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宁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3-08-25李正军

南方农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威宁县石漠化核桃

李正军,黄 霞

(威宁县林业局,贵州威宁 553100)

1988 年,贵州省毕节市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明确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试验区建立30多年来,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受海拔高、石漠化严重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威宁县森林覆盖率的增速仍处在贵州省、毕节市的下游,林业生态建设仍处在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威宁县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新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概况

贵州省威宁县总面积为6 298.73 km2,全县70%的土地分布于海拔2 000~2 400 m,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气候类型。年平均降水量为962.3 mm,集中在5—10 月(平均降水量为793.0 mm,占全年的82.4%),年平均气温为10.3 ℃。

1.2 森林资源概况

威宁县林业用地面积299 396.63 hm2,其中乔木林地203 387.99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7.93%;竹林地85.59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03%;灌木林地91 241.16 hm2(全部为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0.48%;未成林造林地3 740.46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25%;宜林地6.58 hm2;苗圃地5.95 hm2;迹地928.90 hm2。

2 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长期以来,威宁县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首要地位,按照绿色发展要求,着力营造青山绿水,全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威宁县坚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工程,不仅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森林,还有效带动了造林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威宁县持续加强29.50万hm2森林资源的管护,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6.70万hm2、石漠化治理面积3.00万hm2、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0.53 万hm2、国储林建设1.00 万hm2。威宁县森林覆盖率由1995 年的27.80%上升到2022 年的46.93%,提高了19.13 个百分点。威宁县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林草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3 存在的问题

3.1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

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威宁县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仅为0.18 hm2。2)分布不均。海拔2 000 m 以上的区域,森林覆盖率在30%以上;海拔2 000 m 以下的区域,森林覆盖率在10%~30%。3)林分质量不高。威宁县纯林面积占比在80%以上。4)树种结构不合理。威宁县树种以华山松、云南松为主,针叶林面积占比在70%以上。

3.2 干热河谷地带生态治理难度大

威宁县内干热河谷地带主要分布于牛栏江、可渡河两岸海拔1 400~1 800 m 的区域,涉及玉龙乡、斗古乡、海拉乡、岔河乡、新发乡、龙场镇、幺站镇等12个乡镇,荒山面积超过4 000 hm2。该区域荒山土层瘠薄,石漠化严重,土壤养分含量低,气候干旱,无法实现较好的造林效果;且干湿季分明,每年9 月到次年5 月为旱季,连续9 个月基本无有效降水,降水量约为年蒸发量的35%。极端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该区域成为人工绿化造林的极度困难区和严重的生态环境脆弱区,是威宁县生态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由于地势陡峭、地表野草繁茂,每到冬春干旱季节,新造林地块的火灾隐患极大[1]。

3.3 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

威宁县岩溶出露面积41.20 万hm2,占全县面积的65.46%。在岩溶出露面积中,无石漠化面积30.10万hm2,占全县面积的47.87%;潜在石漠化面积1.90万hm2,占全县面积的3.16%;石漠化面积9.10万hm2,占全县面积的14.43%。在石漠化面积中,轻度石漠化面积7.50万hm2、中度石漠化面积1.50万hm2、强度石漠化面积0.08 万hm2。威宁全县41 个乡镇(街道)中,有30 个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威宁县部分地区居民生存的基本条件也受到石漠化的威胁,在近10年持续不断的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石漠化程度有效降低,但石漠化治理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2]。

3.4 新一轮退耕还林推动难度大

前一轮退耕还林于2002 年启动,连续补助16年,每667 m2退耕地补助3 010 元;新一轮退耕还林于2014 年启动,连续补助10 年,每667 m2退耕地补助1 700 元。新一轮退耕还林每667 m2退耕地的补助比前一轮退耕还林少1 310元,补助年限少了8年。部分农户对补助年限、补助标准的满意度有所降低,导致退耕意愿随之降低,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难度有所加大[3]。

3.5 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

1)林地的经营利用率不高,林下经济主体以散户、小型合作社等为主,资金投入少,技术力量薄弱,市场开拓能力不足,无法做大做强林业产业。2)特色林产品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优势林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如威宁县核桃、油茶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3.6 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受耕地政策的制约

随着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决策部署的实施和“三区三线”的划定,林业种植,特别是经果林种植的可用地不足,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4 机遇与挑战

《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 号)提出,贵州省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对贵州省林业生态建设提出的要求和给予的大力支持,是新时期贵州省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机遇。政府部门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深入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目前,威宁县石漠化治理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3 333.33 hm2干热河谷地段的石漠化荒山,林分以纯林为主,森林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因此发展林下经济和调整树种结构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5 对策建议

5.1 积极探索人工商品纯林树种结构优化调整

威宁县人工商品林以华山松、竹柳等为主,单一的树种结构对病虫害防治及森林防火均十分不利。1)威宁县纯林占森林总面积的90%以上,森林病虫害具有受灾面积大、危害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和防治难度大的特点,林业害虫种类主要有云南松木蠹象、松叶蜂、切梢小蠹等。2)威宁县冬春季节干旱时间在8个月以上,防火历来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

通过树种结构的优化调整,可以提高森林健康度,增强森林抵御病虫害和预防火灾的能力。人工商品纯林树种结构优化调整与低产低效林改造结合,通过抚育采伐,清除病弱枯小树,补种适合本地的针叶或阔叶树种,实现针阔混交,优化树种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本着“试点示范优先”的原则,威宁县争取先行示范667 hm2,之后逐年增加,力求5 年内完成调整、改造6 667 hm2。

