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尔泰山西伯利亚云杉叶锈病防治技术

2023-08-10

新疆农业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阿尔泰山叶锈病西伯利亚

韩 晶

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哈巴河分局,新疆阿勒泰 836600

阿尔泰林区位于新疆北部,山体自西北至东南全长500 余km,海拔1 000~3 000 m 之间,主要山脊高度3 000 m 以上,北部最高峰为友谊峰,海拔4 374 m。属国家重点林区,是新疆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林区总面积2 753.33万hm2,其中:林地总面积为2 025.53 万hm2,有林地面积为1 832.1 万hm2,活立木总蓄积为1.2 亿m³,森林覆盖率为46%。森林总面积蓄积占阿勒泰地区的94%,占新疆山地天然林近50%。年均降水量500~700 mm,年平均温度0℃,其中7 月份高山雪线以下地区平均温度15℃~17℃,冬季最低温达-62℃。由于西伯利亚云杉是阿尔泰山林区主要乡土树种和建群树种。多年来,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在积极开展封山育林、人促天更的同时,坚持把西伯利亚云杉作为阿尔泰山林区主要造林树种,积极开展人工造林、飞播造林,不断扩大阿尔泰山森林资源保护与培育,云杉叶锈病是阿尔泰山林区危害西伯利亚云杉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来,云杉叶锈病危害程度不断加重,发生面积也在增大,蔓延速度不断加剧,使阿尔泰山林区森林资源收到严重威胁。为此,对云杉叶锈病进行有效科学防治,阻断云杉叶锈病的扩散蔓延,提高西伯利亚云杉采种育苗和西伯利亚云杉林的自然更新,确保阿尔泰山林区森林资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分布及危害

叶锈病是阿尔泰山林区西伯利亚云杉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发病率较高,据2020 年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显示,云杉叶锈病在阿尔泰山天然林中发生总面积达134.23 hm2,其中受害面积54.23 hm2。病害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林区海拔1 000~2 200 m 处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分中。云杉针叶锈病除危害西伯利亚云杉外,还危害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落叶松、红松等树种。不仅对西伯利亚云杉天然幼壮林造成危害,也严重危害西伯利亚人工幼林及苗圃1-4 年生的西伯利亚云杉幼苗。侵染严重林分大多呈垂直带状或水平状分布,成灾严重区的西伯利亚云杉天然林病害株率达40%以上。染病后的西伯利亚云杉,早期发病的林木及幼苗,顶芽发育不良、针叶变枯黄早早脱落,新梢呈枯梢状态,第二年会延迟发芽或不发芽,新梢的年生长量仅为健康植株的10%,枝梢长度会逐年缩短,生长衰弱,树木抗病能力削弱,灾害严重区域林分生长衰退、针叶为黄绿色,几乎干枯落尽、瀕临凋亡,整个云杉林远看为黄褐色呈现火烧状,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对天然林更新、育苗、生态修复造林与林区经济带来较大的损失。

2 病原及症状

云杉叶锈病的生活史因病原菌不同而各不相同。病原真菌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金锈菌属的祁连金锈菌。6 月下旬,西伯利亚云杉当年新生嫩枝叶的背面沿气孔线分散排列密生针尖状小凸起,即孢子器,并伴有少量黄褐色至黑褐色针尖状病原菌的性孢子器。数日后,不规则黄色段斑在针叶背面出现,段斑上密生桔黄色微隆起的长条状或椭圆状黄色小点,即锈孢子器,小点顶部相连堆积分泌出数根细丝状黄色密滴珠。锈孢子器成熟后,包被膜会陆续破裂,飞散释放大量黄色粉末状锈孢子侵染寄主,破裂后的包被膜变为粉白色。病重苗木的每个针叶可产生数个锈孢子器,9-10 月份,感病针叶逐渐干枯脱落、呈土黄色。导致苗木生长矮小甚至枯死。云杉叶锈病菌的寄主较为广泛,不仅寄主在云杉当年侵染后的枝叶上,也会寄主在在附近的草本及野蔷薇、花楸、黑加仑等杂灌木,黑褐色的小点在寄主叶背面着生,即菌丝体,气温降低在寄主上的菌丝体不再发育潜育越冬。第二年春季气温回暖至夏至节气,会再次萌发担孢子进行侵染。

3 发生规律

6 月中旬,在寄生植物叶背面潜育的菌丝体冬孢子萌发,担孢子产生,借气流担孢子通过空气进行传播。进入西伯利亚云杉新生幼嫩枝叶上开始侵染。此时,正处于西伯利亚云杉顶苞时期,由于平均气温在14℃~16℃,针叶萌发迟、担孢子侵入期10~20 d,6 月底至7 月初发病,在针叶上锈孢子器产生,7 月中、下旬锈孢子会陆续成熟,包被破裂后释放锈孢子,并借助空气传播到寄主的野蔷薇、花楸、黑加仑等灌木进行侵染。在受危害植株叶背上产生冬孢子堆[2]。冬孢子不越冬遇阴雨天气,担子和担孢子便可萌发产生。借气流担孢子传播至云杉的嫩梢上侵入,8 月中下旬,随气温逐渐变冷,菌丝体在寄主叶背面着生潜育越冬。第二年6 月中旬,随着气温回暖,在寄主上潜伏的菌丝体发育成孢子堆,萌发形成担孢子,侵染危害林木。

