麦的营养特性

小麦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钙、镁、硼、铜、碳、氢、氧等,其中对碳、氢、氧、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碳、氢、氧主要来源于水和空气,氮、磷、钾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获取。小麦种植中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受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因素影响,一般每生产100 kg 小麦需吸收氮素1.5 kg、磷素0.75 kg、钾素1~2 kg。具体需肥量还要考虑小麦的产量水平、施肥状况、小麦品种等因素[1]。

小麦返青前生长缓慢,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小;返青期—抽穗期小麦代谢加快,对氮素、磷素、钾素的需求量增大;抽穗开花后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变小。对钾肥的吸收主要集中在抽穗开花前。

小麦植株缺氮时植株矮小、分蘖少、下部叶片变黄;缺钾时老叶叶尖及边缘黄化,有褐色斑点出现,抽穗延迟,且抽穗不齐[2]。

2 小麦施肥的关键技术

2.1 备播及播种阶段施肥技术

2.1.1 基肥施肥技术

巧施基肥有利于促进小麦植株多生穗、生大穗及籽粒饱满均匀。基肥以有机肥或农家腐熟肥为主,适当补充氮、磷、钾肥[3]。

2.1.2 种肥施肥技术

种肥一般是在土壤肥力较差、基肥用量不足、晚播地块及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施用。种肥多选用优质有机肥或农家腐熟肥,也可以中速效氮磷化肥替代。施肥方法一般采用条施或拌种。生产中可施硫酸铵75 kg/hm2,或过磷酸钙150 kg/hm2。

2.2 冬前与冬季施肥技术

2.2.1 分蘖肥施肥技术

小麦出苗30 d 后,应观察苗的生长状态,施分蘖肥。分蘖肥主要补施氮肥,占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20%。此外,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适量补施所缺元素即可。

2.2.2 越冬肥施肥技术

越冬肥应赶在越冬前完成,目的是提高越冬期小麦对养分的利用率,增强苗株的抗寒能力,促进开春苗株早返青和早分蘖,以及有效分蘖,以达到提高成穗率的目的。越冬肥同样适用于基肥不足、土壤肥力较差、苗株较弱的情况,壮苗则无须补施。一般情况越冬肥应该早施,可用壮丰安20~30 mL兑水30 kg叶面喷施,可起到防冻和控旺转壮的目的。

2.3 春季施肥技术

2.3.1 返青肥施肥技术

返青肥主要是为了促进小麦营养器官和结实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分蘖成穗率,预防倒伏及协调个体与群体的成长。返青肥追肥需要根据小麦前期分蘖状态和土壤肥力基础来判断,适用于冬前分蘖不足、无效分蘖多、早春缺肥的情况。随着产量水平的增加,对氮磷钾的需求量也增多。但高产田对于氮、磷、钾的吸收量增加,需要适时追施磷肥和钾肥,将氮肥后移,在中后期根据小麦植株的生长需求适量补施氮素[4]。

2.3.2 起身肥施肥技术

起身肥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有效分蘖和成穗率,促进孕大穗和增加穗粒数。这一阶段追肥过量反而会增加群体密度,增加倒伏风险和引起植株贪青迟熟,不利于增产,因此需要谨慎施肥。起身肥适用于土壤肥力不好、基肥不足、有效分蘖较差的情况。对于群体偏差较大和倒伏风险较高的麦田,在起身期可通过喷施壮丰安预防倒伏。

2.3.3 拔节肥施肥技术

合理补施拔节肥有利于提高成穗率,促进基部节间和穗下节间的生长,为孕大穗和增加穗粒质量打下基础。小麦拔节后对于磷肥、钾肥的吸收量增多,且随着生长的推移不断增加,占全生育周期磷肥、钾肥总量的40%以上。此时应及时追加磷肥和钾肥。同时,还要观察小麦植株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供应情况,适时适量的补充硼、锰、锌等微量元素。土壤肥力较差的麦田可一次性追肥神六54 或六科15~24 kg/hm2,追加钾旺15 kg/hm2。地理水平较高或群体较大的麦田,应追加中微量元素30~50 kg/hm2,追加钾旺30~40 kg/hm2。

