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德育元素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尝试

2023-05-30谭全海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小学数学

【摘要】本文从紧扣时事、联系生活、善于创新、类比迁移等角度,论述如何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挖掘德育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德育 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7-0110-03

在各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倡“充分發挥人文学科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从这些文件精神来看,深入挖掘学科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充分发挥各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新时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应然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谈谈将德育元素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尝试。

一、紧扣时事编新题

《意见》提出,要增强时代性,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根据社会发展新变化、科技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日常教学中,时事热点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生动素材,不仅人文学科可以运用时事热点进行课堂教学,自然学科也可以充分结合时事热点,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将其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思维发展紧密结合,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新冠病毒早期肆虐期间,笔者参加了全市“停课不停学”网络课教学设计,这是名副其实的全市公开课,参加听课的教师、学生、家长多达几万人。如何用好抗击疫情这一时事热点来育人,成为当时业界普遍思考的话题。笔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参与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计算”这一网络公开课设计时,展示了“全国30个省份援鄂医疗队情况一览表”,要求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全国30个省份一共有多少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抗疫,用真实准确的数字展现中国抗疫的决心和力量,让学生深刻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其中体现出来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众所周知,列数据、做比较得出的结论,往往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全国各地援鄂医疗队的人数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发挥了学科育人的功能。

又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这一内容,笔者在备课时就一直思考如何引入时事内容。当时(2015年)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成为我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第一人,这是一件值得全国人民骄傲的大事。如何将这件时事融入“比的认识”教学,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呢?笔者进一步查阅材料得知,屠呦呦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药方入手,对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经历380多次失败。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是东晋葛洪编撰的一本医药书古籍中的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为她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方向,终于成功研制出了青蒿素。于是,在教学“比的认识”这一内容时,笔者向学生提出“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是否符合今天学的“数学的比”的问题。学生展开热烈讨论,最后认识到,这是一个符合数学特点的比例,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的智慧。屠呦呦在古人智慧的基础上运用了“比”的知识,古为今用研制出青蒿素,这是一个十分励志且具有启发意义的故事,能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勇攀高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从中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

上述教学设计来源于时事热点,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可谓及时且恰当,发挥了学科综合育人的功能,体现了课程育人的价值。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紧扣时事编新题”,教师要把握好三点:一是关联性原则,要找到时事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结点,如上述例子“计算援鄂医疗队数量”“青蒿与水的比例”与“总计”“比例”等数学内容相关联;二是精选性原则,要攫取时事中与教学内容最密切相关的部分,其他信息可以略提或剔除;三是辅助性原则,切忌将课堂变成时政课或德育课,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渗透德育。

二、联系生活出趣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体验、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需要教师用心思考和研究,特别是针对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更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并从中灵活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渗透德育,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所联系的生活实际,应是所教年龄段学生能够认知和接受的,而不能使用脱离学生认知范畴的生活案例。二是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所在的区域、学校各有不同,乡村、城市各有差异,教师所联系的生活实际,应是学生普遍认识的或体验过的,如针对城市的学生,就不适宜过多联系乡村的生活场景,反之亦然。三是采用的案例要具备一定的德育元素。生活实际案例有正面的、有负面的,还有很多看似稀松平常的,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提高德育意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找到适合课堂教学的生活案例。

例如,笔者曾参与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公开课设计,上课地点在桂林,授课教师来自北海。如何设计出符合两地学生认知的课堂教学呢?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并被采纳。上课伊始,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到过北海旅游吗?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来欣赏北海的风光吧。”同时出示北海银滩、红树林等照片,拉近学生与北海教师的距离。接着教师话锋一转:“我知道在座的多数同学都在桂林生活,所以你们桂林不能输,我们再一起来欣赏风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同时出示桂林山水的照片。学生在欣赏上述照片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发出赞叹声,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教师很自然地引出一个关于“比”的知识——黄金分割线,告诉学生这些照片之所以能引发大家赞叹,除了自然风光好,还与摄影技术有很大关系。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在课堂上,教师很顺利地推进课堂教学。

上述教学设计,紧密联系学生普遍喜欢的“旅游”生活实际,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家乡的秀丽风光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与家乡大好河山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德育。