云杉叶锈病侵袭严重程度和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若在6 月中旬遇连续数天强降大雨天气,病菌孢子侵染传播的可能性会比较小。病害危害程度则会减轻。若连续数日遇小阵雨,阴雨交替或晴雨交替发生,则利于冬孢子萌发和担孢子的传播侵染。加之因阴雨降温,致使西伯利亚云杉的新叶生长会缓慢,感病期会延长,病害则较为严重。云杉叶锈病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加重。孤立的西伯利亚云杉、疏林地、林缘地带病情较为严重,郁闭度大于0.6~0.7 的西伯利亚云杉林病情则较轻。

育苗过程中,同一苗床两侧幼苗发病会较中间严重些,苗木上层病情较下层重。通常一年生西伯利亚云杉苗无叶锈病出现,是由于出土后的幼苗错过了被担孢子侵染的盛期。加之育苗过程中苗床上会覆盖遮盖物或搭遮阴棚,对担孢子传播起到阻挡保护作用。

同一立地条件下,发育阶段不同、林分因子不同、及树势不同,其抗病性能差异性显著。3-4 年生西伯利亚云杉苗重于2 年生苗,西伯利亚云杉幼林重于成年林,西伯利亚云杉纯林重于西伯利亚落叶松、白桦及欧洲山杨等针阔叶混交林。土层深厚、地势较为平坦及地力等级较高林分云杉叶锈病则较轻,反之则较为严重。

4 防治技术

4.1 林业措施

4.1.1 及时清除寄主物,减少侵染源

将寄主在西伯利亚云杉周围的黑加仑、花楸及野蔷薇等叶锈病侵染源进行彻底清理铲除。在秋季及时将病枝、病叶清除,集中烧毁或对土壤进行翻耕将病叶埋于土壤中,彻底消灭消灭越冬的病菌,减少初次侵染源。春季及时将带冬孢子堆的病芽剪除,将树下越冬杂草清除并进行集中销毁,阻断其扩散蔓延。

4.1.2 营造针阔叶混交林

抑制西伯利亚云杉叶锈病发生、蔓延的最经济、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营造针阔混交林,须本着适地适树原则,对林分结构进行调整,因地制宜地在宜林地开展针阔叶混交林的营造。人为创造不利于西伯利亚云杉叶锈病发生的环境和条件,根据立地条件,按每50 m 进行采伐,林带宽为20~50 m,种植密度为1.5*2 m 的株行距进行,造林密度为222 株/666.7m2。在西伯利亚云杉纯林内补植补造西伯利亚落叶松、欧洲山杨及疣枝桦混交林,形成相互混交,提高林分生长质量,减缓或阻断云杉叶锈病的侵染和传播。

4.1.3 阻断云杉叶锈病侵染传播途径

通过抚育间伐、修枝及割灌等抚育措施,修枝宜在早春5 月树液流动前,或9 月下旬树木落叶后,剪除影响林木干形的萌条、侧枝和死枝;抚育间伐株数保留2 610 株/hm2,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7 以上;割除灌草要将草根锄断,且要到边到沿,灌茬不超过5 cm。对天然林进行合理森林抚育间伐改造,可改善林分卫生条件,提高林分质量,有效阻断云杉叶锈病侵染传播途径,不断提高云杉林林分自身的抗性,确保阿尔泰山大面积水源涵养林永不衰退。

4.1.4 阻隔病原菌的侵染

每年7 月上旬至中旬,苗床上搭建高50 cm的塑料膜拱棚,塑料膜不可紧靠着苗木,避免日晒后灼伤西伯利亚云杉幼苗。棚的两端须保持敞开状态,既可减少西伯利亚云杉幼苗与云杉叶锈菌冬孢子接触,避免冬孢子侵染。又可增温减湿改变苗床的小气候,有利于苗木的生长。还可减少杂草的生长,节省锄草的劳动力,也可预防晚霜天灾,使苗木质量提高,育苗成本降低,搭棚30 d 即可见效,侵染期过后便可将拱棚撤除,防病效果良好。

4.2 化学防治

对染病较为严重的西伯利亚云杉天然林林分,可用20%国光三唑酮乳油1 500~2 000 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粉剂2 000~2 500 倍液,或25%国光丙环唑乳油1 500 倍液,选择晴天进行喷雾交替防治。12~15 d 喷1 次,连喷3次[1]。对云杉叶锈病的防治率可达85%以上,也可视病情增加或减少防治次数。用唑类药剂防治锈病时须注意安全间隔期,不可加量缩短间隔期,以免出现西伯利亚云杉植株矮化现象。

西伯利亚云杉人工幼林和苗圃侵染期,须及时进行喷药剂防治,可用97%敌锈钠0.25%药液,加上0.2%洗衣粉或20%粉锈宁200 倍液,每隔10~15 d 喷1 次,连续喷2~3 次。

猜你喜欢

阿尔泰山叶锈病西伯利亚
THE LAST FALCONERS
河南省55个冬小麦品种叶锈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赋予谷类作物叶锈病抗性
杨树叶锈病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策略
西伯利亚的熊妈妈
西伯利亚博亚雷岩画与欧亚大草原的青铜时代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阿尔泰山林下灌木生物量生长模型研究
新疆阿尔泰山天然林区云杉八齿小蠹防控区划
阿尔泰山中部树轮宽度年表特征及其气候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