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木萨尔县小麦产业发展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3-08-10岳玉颖

新疆农业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吉木萨尔县农技补贴

岳玉颖

吉木萨尔县北庭镇农牧业发展中心,新疆昌吉 831700

多年来,小麦一直是吉木萨尔县的主导产业之一,2020 年小麦种植面积约1.99 万hm2,产量约8.27 万t[1]。“十三五”以来,吉木萨尔县小麦生产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小麦单产和总产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2]。但是由于近年来生产成本和土地流转费用的增加,小麦生产的比较效益总体呈下降趋势,有些甚至处于亏损状态[3]。吉木萨尔县作为新疆小麦生产的重点县,小麦常年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远远超过其他作物。如何推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保证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做强做大小麦产业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1 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新的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慢

对配套栽培技术缺乏系统研究,特别在生产水平提高后,对优质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需肥需水规律及生理生化指标还需进一步探索,这就形成优质品种与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不配套。目前山区由于地块小、土地流转面积少,种植户大多按照分散种植模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小麦高产配套技术如优选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三喷一防”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实施难度大,使得小麦生产水平低于当前平均水平,产量和品质都达不到地区水平。目前种植的冬春小麦品种多达10 多个,不利于分级收购。

1.2 农技服务体系弱化

近年来,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弱化,各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人员较少,各种农业试验、示范和苗情调查无专人负责,新品种、新技术无法及时传授给农民[4]。农民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整地质量差,农机具不配套,保证不了“齐、平、松、碎、净、墒”的质量标准,播种时深浅不一,不能一播全苗,小麦生长后期管理跟不上,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

1.3 自然灾害和病害对小麦生产的不良影响加剧

“十三五”以来,自然灾害和病害发生频繁,对吉木萨尔县的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如2020 年,吉木萨尔县遭遇持续干旱少雨天气,气温偏高,河系来水量大幅减少,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作物不同程度受旱,山区近1 333.33 hm2小麦绝收,其他小麦也只浇了1~2次水,对小麦产业造成巨大影响。同时病虫害也是制约吉木萨尔县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冬小麦苗期的雪腐病、雪霉病、生长期的锈病等,发病时轻则减产,重者改种其他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未到位、投入减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农业投入不足,农田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吉木萨尔县农户耕地面积较少,一般家庭小麦种植面积约0.33~0.4 hm2,地块小,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进程,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的水平,导致小麦生产成本增加。小麦生产新技术推广受阻的原因是农村种地的多是50~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他们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弱,影响小麦新品种和配套新技术推广应用,另外随着农资价格上涨,人工费用增加,小麦生产成本逐步上升,种植小麦比较效益偏低,有些农户为节约成本,出现“以粮代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小麦增产。

2.2 实际生产中技术应用不到位

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农技人员对实用技术的宣传普及率较低,实际农业生产中存在整地质量不高、未实现精量播种、播期不合适、水肥管理不科学、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的情况。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山区还不能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平原区由于退水减地的硬性指标限制,一些小农场、村集体土地上种植小麦大户用水难以保障,规模种植面积减少。另外山区农田地块小,不利于大型农机具作业,规模化经营难以发展。其次由于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抗御灾害能力有待提高

小麦生育期内常常受到干旱、洪涝、干热风等的影响,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小麦减产较为严重。实际生产中,种植户对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不能准确掌握,不能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往往是“见病才防,见害才治”,常常错过了防治的最佳时期。另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导致耕地质量下降,面源污染加重,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产量和效益,难以抗御较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能力亟需提高。

3 小麦产业发展应对措施

3.1 稳定播种面积,确保粮食生产

加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业综合保险、农机具补贴、土壤深松补贴等政策的宣传力度,农技推广人员应加强良种试验示范、农业技术培训、召开现场会指导等工作,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带来的增产增质,引进和宣传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调动农牧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稳定和提高小麦播种面积,优化提升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筑牢粮食安全底线,科学合理地搭配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结构,使粮、经、饲同步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3.2 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要加强县、乡两级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出台激励措施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充分发挥农技人员在农业生产中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尽量满足地域及高产生产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需求,增强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认可。加强农业执法力度,认真解决各类土地流转纠纷、种子质量纠纷、除草剂使用不当纠纷、机械收获纠纷等,促进小麦产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小麦种植相关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在保留已有补贴对象和水平的前提下,建议将以小麦种植面积为依据的耕地地力补贴政策调整为以产量为补贴依据的方式,杜绝像旱地只种不收拿补贴的现象。补贴及政策要向真正的小麦生产者倾斜,特别是要借用政策杠杆引导种麦能手发展规模经营。

3.3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小麦抵御灾害能力

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高产品种,积极对接购置纯度高、品质优的种源,提高良种覆盖率。大力宣传施用有机肥的优点,推行按照地力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小麦抵御灾害能力。开展多渠道的宣传,做好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健全和强化小麦病虫草害的监测预报及专业防治组织体系。引导懂植保的专业人员成立统防统治合作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把握时机进行“一喷三防”,提高防治效果。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保险作用,积极组织落实理赔资金,优化理赔流程,简化理赔手续,确保受灾后理赔款尽快通过“一卡通”赔付到受灾农户手中,从而提高理赔精准度和理赔时效性,保障受灾农户及时恢复生产。

猜你喜欢

吉木萨尔县农技补贴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吉木萨尔县泉子街地区芦草沟组沉积环境分析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吉木萨尔县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与建议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