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方法

2023-08-17田华

幸福家庭 2023年8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生活

田华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陈鹤琴先生曾说:“小孩子生来就是活泼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可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其生活的主要内容。幼儿天性好动,他们喜欢通过游戏去探索未知世界。因此,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游戏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运用游戏开展幼儿教育符合幼儿的天性和发展需要。在开展幼儿教育时,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考虑幼儿的需求,遵从幼儿的天性,采取游戏化的方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游戏化教学概述

游戏化教学是指教师将教学活动与游戏精神相融合,让幼儿在趣味、自由、开放的游戏活动中学习五大领域的知识。游戏化教学不仅仅是将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转化成游戏形式,更重要的是将游戏精神融入幼儿的生活之中,促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积极探索、健康成长。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游戏化教学符合幼儿的天性,教师应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

二、幼儿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幼儿对游戏有着独特的追求。在成长过程中,幼儿更加倾向于游戏化的学习形式,在游戏活动中自主探索、快乐学习。但是,部分教师往往会忽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采取枯燥单一的教学形式,这会降低幼儿的积极性,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以幼儿为主体,在幼儿园开展游戏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游戏化教学顺应幼儿天性,有助于调动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在幼儿园开展游戏化教学,可以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幼儿自主探索未知的奥秘,提高综合能力。

其次,游戏化教学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的思维能力较弱,他们只有在开放、愉悦的环境中才能发展创造性思维。游戏化教学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游戏环境,使得幼儿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自由探索,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这能够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最后,游戏化教学满足幼儿需求,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天性好动,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可见,游戏是幼儿进行学习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游戏化教学,幼儿不仅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还能在与同伴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发展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最终实现社会性发展。

三、幼儿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方法

教师需要从幼儿的天性出发,结合幼儿的成长需求和年龄特点,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寻找契机,发现有效的游戏化教学方法,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营造欢快氛围,激发参与热情

幼儿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他们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他们难以在学习活动中保持长久的专注力,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这不利于其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利用幼儿喜爱的活动或元素开展教学活动,就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游戏正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教师开展游戏化教学,营造欢快的游戏氛围,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全面发展。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开展游戏,或鼓励幼儿自主设计游戏,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提高其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从环境和氛围入手,为幼儿提供舒适的游戏空间,确保游戏过程的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安全性和游戏材料的可操作性,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地展开探索。另外,游戏氛围的营造依赖于师幼之间的良好互动,教师要持尊重幼儿的态度,科学合理地引导幼儿开展游戏,并采取鼓励式的教育,让幼儿愿意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持续地创新、创造,从而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二)立足生活游戏,提高学习能力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对生活的探索,生活是幼儿游戏的主要活动内容,幼儿可以在丰富的生活實际中寻找游戏素材,选择游戏主题,并通过游戏体会真实的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因此,在游戏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立足生活,在生活中发掘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丰富他们的游戏过程,让幼儿在生活游戏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幼儿对家庭生活很感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家庭生活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主设计和制作角色服装、道具,选择游戏内容,体验游戏过程,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展现出独特的家庭角色形象。

此外,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游戏契机,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比如,教师可以在洗漱区张贴有趣的童谣、多彩的贴画,让幼儿能以游戏的方式趣味地学习洗漱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将幼儿的生活与游戏紧密结合,能够让幼儿带着发现的眼光感知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趣事,了解多彩的科学知识,这样既能增进幼儿对生活的了解,又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提高其学习能力。

(三)开展自然游戏,发展审美能力

教师引领幼儿融入自然、亲近自然,不仅符合幼儿的天性,还能让幼儿感受自然之美,领悟生命的意义,提高审美能力。自然是幼儿探索科学知识、发展审美能力的主要平台。教师引导幼儿在自然中开展游戏,既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游戏空间,也便于幼儿在充满新奇和趣味的环境中发展创造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自然环境开展游戏活动,利用缤纷多彩的自然元素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绘画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限制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其失去创新的动力。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开展游戏,让幼儿切身体会自然之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以“美丽的春天”为主题的自然探索游戏,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充分感受春天的韵味,欣赏春天的美景,如艳丽的花朵、嫩绿的枝丫、潺潺的流水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创作出一幅幅趣味生动的春景图。在自然游戏中,幼儿能体会自然的独特之美,感受自然的律动和韵味,从而有效地发展审美能力。

(四)组织户外游戏,强健幼儿体魄

健康的身體是幼儿成长发展的基础。但是,传统的体育锻炼形式单一、过程枯燥,容易使幼儿丧失参与锻炼的热情,这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在游戏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组织体育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户外有足够的空间、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是幼儿解放身心的最佳场所。因此,教师要有效地组织户外游戏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强健体魄。

教师可以开展户外探险游戏,为幼儿设置不同的障碍物,让他们在创设的情境中开展趣味的游戏。比如,以拱门为山洞进行探秘,用垫子作沙地让幼儿匍匐前进,用矿泉水瓶或者树枝设置障碍让幼儿进行跳远活动,等等。利用这些趣味的游戏材料,幼儿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开展跳跃、爬行等体育运动,从而有效地锻炼肌肉、骨骼。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游戏融入户外建构区域,让幼儿寻找不同的自然素材,开展建构游戏,通过搬、抬、拖等活动锻炼幼儿的体能。通过户外游戏的开展,幼儿既能提高运动能力,增强体质,又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五)实施集体游戏,促进社会性发展

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不仅要注重个体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关注其社会性发展。游戏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同伴协作、交流,共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集体游戏的实施,注重幼儿合作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培养,以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种植游戏。该游戏是以群体形式呈现的,幼儿需要自主提出科学探索问题,并尝试寻找种植的植物,与同伴一起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分享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趣味发现。通过种植游戏,幼儿对植物的观察会更加深入,如发现植物长高了、叶片变大了、叶子颜色变深了。同时,幼儿还能发现有的植物在阳光下长得很好,有的植物需要更多的水分。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幼儿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有所提高,表达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另外,在开展这类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主动进行沟通、交流,交换自己的想法,合作种植植物,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结语

幼儿成长的核心目标是健康与快乐,只有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们才会在童年时期获得无尽的成长动力,树立良好的生活观念,从而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需要依托生活、自然、社会等平台,为幼儿创造游戏的契机,促使他们在游戏中掌握劳动技能,丰富知识储备,形成良好品德。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就是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智力、道德素养、审美能力、体力等。教师应当将游戏化教学思想渗透到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元素开展各类游戏,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实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康乐县附城幼儿园)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生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生活感悟
爆笑游戏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