5.2 积极开展干热河谷地带的绿化造林

1)选好造林树种及造林方式。树种的选择是关系到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实践,威宁县干热河谷地带的造林树种以云南松、车桑子、刺槐、火棘为主,造林方式为点播,点播时间为每年的4—5 月,车桑子每667 m2点播0.5 kg,云南松每667 m2点播1.0 kg。由于干热河谷地带的土壤干燥、土层浅薄、立地条件恶劣,点播造林前应进行细致整地,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造林成活率[4]。

2)由点及面,逐步推进。以村为单位,对荒山面积、坡度、石漠化程度、海拔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制订本村造林规划。以5 年为1 个周期,总结造林成功经验,集中项目资金重点突破,稳扎稳打,争取造林一片、成功一片。

3)造管结合,巩固成果。由村集中管护与农户自我管护相结合,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报县林业局与县财政局批准后,村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集体部分可用于聘请本村责任心和能力强的村民管护新造林地块,由村集体与聘用人员签订管护合同。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禁止造林地块的放牧及野外用火行为,对违反规定的农户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罚。

4)全力争取项目资金。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特别是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不仅可以有效遏制石漠化、绿化荒山、增加植被,还能显著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增加农户收入。

5.3 推动石漠化治理为乡村振兴赋能

石漠化治理除有利于绿化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外,还能推动乡村振兴。随着农村特色游、果园采摘、网络销售的兴起,农产品销路得到有效拓宽及保障。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绿化的同时发展观花、特色水果采摘等形式,打造山青、水绿、花香、果甜的新型美丽农村。围绕“一村一品一特色”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助力农户增收致富。结合威宁县的地域条件、气候特点,可重点发展石榴、樱桃、桃、李、梨等水果[5]。

5.4 争取增加和提高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年限及补助标准

新一轮退耕还林事关威宁全县森林面积增加量、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及后续产业的发展,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极其重要。目前,新一轮退耕还林存在补助金额低、补助年限短的问题,应向上级申请提高补助标准,争取每667 m2退耕地的补助在3 000 元以上,并适当延长补助年限。

5.5 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为了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须着力抓好林业产业建设,充分发挥森林“钱库”的作用,重点发展好核桃产业和林下经济产业。

1)加大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力度。力求2025 年前完成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2 333.33 hm2,其中2022年改造1 000.00 hm2、2023年改造333.33 hm2、2024年改造666.67 hm2、2025 年改造333.33 hm2,建成连片的13.33 hm2以上的高质量发展示范点2 个,完成核桃实用技术培训1 400 人次以上。同时,联系上级科研部门帮助认定威宁县特有的优良核桃品种,塑造核桃品牌形象;引进核桃深加工企业,打造核桃深加工产业链;加大核桃种植技术培训力度;落实好产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推进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增效、农户增收。

2)加强管理,精准施策。推广机械化生产,提高科技含量,培植高标准基地;坚持示范引领,加快配套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生产出更优质、更有竞争力的核桃;逐步建立以技术创新为导向,以服务效果为重点的薪酬奖励机制,培养一支“专、精、勤、新”的技术队伍;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打造竞争力强的品牌,加大线上线下融合销售力度,拓展销售渠道;紧盯目标,压实责任,做好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合力支持核桃产业发展。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林下空间优势,套种不同农作物。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村党支部+村社一体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组织方式。按照“六统一”(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苗、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和统一销售)发展模式,提升林下经济产品质量。鼓励农户入股,投工投劳,效益共享,风险共担。围绕“林药”“林禽”“林蜂”“林菌”等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本着“提质增量”“生态绿色”的原则打造本土林产品品牌,努力提高林产品附加值。威宁县林下经济产业尚处于起步初期,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扶持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创造性开展“包山拾菌”运营模式,统一管理、采摘和销售,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深度结合。

4)引进林业龙头企业,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为企业搭建桥梁,引导威宁县乌蒙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经果林公司发展经果林下种植、养殖业,如充分利用国储林项目发展天麻、魔芋、黄精等林下中药材产业,提高土地利用率。森林生态产业发展之初,多由农户或林农自发形成,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探索性和试验性,要解决好大多数农户或林农等待观望的问题,扶持好典型、抓好大户带动就显得尤其重要。应通过培训一批有丰富经验、一定经济实力和发展规模的大户作为典型,带动森林生态产业化发展,完善华山松球果、油茶球果、野生菌等具有威宁县特色的林产品采集加工和销售渠道。

5)扩面融资,多元投入保壮大。为突破林下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应采取“多渠道注水”的办法融资发展。例如,从财政奖励扶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林权抵押贷款等方面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典型示范户、生产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给予资金奖励支持。

6 结语

威宁县林业生态建设在新时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促进林业生态建设,须认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方法。石漠化治理应和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既要生态效益,又要经济效益;退耕还林工程要在巩固成效上下功夫;造林绿化空间被压缩,可在质量上求突破,通过低产低效林改造、树种结构调整等方式,实现森林质量的提质增效;干热河谷地带的造林,要循序渐进,逐个突破,由点及面,争取5 年内完成50%以上土地的绿化。

猜你喜欢

威宁县石漠化核桃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瑞雪兆丰年
广西南宁市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及动态变化分析
典型岩溶区不同水土流失强度区石漠化特征分析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贵州毕节威宁县境内发生4.4级地震 消防急赴震中
黄龙核桃
贵州省威宁县老干洞洞穴成因与价值研究
石漠化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广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