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求层次理论下女性意识的觉醒

2023-05-30崔嘉睿

文学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面纱女性意识

崔嘉睿

内容摘要:小说《面纱》的主人公凯蒂在其人生发展中经历了女性意识由缺失到重构的变化过程。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凯蒂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对其个体行为和人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阐明了内在驱动和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人的个体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本文从需求层次理论视角分析研究凯蒂的女性意识觉醒之路,旨在探究作品中所蕴含的女性精神成长的意义。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面纱》 女性意识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他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用来描述人的成长阶段,将人类需求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也被称为感情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从追求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到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五个需求层次由低级到高级,呈现个体发展的人生轨迹,最终实现人格的完善。这种轨迹规律不仅可以应用于对现实生活中个体发展的剖析,也可应用于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解读。文学作品中也不乏一些曾为生存和欲望所困,经历过挣扎与磨难,但是在积极的自我修正和自我规约后意识觉醒,最终实现灵魂净化超脱的人物。《面纱》中的凯蒂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代表形象。最初为了满足生理需求不得不依附丈夫,到后来清醒独立,为自己而活,真正满足了自我实现需求。这样的人生态度的转变体现了凯蒂作为女性的独立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人格的独立完整。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看这部小说,可以从凯蒂的人生经历中捕捉她在需求层次规律引导下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的变化过程、女性意识从缺失到觉醒再到独立人格建立的过程,进而在女性个体发展以及自我价值实现方面得到启示。五种需要是最基本的,与生俱来的,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1]个体的成长轨迹就是从满足初级需求到向着满足高级需求的方向发展,凯蒂的人生轨迹从依靠丈夫生存到寻求作为女性的自我价值,顺应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女性意识由缺失到重构的蜕变过程。

一.依附丈夫——女性意识的缺失

凯蒂的女性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失在她身上主要体现为将婚姻当作生存手段。由于自身没有经济来源,凯蒂只有依靠婚后丈夫所能给予的衣食、住所,才会满足她基本的生存需求,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需求。正如马斯洛所指出,人生存的前提是生理需求的满足,食物、水、住所等生理需求的获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理需求是任何时代、任何人都应该最先追求且满足的。出于对生理需求的迫切满足,凯蒂急于找到一位家境优渥的丈夫来供养自己的生活起居。对于此时的凯蒂来说,毫无疑问,她的生理需求在所有需求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具体说,假如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有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那么是生理需要而不是其他需要最有可能成为他的主要动机。一个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对于食物的渴望可能最为强烈。[2]对于尚未结婚的凯蒂来说,相比于安全、爱和尊重,“食物”才是她最渴望得到的。此时已经二十五岁的凯蒂闺中待嫁,生活来源全部仰仗她的父亲贾斯汀先生,势力爱财的母亲经常对凯蒂态度强硬、横眉冷对,她质问凯蒂还打算让她的父亲供养她到什么时候。为了给她寻得一位富庶的结婚对象,母亲把父亲赚的钱几乎都用来办宴会帮助她结交单身男性,几乎把父亲挣来的钱全都花光了,但是她没有把握住一次机会,这使母亲颇为生气。母亲整日的逼迫使凯蒂意识到当务之急是赶紧找个有钱的男人,嫁给他才能保证自己后半生的生活,父亲母亲是不可能养她一辈子的。因此,带着谋生的目的和一些功利色彩,凯蒂嫁给了一位和自己没有感情基础的细菌学家瓦尔特,以满足自己对物质生存条件的迫切需要。这段带有盲目性的婚姻是凯蒂急于满足自己生理需求的结果,同时也为他们婚后的悲剧奠定基础。

