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树叶锈病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策略

2020-12-18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20期
关键词:叶锈病落叶松杨树

梁 黎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榆中730117)

叶锈病是杨树生长发育期的一种严重病害,对杨树正常生长影响巨大,主要为害杨树的叶片,同时该病具有较快的蔓延速度,对杨树幼苗以及幼树危害性较大,常常造成大范围侵染,如果杨树感染叶锈病比较严重,极易导致杨树出现枯死和大面积死亡。因此,防治杨树叶锈病对其健康生长及繁殖意义重大。

1 病原菌

杨树叶锈病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栅锈属的马格栅锈菌和杨栅锈菌。夏孢子堆为黄色,散生或聚生。夏孢子呈圆形或是椭圆形,颜色为橙黄色,存在刺状的突起,直径在21~30 μm。冬孢子为梭柱形,褐色,大小(37~50)μm×(10~15)μm。该菌的转主寄主在我国尚不清楚。

2 发病症状

杨树叶锈病又称黄粉病,对杨树的叶片、叶柄以及嫩芽、冬芽为害严重。春季杨树展叶期,可在杨树上见到黄色的粉堆,如同黄色绣球花上的畸形病芽。叶锈病严重的杨树,在3周左右便会出现干枯现象。展叶之后的杨树受到叶锈病感染后,会在叶片上形成黄色的小斑点。

5—6月是杨树叶锈病发生最为严重的时期,其病斑将会连片出现,并伴有明显的焦叶和落叶现象。冬芽受到为害时,无法正常展叶或叶背出现卷缩症状。杨树叶柄和嫩梢遭到危害后,会形成条状的病斑。雨季杨树叶锈病发病较轻,8—9月将进入第二次发病盛期。杨树树叶感染叶锈病的,在其背面会出现绿色的小斑点,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橘黄色的小疱,当疱破裂时散发出黄色的粉末。进入初秋,杨树树叶正面出现多角形的锈红色斑,有的锈斑会结连成片,引发杨树出现枯死现象,严重影响杨树生长。

3 发病规律

在有落叶松存在的条件下杨树叶锈病表现较为突出。但是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没有落叶松的条件下也会出现杨树叶锈病,表明杨树叶锈病病原菌再不通过性孢子以及锈孢子前提下也可生长。对不同距离苗木间叶锈病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和落叶松距离200 m以内的杨树育苗地没有出现叶锈病,有的发病非常轻微;与落叶松西北侧距离300 m左右的育苗地,杨树则全部发生叶锈病,同时病情非常严重。

叶锈病的发生与温湿度条件有着密切联系,通常情况下2~28℃冬孢子开始萌发;在2℃条件下担孢子开始萌发,15~18℃是其最佳的萌发温度,在37℃仍能进行萌发;在6℃的条件下锈孢子开始萌发,15~18℃是其最佳的萌发温度,最高可以在31℃条件下萌发。

叶锈病病菌在对2种寄主进行感染过程当中,主要在有水滴以及水膜前提下才能实现传播。进入5月份时降水逐渐增多,落叶松发病严重;进入8—9月份之后杨树叶锈病发病严重。

在高密度种植杨树林中,通风透光条件不良、湿度过大都会加重叶锈病的发生。

与落叶松种植距离相近的杨树发生叶锈病的概率更高。通常情况下夏孢子具有一定活力,会引发杨树感染叶锈病,而如果环境条件比较干燥,夏孢子能够存活10个月左右,因此还有0.3%的夏孢子在越冬过程中致病力不断增强,在未发生转主寄主的情况时,病菌也可通过夏孢子对次年的杨树造成危害,这是一些无落叶松分布区域杨树依然感染叶锈病的主要因素。

4 防治策略

4.1 抚育管理

在扦插杨树苗过程当中应当首选没有种植落叶松的干燥地块进行扦插,同时扦插地必须保持良好的排灌条件,科学合理地设置种植密度,以免由于种植地块排水不畅,萌发锈孢子,引发杨树叶锈病。

种植杨树过程当中应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树种,严格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加强培养适应能力强的优质杨树品种,促进杨树健康茁壮生长,控制和减少叶锈病的发生。杨树育苗过程当中,在没有发生叶锈病的苗圃进行育苗,控制和降低叶锈病的发生概率。

4.2 栽培技术及管理

在杨树栽培过程中应加强栽培管理。杨树苗木早春出圃栽培之前,置于清水中48~72 h,让苗木充分吸水。杨树种植过程中合理开挖种植坑,科学地浇灌水或者打泥浆,更好地保护杨树苗木,控制和降低假植现象的发生,提高苗木成活率。杨树种植之后及时浇灌,确保杨树生长水分需求,为其健康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营林措施

为了控制和降低叶锈病的发生,应当努力创造适宜杨树生长的环境条件,促进幼苗生长发育,提高杨树生长势,增强其抗病能力。在树林营造过程中首选没有种植落叶松的区域进行造林,不能和落叶松一起营造混交林,倘若造林区域土壤条件不佳,干旱,同时风沙较多,没有良好的灌水条件,可以应用截杆造林法,并及时利用铅油涂抹截干部位,促进杨树根系生长发育,控制苗木本身水分散失,保证苗木成活率,提高杨树生长量,控制和降低叶锈病的发生。要保证苗圃卫生,发现苗圃内有感染叶锈病的植株及时清除,并将落叶病枝全部清除出去集中销毁,控制和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降低和控制杨树叶锈病的发生概率。进一步强化杨树苗木调运检疫工作,禁止从疫区调运杨树苗木,同时苗木外运也应当做好相应的检疫工作,并取得检疫证书。在杨树栽植过程当中应当对其栽植密度进行合理控制,以免由于栽植密度过大,加重叶锈病的发生,合理应用氮肥,强化水肥管理,增强杨树自身抗病能力。

4.4 化学防治

杨树发生叶锈病之前可以选择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可应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还可应用敌诱钠2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间隔2个星期防治1次。杨树叶锈病发病期利用1∶125~1∶170的波尔多液喷施防治,在第一次防治之后,再选择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施防治,可减少和控制叶锈病对杨树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5 结语

在杨树栽植过程当中,叶锈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对杨树叶片危害性极大,严重影响到杨树的健康生长。为了有效控制和降低叶锈病的发生,促进杨树健康生长,在防治叶锈病过程中应严格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没有发生杨树叶锈病时,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控制和降低杨树感染叶锈病的概率,倘若杨树出现叶锈病之后,必须要尽早防治,选择多菌灵、代森锌以及甲托等药剂进行防治,控制病菌蔓延传播,避免对杨树生长造成更大的危害。

猜你喜欢

叶锈病落叶松杨树
39份外引小麦种质的抗叶锈病基因检测及其抗性鉴定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河南省55个冬小麦品种叶锈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赋予谷类作物叶锈病抗性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跟踪导练(五)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铝胁迫对2种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