2.3.4 孕穗肥施肥技术

孕穗肥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花粉粒发育,提高小麦结实率和穗粒数,增加穗粒质量。孕穗费适用于高产或超高产麦田,一般产量高于9 000 kg/hm2的麦田应该科学的补施孕穗肥,以预防倒伏和促进个体发育。孕穗期对钾肥的吸收量最大,约占全生育期钾素总量的60%。孕穗后需要追肥的麦田可采用磷钾复合肥沟施后覆土,或采用尿素叶面喷施,提高小麦植株对肥量的吸收率[5]。

2.4 后期施肥技术

小麦中后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量追肥,防治小麦早衰,促进小麦籽粒灌浆,进一步增加小麦的千粒质量。后期施肥以叶面喷施为主,且应该合理选择喷施的肥料。一般情况补施磷酸二氢钾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也可以观察小麦植株,依缺补肥。

2.5 不同条件下施肥技术

2.5.1 氮磷做底肥一次性施肥技术

氮磷做底肥一次性施肥技术适用于土质黏重、降雨量小、灌溉条件较差及产量水平偏地的小麦种植区。其优势是有利于降低肥料管理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一次性深肥及将氮磷肥在小麦播种前施入,并翻入土壤中,合理配施种肥,后期不再追肥。

2.5.2 两头促施肥技术

两头促施肥技术是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在返青期和拔节后根据小麦的生长状态科学合理追施所缺肥力,一是控制有效分蘖、抗倒伏、穗多和成大穗、防治,二是防治早衰,提高结实率和粒种。该技术适用于土壤肥力较好、越冬后群体较大及倒伏风险较高的麦田。

2.5.3 三促两控施肥技术

三促两控施肥技术指分别在小麦返青蹲苗20~25 d 及起身前、再蹲苗20~25 d、春生5 叶露尖至旗叶露尖3 个阶段分别追肥,以达到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的目的。该技术适用于土壤肥力基础较差、群体中等的麦田。

2.5.4 前氮后移施肥技术

前氮后移施肥技术指在基肥有机肥、磷钾肥的基础上,减少总氮和前期氮肥的用量,在中后期增加氮肥用量的施肥方法,即将施氮肥的量延后。前氮后移还可以将原来二棱期追施的氮肥后移到雌蕊雄蕊分化至四分体形成期之间。该技术多用于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块[6]。

2.5.5 增氮磷补钾肥技术

部分地区土壤中氮、磷含量较低,难以满足高产小麦栽培需求,应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来补充氮、磷,少量补充钾肥,配合补充微量元素,稳定土壤中氮元素、平衡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以满足小麦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2.6 小麦根层养分调控施肥技术

小麦定根及根系生长是影响其发育的关键,因此小麦根层养分的调控对于促进小麦健康发育和提高产量、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小麦根层养分的调控一定要基于小麦生长本身对于养分的需求,结合土壤现有的肥力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控和管理,避免养分不足、养分过量积累及养分向环境中不合理迁移的问题。小麦根层养分调控的核心即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对于氮素的需求量确定土壤氮素的供应目标,然后根据土壤氮素供应强度目标值施氮肥。该技术多用于大面积、规模化小麦种植区或优质高产小麦种植基地,需要基于对土壤和小麦植株氮素的检测和监测来了解小麦根层土壤氮素供应强度实时动态,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7]。

3 结语

综上所述,小麦种植过程中对于肥料的需求在各生育阶段存在差异性,且不同土壤肥力、不同品种、不平产量目标下小麦种植所需要的养分不同,对养分的吸收受较多因素影响表现出养分需求的动态性变化。因此,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需要根据小麦种植地区的土壤肥力、小麦品种、单产目标及种植管理实际情况而定。种植户需要全面细致的了解小麦的营养特性以及施肥技术,在掌握施肥理论技术基础上施足基肥,施好种肥,然后加强对小麦全生育期的观察,根据苗株生长发育状态精准把握追肥时间和追肥量,及时有效、科学合理的补施所缺肥料,促进小麦健康生长发育,助力小麦种植增产提质。

猜你喜欢

土壤肥力基肥分蘖
不同基肥对湿加松生长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拉萨市土壤肥力变化趋势与改良策略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
不同基肥对地笋某些农艺性状的影响
安吉白茶园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有机无机缓控释肥不同施用方法对甘蔗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