在嫁与瓦尔特之后,凯蒂便跟随丈夫一起来到了中国香港。原因在于瓦尔特常年在中国工作,从事细菌研究,出于能从丈夫身上获取稳定的经济来源动机,也為了能过上有秩序的安定生活,凯蒂便选择追随丈夫。马斯洛指出,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人总是在希望着什么。正是因为有了欲望的出现,才会有动机的产生。如果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得到了满足,接着就会出现一整套新的需要,我们可以把它们大致归纳为安全类型的需要(对安全、稳定、依赖、保护的要求等)。[2]凯蒂渴望长久地过上富足生活,于是产生了随丈夫来到中国的动机。这样的动机本质上是凯蒂对安全需求的体现。安全需求在她身上表现为对平和安宁、泰然稳定、有人可以依靠的生活氛围的要求。而这样的要求恰恰是瓦尔特能够满足的,因此在面临抉择时,凯蒂毅然选择跟随丈夫前往中国。

从凯蒂对婚姻及人生方向的选择上可以看出,此时凯蒂的女性意识尚未觉醒。在父权社会的背景下,身为女性的凯蒂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婚姻上都处在一个依赖男性的被动地位。受社会传统以及自身觉悟的局限,对于自身的生理需要以及安全需要,凯蒂想到的解决方式是依靠丈夫而不是依靠自己,这显示出凯蒂的女性意识仍处于觉醒前的状态。

二.自我反思——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

当初级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便会出现更高层次的需求——情感层面的需求,主要包括社会需求(也被称为感情需求)和尊严需求。社会需求的出现驱动着凯蒂寻求与他人建立亲密联系,无论是友情、爱情、还是社交,都是当下凯蒂迫切需要的。然而寡言冷漠的瓦尔特并不热衷于男女关系的积极维护,他并没有为凯蒂提供一段温馨舒适的情感关系,这就造成了凯蒂社会需求的缺失。于是,出于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凯蒂急于建立与他人相连接的情感关系,以填补感情上的空缺。正如马斯洛在解释社会需要所说的,“他会为达到这个目标而不遗余力,他会把这个看得高于世界上任何其他的东西,他甚至会忘了他当初饥肠辘辘时曾把爱当做不切实际或是不重要的东西而嗤之以鼻。”[3]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结识了风流倜傥的香港助理布政司理查唐生后,凯蒂便芳心旌摇,迅速与唐生建立起婚外恋情。因为风趣幽默的唐生充分满足了凯蒂对爱情的期待。凯蒂认为,和与瓦尔特的爱情相比,和唐生在一起才是美好的爱情,全然忘记自己在“饥肠辘辘”时为了谋生嫁给瓦尔特,而并未考虑两人之间是否有爱情。但是当“饥肠辘辘”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便开始寻求“温情款款”的社会需求。

在婚外恋被发现之后,凯蒂向唐生求助无果,便被迫与瓦尔特来到了瘟疫横行的湄潭府。连凯蒂自己也没想到,在自己一直将其视为龙潭虎穴的湄潭府,她竟然寻求到了一种很难得的情感——尊严,而这样的尊严也一直是凯蒂努力寻求的。马斯洛将人对尊严的需求分为两种,一是被他人给予的尊重,二是对自身的尊重。在湄潭府期间,凯蒂最先是以瓦尔特夫人的身份从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瓦尔特为疫区做出巨大贡献,深受疫区人们爱戴,作为这位伟大的细菌学家的妻子,凯蒂刚到疫区就受到修道院长及其助手圣约瑟姐妹的热情欢迎和尊敬。她们称凯蒂为“善良勇敢的医生的夫人”,在听到这些话时,凯蒂竟然出乎意料地感到一阵骄傲。这种骄傲带来的愉悦感来自于她对尊严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尊严需求同社会需求一样,都被划分在中级需求层次理论中,都涉及个体发展中对于情感的依赖和要求。而对尊严需求的满足在凯蒂对自身也开始产生尊重的时候达到了顶峰。来到湄潭府前的凯蒂对自己感到自卑,她认为自己轻佻愚蠢虚荣,是“集市货摊上锡做的小号和玩具气球。”但是在来到湄潭府后,凯蒂被修道院长的和善真诚与奉献精神打动,决心也投身到修道院的救助工作中。与从前空虚糜烂的生活相比,她更喜欢在修道院做事的踏实感和安宁感,这种自己创造价值的体验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从前把自己贬低为“玩具气球”的凯蒂现在也开始对自己产生了尊重。凯蒂从他人身上得到的尊重和对自己的尊重充分满足了凯蒂的尊严需求。

