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耳鸣的防治与心理健康

2023-07-02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高晓葳

保健医苑 2023年6期
关键词:听神经外耳道内耳

◎文/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副 主任医师 高晓葳

主任医师 刘丽燕

耳鸣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耳神经学症状,指在无任何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的情况下,耳内或头部所产生的一种或多种声音的感觉,常被描述为低调的嗡嗡声、高调的蝉鸣声、风声或流水声等,可单一或多种声响同时并存,常伴有或不伴有听力下降,严重者甚至伴有睡眠障碍、烦躁、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的改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耳鸣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发病群体,并且70 岁以上人群中耳鸣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耳鸣是身体的报警信号

听觉系统是人体的报警系统,很多部位出了问题,都会以耳鸣的形式发出警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多耳鸣是体内善意的“纪检系统”,提醒患者要注意规律生活、好好休息,并积极寻找病因。因此,耳鸣有良性耳鸣,也有恶性耳鸣。桥小脑角肿瘤以及颅内病变引起的耳鸣是恶性耳鸣,但良性耳鸣更多见,其常见的原因是睡眠障碍,当失眠到某种不能忍受的程度时,大脑皮层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就会发出耳鸣的信号报警。相对于中青年来说,老年人群中颅内病变及失眠的发生率还是很高的,因此在老年人群中,出现耳鸣报警时,一定要积极面对。

耳鸣的病因

耳鸣是一些疾病的先兆症状,如听力减退、听神经瘤和某些全身性疾病,因此当出现耳鸣的症状时,一定要积极寻找可能引起耳鸣的病因。耳鸣是一种听觉紊乱现象,听觉传导通路中任何部位的病变都会导致耳鸣,传导通路包括外耳道、中耳、耳蜗、听神经、脑干或大脑皮层。常见的病因包括以下6 个方面:

1.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大脑后循环障碍、颈椎病、鼻窦炎、鼻息肉及鼻咽癌等。

2.外耳病变:如外耳道耵聍栓塞、异物、胆脂瘤、外耳道湿疹等。

3.中耳病变:如分泌性中耳炎、慢性中耳乳突炎、中耳胆脂瘤、粘连性中耳炎、中耳胆固醇肉芽肿、耳硬化症等。

4.内耳病变:如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听神经病、噪声损害、耳毒性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损伤等。

5.中枢性耳鸣:如听神经瘤、脑肿瘤、脑血管病等。

6.其他:腭肌痉挛、颞下颌关节紊乱。

耳鸣的诱发因素

耳鸣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不良生活方式,如失眠、缺乏运动、不规律饮食及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大量的吸烟、饮酒及咖啡均可影响耳部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耳鸣甚至耳聋;第二是心理精神因素,受到意外事件突然强烈地刺激可促使耳鸣发生,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忧郁、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等均可以引起或加重耳鸣。当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时,去甲肾上腺激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血流量减少,造成内耳供氧不足,从而导致耳鸣。

在老年人群中,失眠、缺乏运动、吸烟、饮酒、寂寞、孤独等诱发因素是广泛存在的,因此老年人要避免不良诱发因素刺激而引起的耳鸣。

耳鸣与心理健康

随着耳鸣的神经心理模式的提出,显示出耳鸣和神经心理活动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和复杂性。耳鸣与心理精神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心理精神因素可以诱发耳鸣,长期耳鸣的患者又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包括抑郁、忧虑、烦躁、情绪波动和失眠等,这种长时间的心理障碍反过来加重耳鸣,形成恶性循环。可以说,心理精神因素既是耳鸣的原因,又是耳鸣的结果。

如果老年耳鸣患者不能较好地适应环境变化,自身调节能力差的耳鸣患者较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不良心理问题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适应能力正常的患者。

耳鸣的预防

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调整生活节奏,改善睡眠,保持精神乐观,适量运动,远离噪声环境,杜绝滥用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可以预防耳鸣的发生。老年人是失眠的高发人群,要加强对老年人群失眠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积极改善老年人群的睡眠状态,预防耳鸣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耳鸣的预防与老年性听力减退一样,要注意全身健康问题,避免环境、药物对听觉器官的损害。

耳鸣的治疗

一旦出现了耳鸣,不要惊慌,要及时就医,尤其对于因内耳微循环障碍引起的耳鸣,治疗越早,消除耳鸣的几率越大。

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耳鸣是我们机体的预警,耳鸣的出现提示我们需要按照健康的生活方式善待自己,积极检查排除全身性疾病,及时治疗。在引起耳鸣的诸多内科疾病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意外、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均多发于老年人,所以要积极排除并治疗原发病。另外,有很多耳科疾病如梅尼埃病、听神经瘤等都可引起耳鸣,要及时就诊于耳鼻喉科排除相关疾病。对于失眠的老年人群,耳鸣的出现相当于雪上加霜,在积极检查、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努力改善其睡眠状况,亦可避免因耳鸣继发的不良心理问题。

要认识到耳鸣与心理精神因素是密切相关的,避免错误信息的输入,如“耳鸣不用治”“耳鸣不好治”“鸣久必聋”等说法,树立起打败耳鸣的自信心,避免因耳鸣而继发的各种不良心理反应。重视老年耳鸣患者的心理问题,正确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保持情绪稳定,对疾病恢复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听神经外耳道内耳
头体针联合口腔颊黏膜放血疗法治疗听神经鞘瘤术后面神经麻痹验案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恐龙内耳的秘密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内耳道及穿行结构的显微影像解剖学
听神经瘤患者的远红外热像特征分析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
内耳局部给药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