三、平淡内容出创意

数学具有抽象性特点,多数教学内容相对其他学科显得工具化、平面化,教师如果没有渗透德育的意识,往往容易将小学数学课上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未能达到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数学课标》)在课程理念中强调:“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處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按照这一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融会贯通,善于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教学中挖掘德育元素,通过贴近生活经验的直观表述,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现象,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多数教学内容缺乏与现实的联系,多为单纯的知识设置,通俗地说就是“死知识”。如何将没有情感的知识教“活”,将平淡的内容教出新意,需要教师善于动脑,多花心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吸引力。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由于这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就是对一个投票箱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内容较为简单,其中没有多少情感元素,很难跟德育挂钩。为此,笔者以学生所在的北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切入点,把“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进行观察”的数学知识和交通安全知识关联起来。首先,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遵守交通规则之星投票箱”,将其与教材中图示的投票箱比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要求坐在教室左边、中间、右边的学生,分别说出各自能观察到投票箱的多少个面。根据提示,坐在中间、两旁的学生很快就能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结果。

如果是常规课堂,教学进展到这个程度,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梳理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不同”这一知识点就行了。但是,笔者没有就此停止,而是继续将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拿出一个课前准备好的小手电筒(当作监控设备)和两辆玩具车作为道具,讲台作为马路,两辆玩具车迎着手电筒行驶,其中一辆并道时侧面撞上了另一辆后逃逸了。

师:同学们,刚才发生交通事故了,被撞的车辆侧翻了,肇事车辆逃逸了,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找到肇事车辆呢?

生:(争先恐后回答)可以调监控来看,可以报警,可以做技术鉴定……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从摄像头对着的位置来看,肇事车辆是从哪边撞上了另一辆车(指名学生回答)。

生5:右边。

师:从驾驶员的角度看,这是车辆的哪边?

生5:左边。

师:正确,掌声鼓励(生鼓掌)。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所看到的物体方位表述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所说的左边、右边是相对而言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另外我想告诉大家,如果在“创城”期间发生了这样的交通事故,甚至造成重大伤亡,我们的“创城”会不会受影响?

生:(全体)会!

师:所以我们要不要遵守交通规则?要不要提醒家人开车时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生:(全体)要!

上述教学环节,笔者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将平淡的知识生活化,通过展示实物、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直接的生活经验,促进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再将这一知识进行迁移,调动学生的间接经验,将观察物体的视角迁移到摄像头、驾驶员身上,促进了对知识的内化,发散了思维。在教学中,教师直接运用了“创建文明城市”的例子,能够顺理成章地对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热爱家乡、为“创城”贡献力量等方面的教育,使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水到渠成,顺利实现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目标。

四、类比迁移寄寓意

类比迁移是创新思维的方法之一,它根据原有信息,通过联想,在已有知识中找出与新问题具有类似属性的范例,再借助范例进行类比推理,从而促进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巧妙地将德育元素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思想上获得启迪、精神上获得激励、情感上获得熏陶。

数学中的概念、定律对于小学生而言无疑是很抽象的,学生常常难以理解,常用的办法就是死记硬背,很不利于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进阶,更遑论能够从中获得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此,教师可以采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定律拟人化、形象化,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或层面理解数学概念、定律,从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

例如,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这一内容,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后,笔者把因数、倍数与学习生活做类比,用电子白板出示下面的填空题:“我们一生的时间就像(因数)一样,是(  )的,而我们要学的知识就像(  )一样,是(  )的。我们应该把(  )的时间,投入到(  )的知识学习当中。”

师:同学们想一想,括号中应该填上什么词语呢?老师已经在第一个括号中进行了提示,接下来哪个同学填第二个?为什么?

生1:第二个括号应该填“有限”,因为因数是有限,我们刚刚学过。

生2:第三个括号应该填“倍数”、第四个括号应该填“无限”,因为倍数是无限的,我们刚刚也学过。

生3:最后两个括号依次填“有限”“无限”,这很好理解。

上述教学环节,笔者将“因数”与“倍数”这两个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日常认知中“时间”“学习”等概念进行了类比迁移,让学生能够根据生活经验和日常认知,进一步理解“因数”与“倍数”这两个数学概念,这远比让学生死记硬背更有效,体现了《2022年版数学课标》提倡的“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推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课程理念。同时,将数学概念理解与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等品质培养内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顺利达成了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追求准确、追求精细、追求公平是数学学科蕴含的精神。千百年来,许许多多数学探究者追求数学精神、体现数学精神,不断推动数学向前发展,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深入挖掘数学学科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善于思考,勤于积累,做教学设计的有心人,做思想教育的有心人,因势利导,厚积薄发,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聂敏惠.挖掘生活中的数学 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一课中的体会[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5):127.

[2]晏乐华.类比迁移:突破有机问题的金钥匙[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09(5):56-59.

作者简介:谭全海(1967— ),广西北海人,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德育小学数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