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策略

2023-06-30冯璐瑶

天津教育·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评价

冯璐瑶

以减负增效为目标去改善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扩展教学内容和形式极具益处。这不仅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和品质,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以及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修养。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重要性,对现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以达到减负增效目标的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和新课改内容不断深入落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都亟待丰富,以构建全面科学化、多维度、新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素质化且现代化的语文学习体验,最终达成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因此,针对“双减”政策的实质,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将有利于基于清晰的教学目标引领,鼓励教师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主动改变教学思维,改善语文教学环节,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重视学生学习差异的处理,突出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活性与联系性,从而全方位减轻学生的语文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与质量,最终落实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意义

(一)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不仅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也符合“双减”政策的宗旨。因此,为了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朝着减负增效的方向发展,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他们的语文教学策略,一方面可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优化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体验,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学生的语文兴趣学习,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理论基础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学习具体的学习方法与技能,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将以往的“要我学”转变为如今的“我要学”,在心理层面上减轻学生被人追赶、被人推着走的学习压力。

其次,减负增效的落实有利于减轻学生的校内作业负担,帮助学生在生理上减轻具体的实质压力,一方面既可以将课余时间还给学生,促使学生基于兴趣引领完成语文学习拓展或其他学科的兴趣展开,利用宝贵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学生正常的睡眠与休息时间,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提升实际语文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将有助于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效果。首先,为了实现减负的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实际课堂教学时,会致力于处理学生学习任务量的问题,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精细划分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把总的学习目标拆解成若干具体的小目标,这样就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其次,为了实现增效的目标,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需要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范围,深入挖掘语文学习的深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丰富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以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培育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根据兴趣主动进行语文学习,最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学生在这种课堂环境中往往被忽视,教师将课程设计作为单向传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适合学生的具体学习任务,并且容易使任务量过大,导致学生无法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最终影响教学效果。此外,更严重的是,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学习任务量同质化,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兴趣培养,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需要,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如果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无法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导致学生无法主动地参与学习,而是陷入了被动学习的境地。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下降,甚至出现逃课和早退等行为。

(二)忽视教学内容的联系拓展

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现状还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忽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联系与拓展。一些与生活、历史、科学相关的语文知识点需要联系其他学科或生活完成具体的教学,以帮助学生拓展学习广度,发掘学习深度,但是部分教師却不能意识到其重要性,导致知识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最终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性格特征,其并不能深层次理解语文阅读文本或语文文化知识,教师应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或感兴趣的话题完成具体的教学,但是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并没有贯彻落实,最终导致语文教学内容单一与刻板。

(三)忽视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不足,这会使得教学模式僵化,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朗读和解释方式,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理解深度。反之,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工具、提供相关历史背景的视频和其他形式的视听资料,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共鸣,从而培养他们多元化的认知方式,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应组织实施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活动,通过真实的情境、典型的案例来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四)忽视教学评价的应用

教学评价是整体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通常会忽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导致教师无法掌握全面、真实的学生学习情况,难以有针对性、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学生也无法透过教学评价而获得科学精准的学习指导,产生迷茫的学习心态,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影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难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转变教师的教学思路,最终影响整体的语文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备课环节,把握教学时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备课环节往往被忽视,因此为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优化备课环节,在备课阶段便准确地把握教学时机,基于减负增效目标的引领优化整体教学策略,可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开端,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全方位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减负增效目标,提高实际的语文教学效率。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中,教师应在备课阶段关注该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契合应用。如选择故事教学法,将具体的寓言故事转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口语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通过生活化、趣味化的故事语言掌握故事内容,针对合理的故事讲述节点设计有趣的问题,准确把握教学的节奏与时机。然后基于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深入探讨寓言故事中的词汇运用,以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和分析能力,同时增加他们的词汇积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过渡。

(二)拓展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分析语文教学内容可以发现,其中涵盖大量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点。因此,为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积极拓展语文教学内容,充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视角去理解复杂和抽象的语文知识点,来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新知识的压力。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中,在完成阅读学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哲理小故事或阅读课外书,寻找相关的寓言故事,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讲述,从而增强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拓展语文学习内容,开阔学生的语文认知视野。

(三)更新教学手段,丰富学生体验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发展与科学化提升。因此,为了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减轻学生负担并提升效率,教师可以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降低他们的学习压力。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中搜寻契合的故事讲述视频或微课视频,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与寓言故事人物的声音交流完成感官上的丰富体验,产生情感共鸣,明确故事主旨,从而透过故事表象而深入理解故事蕴含的哲理。

(四)关注学生兴趣,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身为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注意到学生的兴趣和偏好,并致力于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应该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和互动中获得知识的享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意愿,使他们变成自主学习者。例如,针对介绍一种事物的习作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如对喜欢小动物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观看《地球脉动》等节目,让其自主选择一种动物完成介绍;对喜欢机器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关注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而完成介绍;对喜爱美食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引导其从饮食的表象发掘饮食文化,从而帮助学生基于兴趣引领完成高效的语文学习,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五)关注学生差异,落实分层教学

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学习差异。因此,为了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目标,教师应重视学生间的实际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以推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说明文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分配个性化的写作任务。如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写作方向而让其自由发挥;对平均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其具体的写作大纲,引导其从大纲中领悟自身的写作风格与习惯,从而完成说明文习作知识的内化;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开启一对一辅导,引导其围绕大纲逐步理解每一个段落的具体内容,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六)优化教学评价,突出教学引导

教学评价是实际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目标的达成,教师要关注教学评价的应用,优化教学评价,突出教学评价的引导性、激励性等积极作用。比如,教师可以用古诗词优化教学评价语言,对学生抽丝剥茧的阅读理解,用“柳暗花明又一村”形容学生百转千回的理解过程,从而增强语文教学评价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师还可以转换教学评价主体,增加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样化评价项目,帮助教师从多角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使学生沉浸在评价的思维发展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评价体验,突出教学评价的育人功能。

四、结语

针对小学生语文薄弱和减负增效的需求,教师应通过创新教学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确立他们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差异的关注和分层教学的实施,优化教学评價并强调教学指导,从而真正帮助学生降低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最终落实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