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了解老年性眩晕吗

2023-07-02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燕楢

保健医苑 2023年6期
关键词:末梢内耳前庭

◎文/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王燕楢

眩晕的含义,对一般人来说并不十分明确。眩晕是一种感觉,是感觉外界东西在旋转,或者感觉自己在旋转,这叫眩晕。其他如头昏、头晕、失神等,在大家心目中含义差不多,但其实它们与眩晕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今天就讲一讲老年性眩晕。

人在自然界能够维持身体的平衡,左右转向自如,起坐自如,乘车时遇到急刹车能站立不倒,这是因为体内有三个系统在维持平衡。一是视觉系统,人在夜间看不见路,就走不稳,除了能看以外,还须双眼同步,没有屈光不正。二是本体感觉系统,在人体皮肤、组织、肌腱各个系统都有感觉系统,如果有东西碰到你身上,皮肤、肌肉可感觉出它的厚薄深浅,夜间眼睛看不见,但脚可以感觉出地面的高低深浅,人在汽车上能自动调节姿势,两脚一前一后,自然发力,保持身体的平衡。三是前庭系统,在人的内耳中有一个感受器,叫前庭,它是负责身体平衡的精密器官。前庭系统包括内耳末梢向中枢传导的神经与神经核,前庭系统左右各一,它对身体的重要性就像飞机的左右两个发动机一样,如果两个发动机转速不一样,就会在空中打转,甚至掉下去,无法保持平衡。前庭系统对维持人体的平衡非常重要,只有当前庭发生病变时才会出现真正的旋转性头晕,眩晕严重的患者平卧在床上一动也不敢动,出现恶心呕吐。维持身体平衡是靠这三个系统的作用,任何一个系统出问题,都会有头晕的感觉,但只有前庭系统出了问题才会有旋转或掉下来的眩晕感觉。

老年性眩晕的病因

老年性眩晕不是一种单一病变,而是随年龄增长产生的眩晕综合征,发病原因和部位因人而异。前庭系统包括前庭末梢和前庭中枢两部分,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退行性病变和萎缩,就像机器老了,像收音机用了几年后哪儿都不灵了。人体器官的老化在老年期以前就已经开始,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或早或晚,与生活习惯有关,如果天天打麻将到夜里一两点钟,抽烟一天一盒抽不够,喝酒一天三顿,得一斤半,肯定老得快。因此,老年性眩晕出现的年龄差别很大,一些人50 岁左右就已经出现,而有的人到了七八十岁仍然无病。另外,动脉硬化引起负责前庭系统血液供应的小血管供血不足,使前庭系统因缺血缺氧而受到损害,也可以造成眩晕。全身性动脉硬化所导致的心、脑两器官的供血不足已经被人们重视,但来自椎基底动脉、迷路动脉及其分支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内耳性眩晕症状可以早于心脑症状,往往不被人们重视。由于高血压而引起的大脑血管痉挛而导致的脑缺氧,或血黏度高、血脂高,供血不足,也可以导致老年性眩晕。颈椎关节病可以使椎动脉扭曲,引起脑部供血不足,或因刺激颈部神经也可以导致眩晕,如果有动脉硬化、低血压及颈椎病,三者都不严重,但三者相加就会使大脑供血不足而缺血缺氧,也可以导致眩晕。

老年性眩晕的临床表现

老年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因病因不同而有显著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型:

1.前庭末梢型。由一侧前庭末梢或一侧内耳部分或全部损害所引起,患者大多数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尤其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更容易发生。由于内耳动脉痉挛或梗塞,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生患侧听力下降、眩晕和平衡障碍,平衡障碍的最主要特点是闭上眼睛站不稳,更不能一条腿站立。

2.老年中枢型。老年性眩晕大多表现为此类型,发病年龄在50~70 岁,是由于椎基底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前下动脉、椎基底分支动脉硬化,供血减少,天长日久,达到一定程度时,发生脑部神经损害,于是就出现了阵发性眩晕。与前庭末梢型不同的是,大多为一过性,往往为1~2 分钟,常常伴有口唇周围的麻木感,一时性说话不利落,好像是舌头大了,甚至言语不清,经过一段时间后缓解。这些症状一般持续时间不长,可以在几个小时以内逐渐消失,重的持续时间较长,头一直昏昏沉沉的,常常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才能完全恢复正常,但经过一段时间还可能再犯。老年中枢型眩晕常常是脑意外的前奏,提示将来有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的眩晕可以更严重,而眩晕只是早期症状,所以出现眩晕不能不管,应当积极地治疗,预防更严重疾病的发生。

3.大脑型。由于大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高血压、脑萎缩或脑软化引起,常常伴有其他的老年病,如白内障、眼底动脉硬化,临床表现为长时期头晕、头昏,有轻度平衡障碍,脚像踩了棉花套一样,双侧耳鸣,也可以有耳聋。

如何明确诊断眩晕

如果发生了眩晕,因为患者及家属并不了解是何种病情,所以应该及早到医院检查,进行全面的神经内科及耳鼻喉科检查,包括血压、心电图、血黏度、颈椎X 光片、椎动脉检查等。全面的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

眩晕的治疗

首先,急性期应安静卧床休息,卧室的环境需要安静,光线越暗越好,患者常常不能平卧,而只能保持侧卧。其次,可以口服抗眩晕药,如苯海拉明、地芬尼多、乘晕停、敏使朗等。在情况允许时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若呕吐较重,饮食较少,出汗又多,可以通过静脉适当地补充一些液体。如果患者病情较重或者经过上述处理仍然无效,应当马上到较大的综合医院看病,由专科医生处理,因为眩晕有可能是小脑动脉发生栓塞,不能在家中耽误,尤其对于老年人,容易贻误治疗时机。

眩晕不发作时可以使用一些改善内耳循环和脑供血的药物,并积极治疗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病。高血压是导致眩晕的重要原因,积极治疗高血压很重要,很多人常在头晕时才想起吃降压药,其实血压只要超过140/90 毫米汞柱就应当治疗。治疗眩晕的常用药物主要是银杏叶制剂,它们能够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防止血栓形成,保护神经组织,因此长期服用可以防止老年性眩晕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此外对预防耳鸣也有效。药中的有效成分是银杏黄酮甙和银杏内酯。另外,还可以酌情使用一些钙拮抗剂、抗眩晕药等。

眩晕的预防

1.戒烟、限酒、低盐。吸烟对人体有害,尤其是对心脑血管更不好。酒,尤其白酒,不宜多饮。盐吃的多了,能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应该低盐饮食。戒烟、限酒、低盐饮食对减少眩晕的发病是有益的。

2.适度的运动。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运动有助于保持血管的弹性,减轻动脉硬化。老年人可以采用慢跑、散步等方式,每周锻炼3 次,每次5 公里左右,最好的方式是快走,走完后身上出点汗才好。此外,游泳也很好。

3.良好的睡眠。有些老年人睡眠不好,也不吃安眠药,说是安眠药有不良反应,怕影响身体,其实睡眠不好本身就在影响身体健康,应适当吃一段时间,改善晚上睡不着觉的问题。

4.不要过度劳累。老年人机体老化,机能衰退,不宜过度劳累,尤其不宜熬夜,通宵打麻将更是有害,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5.多吃蔬菜和水果。提倡每天吃1 斤左右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对人体有益。同时要少吃油腻食物,特别是少吃动物脂肪,否则会导致胆固醇升高,引起动脉硬化。

猜你喜欢

末梢内耳前庭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恐龙内耳的秘密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内耳道及穿行结构的显微影像解剖学
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前庭康复在急性前庭神经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