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研究
——以H 高职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

2023-08-21刘华清贺日波成浩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客房证书高职

■刘华清,贺日波,成浩

(1.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9;2.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国务院于2019 年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了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并设计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1+X”证书制度)。2021 年高职发展智库公布了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统计的“1+X”证书相关数据,全国已有5 266 个试点单位,其中3 109 个为高职类试点,涉及742 所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成为职业教育热门话题之一。“1+X”证书制度下如何将学历水平和职业培养全面融合、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课证融通”的教学模式,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1+X”证书与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融通的现状

H 高职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在2020 年5 月根据H 省教育厅的文件精神成功申报了中国饭店协会酒店运营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2020 年6月根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相关标准深入酒店行业进行调研,2020 年8 月完成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2020 年9 月专业教师开始正式实施证书的“课证融通”教学。

(一)有以前的实践基础作为铺垫

第一,在推行“1+X”证书制度之前,H 高职学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相关政策推行了“双证书制度”,为“1+X”证书制度的推行起到了铺垫作用。

第二,H 高职学院每年5 月—6 月都会深入酒店行业调研,通过调研了解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了解酒店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及对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为“1+X”证书制度推行创造良好外部的环境。

第三,H 高职学院已经在2020 年5 月申报成为多项“1+X 证书”的试点,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部分课程已经结合了酒店行业的就业需求进行了酒店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为“1+X”证书制度在学生内部的推行打下了牢固基础。

(二)共同研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H 高职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产教结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发展理念,H 高职学院的酒店管理与数字运营专业同当地多家五星级酒店建立了现代学徒制项目、“万达文华班”合作项目,从酒店行业向学院输入培养标准,促进H 高校学院的人才和酒店行业的人才紧密交流,打造产教研一体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在此基础上,邀请酒店行业资深管理者、评价组织共同研讨,对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总体思路,通过酒店行业发展目标来制订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并将职业技能考核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出科学依据。

(三)共建专业教学团队

H 高职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建有一支校企互聘、专兼结合双师型师资队伍。专业教师4 名(正教授1 名,副教授1 名,讲师2 名,所有专业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双师型”教师4 名),多名教师过参加“1+X”试点专题培训,能胜任“1+X”证书的培训与考核工作。兼职行业企业教师有4 名,均为经理级(含)以上管理人员,熟悉酒店运营管理各项业务流程,在H 高职学院兼职任教多年,有着丰富的校内兼课或企业师带徒经验,能共同打造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二、“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模式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从国家鼓励职业院校学生不断获得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技能证书这一举措来看,通过来源于企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反映行业企业对职业技能的真实需求,倒逼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也将迎来新的挑战。

(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课证融通”模式将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融合,同时明确不能将H 高职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原来的课程内容改成“X”证书的考核内容,更不能将高职教育变成技能证书培训,因此,要遵循“课证融通”模式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如H 高职学院2021 级的人才培养中,有涉外礼宾礼仪、酒店英语、前厅服务与管理、酒店市场营销、客房服务与管理、宴会设计与服务、前厅VIP 接待设计与主题客房设计、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共计8 门课程,30 个学分,460 个课时对接“X”证书的考核内容。根据“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时间,调整了专业核心课程“前厅服务与管理”与“餐饮运营与管理”课程的开课次序,新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与口才”“人际沟通技巧”等公共选修课程,并适当提高学分。

(二)选定关键教学切入点

对于“X”证书如何与专业的现有课程体系融合,可以通过对“1”学历证书的课程内容与“X”证书的考核内容进行界定后,选定关键教学点作为切入点。如对H 高职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选用的中国饭店协会中级的酒店运营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的考核内容界定后发现,其对应员工督导、前厅运营督导、客房运营督导、餐饮运营督导、市场营销5 个模块。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基本能与之对接,因此,采用5种方法进行“课证融通”(具体情况见表1 所示)。接着开始对对应的课程选取关键教学切入点来融通,如“X”证书的客房运营督导模块中的工作任务分为客房清洁督导与公共区域督导,任课教师在讲授“1”学历证书中“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内容的期间,不仅要对理论知识点进行系统讲授,更要重点突出客房清洁和公共区域的实践教学。

表1 “课证融通”的方法

(三)“课程融通”教学模式设计

“课证融通”教学模式设计的精髓是书证相互衔接和融通,也就是“X”证书的培训内容既能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相互融通,又能与学历教育专业教学过程同步,而且与学历教育专业课程考试与评价同步,且学习成果能相互转换。文章选取“客房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作为“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实施对象,对现在有的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创新,在教学准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三个步骤上进行设计,形成契合“1+X”证书制度的“课程融通”教学模式。

