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考与实践

2023-06-30严丽靖

天津教育·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小学生目标

严丽靖

小学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而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与其他科目相比,数学不但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而且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相对简单,还没有形成较强的思辨能力,若想让小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学会逻辑思维方法,就需要提升他们的理解力、增强他们的记忆力。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推动课堂教学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确定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目标与内容,还要对小学生的正确学习进行科学引导,帮助小学生了解数学基础内容,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应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但是,如何实现这个数学模式,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考验。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教育工作者自身目标意识较差

在制定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数学教师的目标意识较差,具体体现在教学目标主体不明确以及教学目标表述不具体两个方面。首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凸显。在素质教育体系改革的背景下,为了确保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将学生作为主体,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科学目标表述必须是行为动词加上行为条件,但是多数教师在制定数学教学目标时内容比较宽泛,未明确具体的行为指向,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例如,部分数学教师只是将课堂教学作为一份工作,并未明确自身的责任,也未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目标,认为只要做好自身的工作就可以。

(二)相关教师的评价素质有待提升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工作规范化发展,在某些方面可以确保教学评一体化,反之,如果教学评价工作只是流于形式,不仅会对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阻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是课堂评价的执行者,评价素质存在缺失是影响评价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评价素质的缺失不仅体现在多数教师没有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评价任务,而且评价反馈与评价内容相对单一,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多数教师习惯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在建立评价机制时也没有对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予以综合评价,致使评价工作形式化,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转化产生不利影响。例如,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仅根据现有的教案展开教学,未明确设定相应的规划,而且自身未开展阶段性学习,制定学习计划,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三)教学工作相对形式化

一方面,依據当前现状,多数学校在应用教学模式时未重视模式应用背景,只是错误地理解为任何模式都适用于数学教学,模式应用具有盲目性以及随意性,在很大程度上致使教学工作更加形式化。另一方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由教学理论作为有效支撑,而理论研究支撑的缺失致使数学教学内容存在异化现象,并不能有效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数学教学工作形式化。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多数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不同教学模式的侧重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就整体来说,均是为了改善教学现状。为了确保模式的践行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必须在明确教学模式之后,详细探究教学模式中所蕴含的基本理论,通过理论的深挖,更好地掌握并灵活运用相关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以古板、僵硬的教学模式抑制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学成效。

二、教学评应用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一)有助于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教学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教师在目标的引导下设计教案和教学评价,基于设计展开教学并做好教学评价。数学教师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融合,可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有助于教学目标更好地达成。此外,基于教学评价环节所得到的反馈,数学教师可以进一步认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案,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果,调整数学教学进度,推动教学逐步走向科学化,让数学教学目标得以更好地达成。教学评一体化不只是为了“教”的展开设定目标、提供依据,也为“学”的进行明确方向、提供更为科学的方法,同时规范整个教学过程,极大地助力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数学课本中的知识相结合,由此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以“计量单位”的教学为例,如果想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克与千克等计量单位,教师不能只是以口头的形式展开教学,而是要让学生直观地观察与感受,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数学教学模具,或者通过多媒体让小学生充分了解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物品的重量,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二)有助于推动教学水平快速提升

要想让教学评真正走向一体化,作为数学教师,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数学课本中蕴涵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全面、具体、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客观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对科学且与学生的客观情况相符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还可以帮助广大一线数学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数学教师的教案设计能力及教学组织能力,让教师能够更轻松自如地应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结合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需求,科学设置数学教学的具体目标,从内容上进一步优化教学所覆盖的知识点,从方法上不断调整学生的地位,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各种不同的数学学习,以改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成效。

比如,在学习完“四边形”相关知识后,数学教师可以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方式带领小学生展开复习,结合将学生的特征,设计一些具有难度差异的试卷,以检验学生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是否学会了四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了解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同时借鉴其他同学的学习技巧,从而提升学习能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成效。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1.与小学生的知识起点相结合,制定清晰且准确的数学教学目标。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原则,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必须掌握学习以及评价相关的信息,在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会受教师的影响,但是大部分还是由学生自身决定,而学生自身知识的建构存在差异性,这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评很难达到一体化的主要原因。为此,教师必须对学生自身的知识建构有全面了解,并与评价目标相结合,明确统一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圆的面积”这节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清楚圆的面积、半径和周长等一些基础概念,还需要了解学生是否掌握画圆的技巧。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圆的基础概念向圆的面积概念等知识过渡,并提出圆的面积具体与什么相关的问题。

2.结合课表分解,制定阶段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属于宏观的教学目标体系,课程标准的叙述存在综合性与抽象性,教师必须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对课表进行分解,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目标,并将目标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以“圆的面积”为例,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划分成三个阶段:一是猜想阶段,目标是让学生清楚圆的面积是圆半径平方的三倍还多一些。比如,五年级某次试卷中的一道题,如图1所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这道题不能直接求出圆的半径,但是能求出半径的平方,从而求出圆的面积;二是验证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以此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式;三是掌握运用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能准确运用圆的半径以及半径的平方求出圆的面积。在学生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基础上,明确以圆的半径以及半径的平方求出圆的面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往往会忽略上述例子的教学,导致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怎样得出来的不太理解,甚至还会与圆的周长公式混淆,因此需要将本课教学目标划分成多个阶段。

(二)进行准确的数学教学设计

1.提升数学教学设计能力。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强化教材研究,分析課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材是集成相关专家的智慧编写的,能直接反映课程标准,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详细研究,才能理解教材的意图,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精准地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必须少而精且学生感兴趣、愿意回答。

比如,在讲解数学课本中各种形状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相应的形状,以加深小学生对不同形状的认识。部分学生还能依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与教材中不同的形状,教师要给予其思想创新的鼓励,而不是将课本作为唯一答案,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

2.提升弹性的预测能力,与动态调整相结合。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依据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即使相同的一节课,学生不同,课堂教学情况也会存在不同。因此,教师开展目标预设时必须具有弹性,要实现本节课需要完成的最低目标,并随着课堂的逐渐深入,逐步实现其他目标。

比如,在“圆的面积”教学中,如果教师发现学生不能找出圆的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暂停公式推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拼图,使学生感知拼图过程中圆的半径,由此变成长方形的宽,圆的周长能分成两半,变成长方形的两个长,然后再对公式进行推导。教师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习状态不断调整和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才能确保教学评的一体化。

(三)加强教学评三者之间的联系,将学生作为主体

为了使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目标以及评价任务保持一体化,教师可以在课前下发学案,学案包括详细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内容,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使课堂学习聚焦在重难点内容上,从而节省学习时间,提升学习效率。

比如,在“8加几”的教学中,教师先说出8+9,然后让学生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给予其一些时间,尝试完成解答,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有的学生会将9划分成2和7,8加上2等于10,再用10加上7,就可以得出17。还有一些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打破看到8就想到2的思维方式,而是认为8与9相比,8更小,可以将8分成1和7,9加上1等于10,然后再加上7,也等于17。教师对这种理解方式给予赞赏,学生的解题思路具有创新意识,由此强化教学评三者之间的联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必须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为此,教师不仅要精通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还要具备教学设计能力以及提升弹性预设的能力,科学调整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评三者之间的联系,使教学目标更清晰、教学活动更有效、课堂评价更理性,从而为教学评的思考与实践带来更多变革,为后续相关方面的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注:本文系2022年度仙游县小学幼儿园教科研训基地校专项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生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DXKT-2022-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小学生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我是小学生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