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市甘薯产业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

2023-09-02郑太波王春霞党菲菲杜红梅邓长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5期
关键词:甘谷延安市甘薯

李 媛,郑太波,王春霞,党菲菲,闫 俊,高 瑞,杜红梅,邓长芳

(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 延安 716000)

甘薯是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等兼用作物,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加工用途多,增值空间大,产品竞争优势突出,种植效益高,是精准扶贫、产业脱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选作物之一。

1 延安市甘薯产业现状

据统计,延安市2020 年甘薯种植面积为2 400 hm2,甘薯总产量5.8×104t左右,其中播种面积在万亩(1亩=0.067 hm2)以上的有宝塔、延长两县(区),成为沿河川道农民增收和偏远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作物。延安市甘薯种植面积逐年递增,相关种植大户、合作社不断涌现,并形成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地方品牌,如:甘谷驿红薯、延长红薯、延川红薯、安沟御薯等。

甘谷驿镇为更好地将甘薯产业做好做大,使该地甘薯产业再上新台阶,成立甘谷驿镇青年志愿者团队——“甘红”团队,指导成立了红薯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甘谷驿古镇红薯品牌,进行原产地认证,并对甘谷驿镇的甘薯苗统一培育,为薯农发放一定的农资。2019 年10 月,甘谷驿镇建立了甘谷驿红薯科技专家大院,吸纳了脱毒、农技、栽培、销售、植物保护和病虫害防治等专家[1],为甘谷驿提供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等各方面指导,促进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广甘谷驿红薯品牌,提高区域知名度,帮助薯农拓宽销售渠道,甘谷驿政府近年来连续举办“甘谷驿红薯大赛”,不仅邀请农业管理部门、甘薯教学科研单位和从事甘薯生产、加工等技术人员及当地甘薯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在现场对不同红薯进行品尝品比,同时,研发了红薯月饼、举办甘薯宴、参观甘薯基地。为解决红薯等农特产品销售难题,2019年甘谷驿镇“共享时代”电商服务中心建成,拓展了直播带货、快递收发和进村收件等服务[1]。依托甘谷驿电商孵化中心,拓展了系列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为甘谷驿红薯这一产业的发展和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介绍,目前,甘谷驿镇已建成唐坪村、史家沟村等多个高标准红薯种植园区,全镇红薯面积由2017 年的213.33 hm2增加到2020年的666.67 hm2,产值达到9 000×104元。许多无产业村变成了产业大村,撂荒土地变成了致富宝地。红薯产业正成为甘谷驿镇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1]。

延长县、延川县根据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条件,自行创办合作社,发展甘薯产业,如延长县火焰山红薯辣椒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延长县志敏果业专业合作社,从生产资料的购买使用、栽培技术的专业技能培训、到农产品的初加工、精简包装、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不仅降低了农业成本,促进市场规范化,减少了恶性竞争,有利于品牌的形成和市场开发,还可以承担农民与食品加工厂之间的纽带,形成“公司+基地”的合作关系[2]。且延长罗子山有一定规模的甘薯育苗基地,该基地每年育苗1 800×104株,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黄陵县田庄镇安沟村地处洛河流域,该地甘薯表皮光亮,口感绵甜,深得消费者青睐,成为了村里主导产业。据有关报道,黄陵县田庄镇在发展壮大安沟红薯产业的同时,还以安沟村为中心,带动洛河、强河流域村组栽植红薯,并积极与杨凌农科院联系,做好安沟红薯深加工开发工作,让甘薯产业真正成为田庄镇川道群众的致富产业。

2 延安市甘薯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脱毒苗覆盖率小,薯苗品质难保障

甘薯为无性繁殖作物,易感染多种病毒,病毒入侵植株后,即参与植株的新陈代谢,导致植株茎叶异状、种性不断退化、产量逐年下降、品质逐渐变劣,且目前尚无法采用杀菌剂、抗生素等药物进行防治,也无高抗病毒病的适用品种。目前影响我国甘薯生产的病原主要有5 种,其中羽状斑驳病毒、潜隐病毒是危害最大的2 种病原。植株在感病毒后会表现出叶片皱缩褪绿、花叶、黄化、分枝丛生、茎蔓变细、节间变长、结薯小、细、少、并伴有纵裂、表皮粗糙、生长势弱、早衰、薯纤维增多、品质下降等,减产率可达30%~50%,利用脱毒技术可改善并解决甘薯出现的上述问题[3],改良品质,提高甘薯生产水平。

2.2 地方品牌品种混乱,呈现鱼目混珠现象

甘谷驿甘薯因其薯形好、产量高、口感甜糯闻名,甘谷驿政府大力支持该地甘薯产业发展,不仅建立陕西省第一个乡镇级甘薯科技专家大院,成立甘薯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甘谷驿古镇甘薯品牌,支持产业发展。然而,有不少商贩趁机浑水摸鱼,以次充好,借着甘谷驿甘薯的品牌效益,贩卖其他品种甘薯,不仅是欺骗消费者,同时,有损于甘谷驿甘薯的市场影响。

