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对外援助

2023-05-30罗建波

对外传播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国际传播

【内容提要】向世界讲好中国的对外援助,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实现路径。既要挖掘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在援助中的共性,也要提炼中国对外援助的独特个性;既要讲清中国对外援助的物质贡献,也要展现中国对外援助的人文关怀;既要驳斥国际上对于中国对外援助的污名化现象,也要讲好中国对外援助自身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既要增强中国对外援助的传播意识,也要提升中国对外援助的传播能力。

【关键词】中国对外援助 国际传播 国际发展合作 中国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愿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①2022年11月12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就是为了全面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更大程度为世界减贫和发展作出中国贡献。中国借此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全球维度的道义精神,彰显了不断提升的大国责任。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对外援助,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对外传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既需要打造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又能被国际社会广泛接纳的中国对外援助话语体系,也需要不断创新对外传播的方式方法,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援助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全面展现中国对外援助的共性与个性

一般认为,对外援助是一种公共资源的国际转移,用以实现他国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等目的。②根据援助主体的不同,国际援助既有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DAC)31个成员国所提供的援助,也有广大新兴经济体提供的形式多样的发展援助;既有双边层面的对外援助,也有欧盟、东盟等区域组织甚至联合国各专门机构提供的发展援助,还有众多非政府组织乃至私人提供的援助。虽然这些援助的主体不同,援助动机和背景也有差异,但对外援助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即以促进发展和减貧为重要目的,具有显著的人道主义性质。

中国对外援助是国际援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因此与世界其他形式的对外援助有着许多共同点和共通性。同时,中国对外援助又是南南合作框架下的一种互助互信互利合作,是中国开展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方面,因而有着许多自己的独特性。

其一,中国对外援助尊重主权平等。中国对外援助不同于西方发展援助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对主权平等的尊重,并以此作为南南合作的出发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的,“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③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周恩来总理就提出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其中重要内容是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直至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由此赢得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和信任。

其二,中国对外援助不附加政治条件。对于是否在援助中附加政治条件这一问题,中西之间存在着较大分歧。西方发展援助强调条件的规范作用,往往设置有前提的政治经济条件,但诸多前提和条件往往使援助偏离发展主线,导致的结果是援助手段或条件反而成为援助追求的目标。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始终将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指导原则。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曾同为被压迫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都曾在西方强权干涉下被剥夺了宝贵的资源以及发展的权利。中国援助不附加条件的精神内核在于相互尊重,强调“过去没有、将来也永远不会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因此向世界宣告:“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④中国始终坚持援助国和受援国的地位平等,始终坚信发展中国家有权利和能力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其三,中国对外援助遵循民生导向。西方对外援助重要投向是社会部门,具有所谓的“民主”导向,而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着眼提升受援国的内生发展动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是“发展”和“民生”导向的援助。中国认为,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中国对外援助的目标在于通过南南合作,缩小南北差距,让世界人民过上好日子。正因如此,中国对外援助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始终关注减贫、减灾、教育、卫生、农业、就业、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等与各国民生福祉紧密相连的领域,毫无保留地将发展经验和行业技术分享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尽力为其培养本土人才和技术力量。例如,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自2005年起致力于减贫研究、培训、交流、合作和知识分享,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扶贫开发能力,获得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好评。由此,使受援国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的独立自主发展,是中国对外援助模式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最大特点之一。

其四,中国对外援助注重实效。当西方重点关注受援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建设时,中国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务实合作,更加强调对外援助促进减贫和发展的实际效果。早在1958年,周恩来总理在援外工作会议中指出:“对这些国家的援助应该按照受援国的具体情况,采取因地制宜、以中小项目为主的办法,帮助他们建设。”⑤因此,中国在长期实践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贴近受援国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生活需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援助方式。根据中国政府于2021年初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2013年至2018年,中国共建设成套项目423个,向12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物资援助890批,在95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技术合作项目414个,举办7000余期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共约20万名人员受益,派遣援外医疗队、国际救援队、志愿者、专家组等。⑥中国援助主要以“实物”和“项目”的形式进行,相较于西方,同等数额的援助资金可以做更多的实事。