从社会需求到尊严需求,凯蒂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倾向逐渐从受欲望支配到由理性引导。尊严需求介于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之间,已经从单纯的情感索取上升到与需要他人认可和自我价值实现相关的层面,初步体现了人在发展过程中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赴往。这种赴往常常是漫长且曲折的,往往需要行为主体多次对自我身份和自我价值进行思考、认识以及重新构建。修道院期间的凯蒂不仅从自己身上,也从他人身上得到了尊重,通过对自我的多次反思后,她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生来就具有母性的女人所能为他人做出贡献是一件多么高尚且令人自豪的事。修道院孩子们对她信任依赖,“令她受宠若惊又骄傲自豪,反过来她也更疼爱她们”。[3]对于这些正在受难中的孩子来说,凯蒂不仅是照顾他们的费恩夫人,更像是一位体贴的姐姐,甚至是母亲。凯蒂也因为孩子们的喜欢和依赖变得更加享受这份工作,她意识到作为一个女性所能奉献出的价值竟是如此重要,自己的人生也因为这段特殊的经历而变得不同。在修道院照顾孩子的这段经历是凯蒂女性意识由沉睡到觉醒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凯蒂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了尊严需求,他人和自己赋予的尊严使凯蒂对自身和对生活的态度开始逐渐发生转变。从前的凯蒂浮华浅薄,整日流连于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醉心于和唐生的婚外恋情,现在的她无暇顾及唐生,认清他的薄情寡意,她开始慢慢看到了生活的意义和作为女性自身的价值,对自身尊严的渴求推动她的人生向着更加独立自由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情感态度的转变为她以后的彻底觉醒和心灵净化奠定基础。

三.清醒理性——女性意识的构建

如果照顾修道院孤儿的经历让凯蒂开始踏上觉醒之路,那么在长期的修道院志愿工作期间,凯蒂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便推动她真正实现了精神上的成长和心灵上的顿悟,凯蒂的女性意识在此期间慢慢构建起来。院长的济世情怀让凯蒂灵魂深受洗礼,修道院的志愿工作让凯蒂看到自身价值。摒弃掉从前虚无糜烂的生活方式,凯蒂的人生不再漫无目的,她对自我,对人生有了新的目标——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过有意义的人生。这样的目标便是凯蒂产生了自我实现的需求的体现。自我实现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金字塔的最顶层,位于所有需求的顶端,是指在基本满足了生存需求和情感需求后,对自身发展产生更高的期待,对个人理想和未来的人生有更强烈的追求。在见识到院长的无私奉献和满洲格格身上温和深邃的东方气质后,凯蒂越发觉得自身渺小卑微,从前的自己虚夸浮躁,现在的她个人意识已经觉醒,道德感和自觉性也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自身的期待使她迫不及待地想要成为自己所期望中的女性的样子,一如院长的圣洁和善,一如满洲格格的温文尔雅。关于自我实现,马斯洛把它描述成“对天赋、能力、潜力等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这样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总是尽力去完成。”[3]因此凯蒂主动要求在修道院做助手,力所能及地照顾无家可归的孩子,这使她收获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在和别人的交往中,她接触到了新的生活、新的观念,这启发了她的思维。她的活力又回来了,她感觉比以前更健康身体更结实。”[4]忙碌的工作和充实的生活让凯蒂收获到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她的变得身心愉悦,精神面貌也焕然如新。此外,凯蒂的女性独立意识也在这时构建起来。瓦尔特在细菌实验的过程中被感染瘟疫不幸去世,凯蒂又已经怀有身孕,因此她不得不离开湄潭府回到香港。回到香港后理查唐生再次出现,纠缠凯蒂,但此时她已经认清唐生虚伪的面目。尽管瓦尔特去世,凯蒂的生活没有依靠,也没有经济来源,但是凯蒂并不想依附唐生生活,凯蒂对唐生说:“我屈服于你是因为我需要你,但那不是真正的我。……她是藏在我身体里的野兽,邪恶的可怕如同魔鬼的野兽。我唾弃她、憎恨她、鄙视她。从此以后,每当我想起她来,我都将会恶心得必须呕吐。”[4]此时的凯蒂已经认识到,依附他人生活永远不会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也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她毅然决然离开唐生,理性的思考战胜了感性的欲望,凯蒂实现了心灵的觉醒和升华,获得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满足了对自我实现的需求。