2.3 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甘薯缺苗断垄现象

甘薯耐药性较差,施用除草剂容易造成烧根、伤苗,影响茎叶生长,对其根系进行检查发现,薯苗根部有少量须根系,有些薯苗不生根,有的会有较严重的黑褐色病斑,出现不结果现象,最终导致绝收[4]。在此次调研中发现,黄陵县田庄镇安沟村地处洛河流域,以种植玉米和红薯为主,曾将红薯产业发展为村的主导产业,并以安沟村为重点,带动洛河、强河流域村组栽植甘薯,使其为群众的致富产业。然而,由于除草剂的使用不当,使得当地红薯缓苗情况差,甚至出现缺苗断垄现象,使得薯农种植甘薯的积极性受挫。

2.4 甘薯深加工前景广,但是加工技术水平偏低

甘薯是富含淀粉的块根作物,一般含淀粉15%~20%,甚至有些高淀粉甘薯品种的淀粉含量高达28%以上。甘薯淀粉同谷类(玉米、小麦)淀粉相比,具有高黏性、高聚合度,成膜性高、口味相当温和,基本无刺激等特性[5,6]。目前延安淀粉型甘薯加工还是以农户分散加工为主,集中度低,加工过程出现的粉浆水治理难度大,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环保措施急需加强[7]。

2.5 贮存方式传统单一,损失较严重

延安市甘薯的贮存方式主要有地窖、井窑、棚窑等。极少有专业的甘薯冷藏库,极大地限制了甘薯生产规模的扩大,影响甘薯产业的发展[8]。延安市罗子山红薯育苗基地具有一定规模的贮藏温室大棚,但是存在贮藏设施简陋、功能不完善,贮藏管理技术不成熟等问题。建议建立甘薯冷藏库,形成规模化贮藏,延长甘薯贮藏时间,既可以反季节销售,也可以作为种薯贮藏。

3 延安市甘薯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3.1 增加脱毒种苗的覆盖率

通过增加脱毒种苗的覆盖率,改善甘薯品质,提高甘薯产量,对比甘薯脱毒苗新品种新技术与传统甘薯之间的效益差异,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的调研及培训,积极调动薯农使用脱毒种苗,掌握脱毒种苗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大力发展各县区甘薯产业,促进全市甘薯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带动当地贫困户及农民朋友脱贫增收。

3.2 增强品牌意识,树立自主品牌

据这次调研发现,普通农户甘薯价格为1~1.25 元/kg,而在当地具有一定知名度品牌甘薯,如:甘谷驿红薯、延长红薯、延川红薯价格为6~10 元/kg。因此,当地政府与广大薯农应增强品牌意识,保护与推广当地品牌,同时注重产品包装,并保证产品优质优价,从而提升价值空间,增加经济收入,促进产业发展。

3.3 改良传统加工技术,开展新产品加工研发

甘薯具有多种食疗保健及药用价值,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抗糖尿病、护肝及抗衰老等[9]。因此甘薯受到广大民众喜爱,传统的加工方式也深受人们亲睐,但是传统的加工技术不能够满足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及饮食需求,开展甘薯新用途、新产品加工工艺研究,特别是在不影响甘薯保健作用的同时又能对其进行产品加工工艺的研究开发,提高甘薯附加值的甘薯制品[5]。例如,制作甘薯薯粉,也可加工低糖薯脯、甘薯饴糖、甘薯饮料及甘薯面包饼干等。

3.4 集成推广适合延安市甘薯栽培技术

积极建设与推广甘薯示范基地,重视新品种展示工作与技术服务工作。育苗、插扦、水肥管理以及收获等方面,集成推广适合延安市甘薯栽培技术,并为当地农户提供高效高产的技术培训,提升薯农种植技术水平。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管理,规范使用肥料与农药[10]。

3.5 规范甘薯贮藏,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

甘薯块根水分含量高,薯皮薄、薯肉嫩,怕冷怕热、怕干怕湿、怕闷,易受病害,如果管理不好,容易发生腐烂变质。当甘薯受到机械损伤时,容易导致病菌侵染,致使其耐贮性降低,因此在采收、运输和贮藏等环节应注意避免甘薯机械损伤。应选择适宜的环境条件对甘薯进行贮藏,并随时对贮藏温度、湿度等进行监控,防止病害的发生,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另外,延安市各县区应根据当地甘薯的品质优势,拓宽销售渠道,可通过甘薯文化节加强甘薯宣传推广力度,开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

猜你喜欢

甘谷延安市甘薯
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沟西墓地2012~2014年发掘简报
延安市关工委:用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换届后,乡镇班子干事状态观察——以延安市96个乡镇班子为例
拉丁美洲音乐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甘薯抗旱鉴定及旱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甘谷大象山石窟文物的化学保护及展望
延安市文物古迹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
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及其在甘谷驿采油厂的应用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