二、善于讲好中国对外援助多维的世界贡献

在本质上,中国对外援助工作既是发展工程、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通心工程。在对外传播中,既要注重讲好中国对世界的物质贡献,也要充分展现对外援助带来的知识共享和文明互鉴。

其一,讲好中国对外援助的民生属性。中国对外援助不只是注重基础设施大项目合作,还着眼对象国最需要帮助的贫困民众,通过减贫、农业、医疗、人道主义救援等形式不断推进民生建设。从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60年来,中国向非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的7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派遣医疗队员2.8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中国于2015年宣布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并在2022年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持续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实施救灾、卫生、妇幼、难民、环保等领域的发展合作项目。

其二,讲好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属性。援助不只是解决一时之困,更在于增进对象国的内生发展动能。中国对外援助秉持“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义利观念,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合作理念,尊重受援国的现实利益、实际需要与发展意愿,帮助受援国实现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帮助发展中国家探索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中国对外援助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发展难题,使受援国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工农业发展、推进卫生事业、发展教育事业、促进公共事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各个方面实现了极大的提升。中国大国大党的国际担当,重要方面就在于通过自身发展带动世界发展,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携手共进、命运与共。

其三,讲好中国对外援助的人文属性。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世界文化的“和合”之美在交流互动中产生。中国通过对外援助的开展,推动双方人员往来,实现双方民众的知识共享、情感共振、价值共融,在跨文化交流中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其中的重要形式,是中国邀请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各类人才来华进行研修、交流和学习,此种形式既有助于增进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也有助于推动双方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推动南南合作由經济合作、民生合作上升到知识、文化、价值层面的互学互鉴,这对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外援助工作因而具有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属性。

其四,讲好中国对外援助的道义精神。中国人自古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哲学,也有“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治世理想。义利之辩始终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人千百年来始终强调重义轻利、先义后利、义利兼顾、取利有道。与西方传统国际关系中的利益至上不同,中国外交强调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对外援助中弘义融利。新时期,中国对发展中国家践行正确义利观,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国际关系伦理。“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上。”⑦中国对外援助的道义在于以“大道”扬“大义”,通过创办丝路基金、全球发展与南南合作基金等援助基金,搭建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等交流平台,欢迎发展中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帮助发展中国家维护应有权益和公平正义,彰显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担当与大党形象。

三、注重体现援外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完善

随着中国不断加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合作,国际社会对中国对外援助的兴趣和关注日益增多,其中也伴随着一些误读和曲解。一些西方顽固势力故意歪曲中国的国际战略意图,指责中国对外援助也成为他们的涉华舆论的重要内容。他们污称中国对外援助助长腐败与独裁、侵犯人权、破坏环境等,“中国新殖民主义论”“中国债务陷阱论”等各种不实论调在西方有较大的市场。

讲好中国对外援助,自然要求我们对国际质疑进行适时适度的回应,这是对外增信释疑,主动塑造国际形象的需要。同时,中国也需要心怀若谷,善于倾听国际社会的善意声音,善于进行政策上的不断调适和发展,不断推动援助模式的优化以及援助能力的提升。因此,针对当前的国际局势,讲好中国对外援助刻不容缓,既要驳斥国际上对于中国对外援助的污名化现象,也要讲好中国对外援助自身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其一,注重展现中国对外援助在内容上的新变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中国注重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硬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修建了大批公路、铁路、桥梁、机场、港口、体育场馆、办公大楼等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项目。随着中国援外政策的改革,中国也逐步重视开展“软援助”,在医疗卫生、教育合作、科技合作、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等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全面助推伙伴国的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帮助它们培育内生发展意愿和能力。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宣布帮助非洲建设非洲疾控中心,目的就是帮助非洲国家筑牢公共卫生防线,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和疾病防控能力。在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明确宣布在未来3年内为非洲援助实施10个数字经济项目,建设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支持建设中非联合实验室、伙伴研究所、科技创新合作基地。中国将为非洲援助实施10个绿色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在非洲建设低碳示范区和适应气候变化示范区。

