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图为导 整体设计 让语文要素落地有声

2023-06-30沈雅娟

天津教育·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要素课文情境

沈雅娟

统编版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组织单元,每个单元都有明确要落实的语文要素,并将语文要素由浅入深地分布于单元导语、课后习题、阅读链接、口语交际、习作以及语文园地中,使语文教学指向更清晰的听说读写等具体可触的教学目标,使教学训练点更明确。可以说,有了单元语文要素,语文教学就有了坚实明确的抓手和指向。然而,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实际教学设计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设计繁杂无序、训练重点不突出、缺少可操作的教学路径等。如何打破这样的僵局?笔者认为,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或表格整体设计,梳理教学思路、厘清教学方向、明确教学路线,让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更系统有序。

一、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编排逻辑

统编版教材每个单元的导语页都写有几句导语,这些导语即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揭示了单元教学训练重点。教师应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明确各个板块在单元整体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各板块之间的关联,准确定位每个板块的教学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层层递进、课课提升,避免简单地重复,更好地发挥板块功能,促进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

例如,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导语页涵盖两个层面:一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二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第一个层面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第二个层面则是单元习作要求。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之始,教师首先要进行单元整体解读,绘制一张“单元语文要素在各板块中的梯度序列”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明确单元要素在每个板块教学目标中的体现。

二、重组内容,整合单元学习任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单元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教师应關注学习资源的整合利用,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循序发展,打破以往单元各板块教学“单篇作战”的僵化模式,用整合的方式建构单元学习任务,整合教学内容,统筹安排教学活动,提炼阅读方法,使单元语文素养的落实更系统有序。如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奇妙的世界”,而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基于单元人文主题和阅读训练要素,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教师将单元学习内容重新组合,创设了“探寻奇妙的世界”这样一个有趣的学习情境,以学习任务的形式整合排列。如表1所示。

三、创设情境,探索单元教学路线

以单篇教学为主的课堂,往往目标泛化,教者贪多求全,但学生的收获却是甚微,学生不了解教师的教学逻辑,只是被动地跟从教师的教学步伐,很难主动参与课堂、解决问题。而单元整体设计的教学,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单元大情境、单元大项目和单元学习任务群。学生在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形式中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唤醒学习的内驱力,体会学习的意义。如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而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一篇略读课文《故事二则》、口语交际“讲历史故事”、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以及语文园地。教师根据单元教材分析,提炼出本单元的主题情境——追寻历史足迹,复述人物故事,围绕这个主题构建整合化、情景化的教学路线,不仅能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更好地渗透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故事情节,更直观地感受人物形象,同时循序渐进地习得复述故事的方法。

四、勾连前后,设置要素训练阶梯

语文要素的训练和落实要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统编版教材中,单元的主体课文与其他各个学习板块间常常出现语言形式、性质、作用相似的语言材料。教学时,教师应着眼于整个单元,紧扣训练要点,勾连前后内容,从扶到放,以点带面,设置要素训练阶梯,层层推进,有序、有梯度地落实语文要素的训练。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围绕单元语言要素“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训练阶梯,如表2所示。

在从扶到放、从读到写的阶梯式训练后,学生围绕多篇文章揣摩领悟其中共性的表达奥妙,再进行写作上的迁移运用,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习得了如何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还学会了围绕关键词句写好一段话或一篇习作。这样有层次的单元整合有效地避免了小练笔和习作不得章法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读写结合。

五、整体设计,形成单元作业体系

真正有效的作业应立足于单元视角,以单元语文要素为导向,结合每个学习板块的特点,注重内容之间的衔接,形成一条学习方法和语文能力训练的链条,不仅指向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还要兼顾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拓展性、灵活性以及系统性,以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一)关注语文要素,落实重点作业设计

单元作业体系应包括单元常规作业及单元重点作业。单元常规作业指的是学科基础性作业,如预习课文、读背课文、写生字等;单元重点作业则是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地,结合每个学习板块的特点来布置的。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而习作要素则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可以设计这样的单元重点作业,如表3所示。

(二)创设主题情境,探索实践作业设计

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实践作业情境是与单元教学的整体情境相一致的,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并开展阅读与探究的实践作业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和感受。

在设计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时,笔者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创设了一个大情境,即“走进中华传统文化”,并设计了“感受传统节日氛围”“追寻古代科技成就印迹”“了解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三个情境任务,如图2所示。

总之,借助思维导图或表格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有助于教师整体把握教材逻辑,明确教学路线,有序、系统地实施单元教学,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注:本文系2021年度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基础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AJKT2021050)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要素课文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背课文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