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视角下的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2023-07-03王一冲

活力 2023年8期
关键词:货币经济

王一冲

(辽宁师范大学,大连 116000)

一、通货膨胀背景

通货膨胀的社会和经济后果促使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各方面专家,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对这种极其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性质的探究中,并寻找克服它的方法。纵观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通货膨胀控制经验,这项工作任重道远。经济危机时期的通货膨胀问题特别严重,不论经济危机是由生产过剩还是生产不足引起的,也不论是货币危机还是信贷危机,都会导致金融系统的破坏性进程,并通过通货膨胀表现出来。

二、通货膨胀成因

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这意味着太多的货币在追逐各种规模的商品,任何总需求的增加都会成为需求导向型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第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增加引起的总体价格水平的上升。第三,需求和投入混合型。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单一,由不同原因同时引起的价格水平的上升是由供应和需求共同引起的通货膨胀。第四,一旦预期和通货膨胀的惯性在实践中变得根深蒂固,通货膨胀就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被称为通货膨胀惯性。对通货膨胀惯性的一个解释是民众响应的通货膨胀预期。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通货膨胀的机制使得违反经济法、原则、商业规则的责任有可能转移到尽可能多的经济体系主体身上。因此,对一些人来说,通货膨胀是金融部门的自然灾难,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它是一种内在的好处。人们实际上已经与它和解了。在目前许多经济学家的观点中,如果通货膨胀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它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这是由于在其基础上可以确定客观和次个体的因素。然而,在经济危机期间,通货膨胀率大幅上升,促使政府采取解决方案。政府若没有采取任何重大措施来缓解这种情况,这种通货膨胀就会对金融市场和整个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虽然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贬值和价格上涨,但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是完全负面的经济现象。在经济学家进行的研究中,人们发现通货膨胀也是有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的。当经济的实际增长没有达到预期水平时,当经济增长不如预期时,适当的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二)消极影响

通货膨胀会导致价格持续上涨,从而导致国民购买力的降低。虽然通货膨胀有其积极意义,但通货膨胀仍然具有负面影响,因为它导致价格持续上涨,降低了人们的购买力,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通货膨胀过程降低了投资成本,并造成了过度的增长。这降低了金融系统的效率,降低了竞争力和市场活力,并且使得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导致负增长。全球突发状况也会对经济市场造成影响。

1.20 世纪70 年代英国战后危机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英国和意大利历来是通货膨胀率比较高、失业现象比较严重的国家。进入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萧条,英国、意大利在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的同时,通货膨胀率大幅度上升,从而陷入了“滞胀”的困境(见图1)。对此,两国历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不同的政策措施,力图抑制通货膨胀、维持经济增长。这一次大型通货膨胀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失业率猛增,形成了历史上的经济大变动,造成严重社会危机,影响其货币市场的稳定性与连续性。通过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税率、压低公共开支等方式缓解了其通货膨胀。

图1 各国通货膨胀率数据(图片来源:bing.com)

2.20 世纪8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

1978—1982 年,这是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过渡的时期,当时商品价值规律在调节社会经济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当时,为了解决过去遗留的复杂问题,经济的创造和分配速度过快,与国家的条件和力量不相匹配。1978 年底,经济建设出现了“洋务潮”,过于仓促地引进外国设备,提出了120 个新建和改建的大型项目。1978 年的积累率达到36.5%,虽然在1979—1980 年略有下降,但仍然很高。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几年保持高位,造成了投资膨胀。政府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政策是符合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的。它是积极的和必要的,因为它理顺了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长期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城市企业的改革和在公共财政中引入“有区别的一次性付款”的做法产生了积极的政治效果。但是中央政府承担了调整农副产品价格和对企业的税收优惠,以及企业的软约束和国际收支逆差而造成的收入和基础设施过剩的负担,导致中央政府的收入和支出严重失衡。中央政府收入和支出之间的不平衡在引入了地方财政谈判制度后进一步加剧,根据该制度,“收入和支出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划分和谈判”。财政赤字导致了超额信贷的产生和财政货币的发行。政府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政策是理顺因长期历史原因形成的商品价格关系的一个积极和必要的因素。