其二,注重展现中国对外援助在实施方式上的新发展。在援外参与主体上,中国开始更大程度吸纳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援助工作,以增强援外工作的效率,更好展现援外工作的形象。2021年8月27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外交部、商务部审议通过了《对外援助管理办法》,规定中国国内具有合法身份的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以及智库机构等社会力量都可以参与中国政府的对外援助工作。得益于此,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将凝聚起更大的力量。在国际合作伙伴方面,中国积极尝试三方合作,为受援国争取更多的援外资金和项目。例如,在中国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的支持下,2020年12月,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签署了《关于借鉴中国经验提升亚太地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能力援助项目的协议》,用于帮助菲律宾、缅甸、柬埔寨、尼泊尔、老挝五国提升应对新冠疫情的能力。2021年7月,中国与世界粮食计划署签署向包括贝宁在内的非洲三国提供粮食援助的协议,其中,中国政府使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向贝宁受洪灾民众提供玉米、大米、油盐等食物,世界粮食计划署则发挥他们在粮食分配和运送上的专业优势,实现强强联合,更好造福非洲人民。

四、注重提升对外援助的传播意识与能力

对外传播意识是传播能力的逻辑起点,传播能力是传播意识的现实旨归。对外传播意识的增长,自然要求对外传播能力的相应提升,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对外传播方式,拓展对外传播渠道,丰富对外传播手段。

其一,从“以我为主”到“为我所用”。讲好中国的对外援助,既要用好自己的麦克风,也要善于借用别人的麦克风。一方面,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中国人自己的责任。要主动出击,围绕中国对外援助的“中心思想”进行谋篇布阵,把中国故事传播出去,将中国理念拓展开去,产生涟漪效应;另一方面,要积极实现本土化传播,善于“借鸡生蛋”“借船出海”,积极融入当地媒体环境,与当地资源充分合作,借跨国媒体与海外友人传播中国援助,以吸引当地民众,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2022年11月13日,中国援建斯里兰卡波隆纳鲁沃国家肾内专科医院纪录片《生命之光》在斯里兰卡本地电视台展播。斯里兰卡观众对于中国的援助进程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样的传播降低了“文化折扣”,更贴近当地受众的心理和习惯,使中国声音“传得响”“传得开”“传得好”。

其二,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精彩的对外传播要挖掘“小而美”“微而亲”的援外事例,善于捕捉小人物、小故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同时应用现代技术实现素材的可视化、场景化、故事化。蒙内铁路是中国政府通过优惠贷款和商业贷款两种形式共同融资的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被肯尼亚人民誉为“世纪铁路”。中国企业和媒体在对外传播中,选择8名女火车司机在中国求学然后回国工作的励志故事,向世界讲述了铁路给肯尼亚年轻人生活和精神面貌带来的巨大变化,真实展现了中非合作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的发展成效。这8名女火车司机也成为肯尼亚家喻户晓的名人,甚至成为民众“打卡”的网络红人。通过具象化的小故事,具体的人物、情景、环境在这样的叙事中变得更精谨、更细腻,更易于实现情感共鸣。因此,只有改变过去的大水漫灌式的宣介,将中国的贡献融入一个个微观的国际故事,我们的传播才有蓬勃的生命力。

其三,从“主流为王”到“融合发展”。过去,中国的对外援助主要是“国家队”的独奏,但要对外讲好中国对外援助,应当是“国家队”“民间队”“专家队”等不同群体的大合奏。一方面,主流媒体的传播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从内容质量、管理运营、技术更新等方面着眼,完善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另一方面,要打造全媒体矩阵,重视发挥社会各界在中国对外援助国际传播中的作用。比如,积极发挥海外中资企业的作用,以中铁十四局海外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过中外员工结对子、导师带徒弟等多种形式,使项目属地化比例高达80%以上,当地民众与员工能够从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中直接观察中国。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时代,发挥政府、企业、智库、社会组织、专家、民众等作用,增加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动,培养复合型对外传播人才,以融合发展将中国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等转化为传播优势,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的对外传播影响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新形势下美国问题研究”重大专项(22VMG019)的阶段性成果。

罗建波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伊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62页。

②Carol J. Lancaster, Foreign Aid: Diplomacy, Development, Domestic Politic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 pp.9-17.

③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

④习近平:《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9月4日,第2版。

⑤中国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9-197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360页。

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人民日报》2021年1月11日,第4版。

⑦习近平:《順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3月24日,第2版。

责编:谭震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国际传播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讲好奥运里的中国故事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