故事的最后,凯蒂回到父母身边,母亲去世后又与父亲共同前往巴拿马。在去往巴拿马的途中,凯蒂表达了对女儿的深切期盼。她认识到自己从前是一个愚蠢可憎的人,也已经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她绝不会让女儿重蹈覆辙,她会把女儿教育成一个无畏、坦率、自制的人,不会依赖别人的人。“当我回首我是个什么样的女孩时,我非常恨我自己,但是我无能为力。我要把女儿养大,让她成为一个自由的自立的人。我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爱她,养育她,不是为了让她将来和哪个男人睡觉,从此把这辈子依附于他。”[4]与自己的母亲不同,凯蒂对女儿的期望不是嫁入上流社会,不是依靠哪个男人生活,而是希望她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女性。凯蒂对女儿的期盼具有明显的个人发展进步性, 她对女儿的期待,对独立人格、自由人生的追求, 不再以男性为中心的人生态度正是凯蒂的女性意识构建的充分体现,也是她努力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体现。自我实现需求是马斯洛关于人的动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马斯洛把这种需要描述成“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样子,实现人发展的全部潜能的欲望。”[5]于凯蒂而言,她对自身的期待是实现独立自强,做个自由的、有尊严的女性。在经历了于爱情、背叛、死亡的漩涡中挣扎,经历了幻想破灭、灵魂洗涤、生离死别后,她的女性意识觉醒重构,心灵获得完善和净化,努力实现个体价值,人生朝着自己希望的、更光明的方向发展,真正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

从迷茫、痛苦,到清醒、独立,凯蒂的觉醒之路不是一蹴即至的。她曾为了生存得过且过地结婚,为了追求情感依赖与唐生私通,后又为了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参与修道院的志愿工作,女性意识觉醒后拒绝依靠男人生活,努力追求物质与精神上的自由。凯蒂的人生之路体现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层层递进,从满足低级的生存需求到满足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最终实现人格的完善。凯蒂的女性意识觉醒是她人格完善最重要的体现,她在觉醒之路中所传达的自省、向上、独立等美好品质为其他尚未觉醒的女性提供范本。女性成长之路道阻且长,只有通过广大女性自身的不断努力,有时需要经历挣扎、痛苦,甚至需要做出些牺牲才能实现。相比较于凯蒂所处的时代,虽然现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话语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凯蒂的精神觉醒之路对今天的女性成长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晋铭铭,罗迅.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浅析[J].管理观察,2019,(16):77-79.

[2]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马斯洛原著,刘烨编译.马斯洛的智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8.

[4]毛姆原著,阮景林译.面纱[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36,217,230.

[5]王燕云.论马斯洛需求层次和自我实现[J].文学教育.2011,(08):11-12.

(作者單位:吉林大学)

猜你喜欢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面纱女性意识
揭开剪纸题的神秘面纱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揭开藏北草原的神秘面纱
需求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杰克·伦敦小说《马丁·伊登》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几点思考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个人对知识深度的自我评价程度与个人网络社会价值认同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