3.21 世纪世界局势变化

因近期世界局势发生变化,油价飙升,几乎没有放缓的迹象。布伦特原油能源市场的全球基准价格超过了每桶100 美元,人们担心这可能会扰乱能源出口到全球市场。对消费者而言,当石油变得更加昂贵时,其他商品和服务也会上涨。美国一月份的生活成本较上年同期上涨了7.5%,为近四十年来的高点。穆迪分析公司的经济学家估计,通胀使美国家庭平均每月多花276 美元。这源于一系列产品价格的上涨,也包括汽油在内。高昂的燃料成本也影响了我们在地里种植食物的价格。农业和食品加工是能源密集型的产业,占生产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据估计,美国农民2022 年花费160 亿美元,比2020 年增加35%。这已经对超市购物者产生了影响,他们已经看到食品价格自去年同期以来上涨了7%。这一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将食品从农场运到货架上的成本有关。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任何通过船舶、火车或卡车运输的产品。石油是真正渗透到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大宗商品之一。在美国,运输货物需要花更多的钱,这将会变得比通常情况下更贵。消费者支出占美国GDP 的2/3 以上,如果消费者不得不在食品和汽油上花更多钱,他们可能会被迫削减在其他项目上的支出,从而导致削弱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内部原因,但也有发生在国民经济之外的原因(见图2)。例如,全球市场的能源价格上涨、全球经济危机(货币、金融、经济等)、非法出口和进口等。

图2 美国通胀预期与原油价格走势(图片来源:bing.com)

自从我国实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经济问题,也是政府确定为优先任务的关键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国民经济中系统性经济变化的增长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是一个普遍的货币减少过程,即由于价格上涨而减少其购买力,每单位货币的价格可以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数量减少。为了定义这种现象,经济学家使用了通货膨胀的概念。了解通货膨胀的来源对于制定应对通货膨胀的具体措施非常重要。

四、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

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有赖于三个条件,即健全的利率机制、发达的金融市场及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经济行政缩减是主要驱动力,然而货币供应量增长的严重减少不能不对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产生影响,造成系统性危机的进一步延续。这表现为生产力下降加深,失业率上升,预算债务、互助债务和其他类型的债务急剧增加,次贷危机明显增加。通货膨胀虽然改变了具体形态,但并没有消失。今天,通货膨胀是经济中最紧迫的问题。在20世纪下半叶或21 世纪初,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不因通货膨胀而遭受损失。鉴于此,对通货膨胀的原因和缓解通货膨胀的方法的研究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有关。

由于国内商品和服务的总体(平均)价格水平上升,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同时,各种商品的价格可以以不同的速度增长,因此没有必要认为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在稳步增长。在温和的通货膨胀时期,个别商品的价格甚至可能下降。一个国家的平均价格水平的下降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反的过程,被称为“通货紧缩”。在现代经济学中,这种现象偶尔发生,而且时间很短往往有一定的周期性。

通货膨胀导致的价格上涨基于各方因素,但往往是相互关联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性质是经济科学各分支的研究主题。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一直试图明确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以便提出应对通货膨胀及其负面社会和经济后果的有效方法。在世界经济学中,能够明确解释通货膨胀原因的领域和学校数量很少。通货膨胀过程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仍然使研究人员无法对通货膨胀的原因达成统一的看法,因此在形成反通货膨胀的措施方面有不同的方法。

(一)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直接从限制支出、减少需求等方面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概括地说,就是增收节支、减少赤字,一般包括以下措施。

首先,减少政府支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减少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投资和行政支出;二是减少转移性支出,包括各种社会支出和财政补贴等。通过减少政府开支,可以尽可能地消除预算赤字,从而控制总需求的扩张,消除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其次,提高税收可以直接减少企业的个人收入,减少投资和消费支出,抑制总需求的扩张,而提高税收也可以增加政府收入。由于预算赤字,减少货币发行量。最后,减少政府转移性支出,限制社会支出,从而对增加个人收入产生抑制作用。

(二)紧缩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应量的无限扩张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所以可以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减少社会需求,将总需求调整为总供给。紧缩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是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率,这限制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限制了贷款,限制了投资支出,减少了货币供应。

实际上,高通货膨胀能够使金融市场瘫痪,破坏国家经济生态发展与稳定,造成经济市场过于波动,引发国内外经济危机与不稳定。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减少了人们的收入,增加了社会的分化,导致阶级差距增大,造成社会系统不稳定。鉴于此,大多数观察家认为,金融和经济危机是科技、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结 语

历史事件不会重演,寻求可持续、系统化的解决办法是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良方。在借鉴他国解决方式的同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是各国经济发展进步的治本之策。

猜你喜欢

货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发达国家货币的2019年“下半程”
新兴市场货币:各自负重前行
古代的货币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古代的货币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