1.教学准备设计

第一,教材内容。“客房服务与管理”是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开设旨在让学生认识客房服务与管理的相关概念、原理,掌握客房服务与管理各环节的基本操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客房部服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在“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实施“课证融通”教学模式,实施起点就是将专业教学标准中所指定的课本内容和“X”教材的内容进行融通。任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研读《客房服务与管理》教材和“1+X”证书中的酒店运营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教材,将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融合,期望学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后做到学历证书的课程内容包含“X”证书的考核内容,让课程标准与“X”证书内容达到免修正的目标,实现专业教学课程标准与“1+X”证书制度证书内容的全面融通。

第二,学生学情。本次研究以湖南省CS 市H 高职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2019 级、2020 级两个年级共90 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该专业的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男女比率为1:1,因此,学生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学生的学情如下。一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比本科生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二是大部分学生性格活泼,不喜欢抽象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师课堂使用单一式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上课走神、睡觉或者玩手机。三是有部分学生原来是中职学生,有专业学习的基础或者酒店行业实习的经验,因此统一的教学进度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四是学生普遍认为学好“客房服务与管理”对考取“1+X”证书以及满足岗位需求很重要,有学习的愿望和要求,并认为教师需要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因此,对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教学目标。“客房服务与管理”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实行“课证融通”教学目标是基于“1+X”证书制度要求,分析专业课程中酒店运营管理中客房部运营与督导岗位的任务和能力需求,制定契合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考核的整体教学目标。

第四,教学环境。H 高职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教师在教授“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时使用的硬件环境主要是联网的多媒体教室、客房实操器具、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室等,现有的软件环境为中国慕课、“超星学习通”、中国饭店协会提供的酒店运营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系统等。

2.教学活动设计

在后疫情下H 高职学院教师主要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进行混合式教学。

第一,课前。教师在课前根据专业课程和“1+X”证书制度要求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选取,在超星团队的指导下利用“超星学习通”资源库通过电脑创建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每个章节的学习内容由视频图像、PPT 文本、图片、测试题等组成。然后创建班级群,发布学习任务清单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完成任务和打卡。学生在手机上下载并安装“超星学习通”APP,扫描班级二维码或者输入邀请码进入课程。根据教师的任务清单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平台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

第二,课中。通过课前任务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和熟悉了教学内容,课堂的时间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用于答疑、互动和实操。

课堂导入环节。第一步发布签到任务,既可以作为日常考勤标准又能让学生意识到开始上课了要“抬起头”;第二步利用案例、情景问题、复习课程内容等方法将课程的新内容导入。

互动答疑环节。对“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内容的讲授时,教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以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运用互动答疑和重难点剖析方式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关注学生的感受和回馈,同时利用小组协作的模式发挥同伴学习的力量,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教学内容。

项目实践环节。H 高职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申请了现代学徒制项目,学生的学历成绩与技能证书的考核由邀请酒店行业的专家、名师来指导教学。并且酒店运营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操性强,因此实践操作应该成为“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环节的中心。如课程2.2 客房日常清扫任务里,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客房中式铺床,开夜床的程序、方法和动作要领。教师事先提供项目实训清单,发布教学视频和课件,让学生自行观摩、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带领学生进入客房实训室进行操作,适当指出操作的要点、技巧、方法,在实操中巩固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训周,由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符合酒店运营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实务考核要求的中式铺床、开夜床项目的现场操练,并现场评分,同时对项目实践项目给予反思优化和小结,能更好地达到“X”证书的考核要求和教学效果。

第三,课后。课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将重难点知识整理发送到学习平台,同时还可以在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答疑,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设置“1+X”证书制度中关于“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章节的测评项目。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平台上完成测评的结果来判断其是否掌握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该模块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另外学生个人基础、课堂学习表现情况、知识掌握程度不尽相同,教师需要根据情况发布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课后作业,推送不同的学习资源和拓展任务。

(四)教学评价设计

在教学评价维度、内容、主体上都予以调整和创新才能进一步体现“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中“1+X”证书“课证融通”的教学评价设计。在教学评价维度上分为课前预习(20%)、课堂表现情况(60%)、课后学习情况(20%)。在评价内容上,课前预习有任务完成打卡(10%)和课前小测试(10%)两项。课堂表现包含出勤情况(10%)、课堂状态(10%)、知识掌握(20%)、实操技能掌握(20%)四个方面;而课后学习情况由作业完成情况(10%)和期末项目测试(10%)来评判。在评价主体上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校内教师评价、企业导师评价四个主体共同完成评价。

三、结语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的“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应用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明显改变。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环节的安排更加贴合“1+X”证书制度中酒店运营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实施要求,获得了学生颇为满意的教学评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猜你喜欢

客房证书高职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酒店智能客房影院系统构建指引
第28次瑞典冰旅馆
烟囱里的客房
纽约有家“图书馆饭店”:有60间客房6000本藏书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